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二时辰及十二经脉养生

十二时辰及十二经脉养生


尺泽----肺热尺泽泻
• 精确定位: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 简易取穴:肘部微屈,触及肘弯里大筋(肱二头肌腱)的桡侧,与肘横纹的交点,即是本穴。(歌
诀:尺泽肘中横纹处) • 善清肺热,因此可治热性的咳嗽,还对咽喉炎和扁桃体炎有特效 • 治疗高血压,哮喘病。 • 吐泻、鼻衄、遗尿、腰扭伤
手太阴肺经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 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 通过横隔,属于肺脏,从肺系(肺 与喉咙相联系部位)横行出来(中 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 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 窝中,循前臂内侧前缘入入寸口, 经鱼际,沿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 侧端(少商);手腕后方的支脉: 从列缺穴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 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手三里---肩周炎首选三里
• 简易取穴法 • 屈肘,桡侧肘横纹头(曲池穴)往前三横指处,即是本穴。 • (歌诀:三里池下二寸长)
肩髃---手挛肩肿效非常
• 简易取穴法 • 上臂外展至水平位时,在肩部高骨(锁骨肩峰端)外,肩关节上出现凹陷处,即是本穴。 • (歌诀:肩髃肩峰举臂收)
迎香---鼻炎鼻塞按迎香
• (歌诀:太渊掌后纹头是)
保健守则
• 人体的气机“静变为动”的开始,此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 早醒不起床---赤龙搅海,玉泉还丹。 • 气血不足,“太渊”相助 • 哮喘克星,勤按”中府”
1 “呼吸”和“消化”的快车道
2
传化糟粕
3
大肠主津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 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 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 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 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 上挟鼻孔。”
起于食指桡侧指甲旁边的商阳穴; 从手走头,行于上肢外侧前缘及面前部; 止于鼻旁的迎香穴;
大肠传导之官,人要无病,肠要干净 卯时(5:00-7:00)
• 大肠经的相关器官 • 口(齿)、肩、皮肤、鼻、咽喉,大肠 • 大肠经的警告信号 • 经络症:牙痛、咽候肿、暗疮及肩痛等; • 脏腑症:肠鸣、腹泻、便秘及脱肛等;
脏器
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 的器官而言。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 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 分析而获得。
肺为五脏之天 ——明 · 绮石《理虚元鉴》
解剖部位: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诸脏之上,谓之“华盖”。 肺 形态结构:分叶器官,左二右三。质地疏松,通过气道、喉咙和鼻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 系 主要功能: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统 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主宣发肃降。
• 简易取穴法 • 鼻唇沟平鼻翼外缘中点处,即是本穴。 • (歌诀:鼻旁边五分是迎香。)
保健守则
• 养成起床排便好习惯 • 卯时起来警惕心梗发作 • 摩腹常按,便秘无忧 • 食疗防便秘 • 胃寒,腹泻,找准“神厥”
脾胃者仓廪之官,求生必须通胃经 辰时(7:00-9:00)
• 与胃经相关的器官 • 口腔(齿)、鼻、乳腺、膝、胃。 • 胃经的循行(阳明) • 起于眼眶下的承泣穴 • 从头走足,行于面前部;在胸部,行于任脉旁4寸;在腹部行于脐旁边2寸,下肢行于外侧前沿。 • 止于足次趾的外侧甲角旁的厉兑穴。
系统联属: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与大肠相表里。五 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脏,与秋气相通应。
肺为相傅之官,容易感冒拍肺经 寅时(3:00-5:00)
• 1肺经的相关器官 • 鼻、咽喉、皮肤、支气管,肺 • 2肺经的警告信号 • 经络症:易伤风感冒;循行部位的肿痛、麻痹等异常感觉 • 脏腑症:咳嗽、喘、痰;皮肤毛发的异常; • 亢进热症:体热、汗出、痰多;肩背酸痛紧绷; • 衰弱寒症:冷汗,恶寒,锁骨胸部疼痛,四肢发冷等;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十二时辰与十二经脉 养生法
经络的奥妙
• (一)经络的神奇感应能力 • (二)经络的神奇输导能力 • (三)经络的神奇修复能力
《灵枢 • 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 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
手三阴
太阴

内-阴--前缘--太阴 -中线--厥阴 -后缘--少阴
起于胸部的中府穴 从胸走手,行于上肢内侧前缘 止于拇指桡侧指甲角帝的少商穴。
肺经的重要穴位
中府----胸闷咳嗽中府收
• 精确定位: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 简易取穴:正立,双手叉腰,锁骨外端下缘有一个三角窝,此窝(云门穴)正中垂直向下推一肋骨
或向下1横指便是。或手虎口张开,四指在腋下,拇指头到达处。 • (歌决:中府乳上数三肋)
外-阳-前缘--阳明 -中线--少阳 -后缘--太阳
手 六 阴 经

厥阴 少阴
太阴 厥阴
表里经 同名经
少阴 足三阴
手六经








脾 肝 肾 阴经
胃 胆 膀 阳经
足六经
手三阳
阳明
少阳

太阳 六 阳 经
阳明
少阳

太阳
足三阳
子午流注




二 经 脉
戌亥 子




任脉颈段
的 流 注 次

手三阴手膀三阴 申
大肠经的重要穴位
合谷---合谷痛症第一穴
• 精确定位 • 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 简易取穴 • 拇食指张开,使虎口张紧,在第二掌骨中点有一凹陷处,即是本穴。(歌诀:合谷虎口歧骨当) • 面口合谷收(痛症)
曲池---大肠有热泻曲池
• 简易取穴法 • 屈肘成45度,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凹陷处,即是本穴。 • (歌诀:曲池屈肘纹头是) • 降血压、通便、皮肤病、排毒
大周天
寅肺
督 大周天 脉



午巳辰

任脉腹段



心主藏神
西医: 脑病!
“多动症”男孩之“烦恼”???
中医: 心病!
“藏”与脏器的区别 藏
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察和 “以象测藏”的认识 方法,决定了“藏”的结构 是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 功能性 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
列缺---颈项寻列缺
• 简易取穴:两手虎口张开,垂直交叉,一侧食指压于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所指处赤白肉 际的凹陷处。(歌诀:列缺交叉食指尽)
• 古语云“头项寻列缺” • 小儿遗尿(小儿遗尿系脑神经发育不全,而列缺益于头项)。
太渊---肺虚咳喘太渊首选
• 简易取穴法 掌心向上,腕横纹外侧摸到桡动脉,其外侧即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