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化学中和滴定基本操作

高二化学中和滴定基本操作

资源信息表
10.3 酸碱滴定(共4课时)
中和滴定基本操作(第2课时)
[设计思想]
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它承载着传达分析化学中容量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任务。

要认识容量滴定法,可以围绕三个基本要素展开:一是方法的依据,即作为分析方法的基础的是相应的化学反应理论;二是方法的工具,即实施分析方法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三是方法的判据,即相应的指示剂。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比较深入地学习了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依据,对于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量”有明确的认识。

本课时重点分析第二和第三要素。

第二、第三要素是对方法的具体化。

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重要环节:确定实验操作步骤、根据实验操作步骤确定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通过这三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头脑中原本抽象的实验原理与具体的实验仪器、药品和实验过程联系起来,实现了由抽象到具象的思维转化过程。

最后,在对具体实验过程的种种要求和规定理解之后,在观察了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后,学生对于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的认识才能真正深化,把握容量分析的本质,为今后学习容量法中的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判断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滴定终点(C)。

(2)滴定管操作技能(C)。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用已知浓度盐酸测定未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实验的步骤、药品、仪器的讨论,经历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验仪器和指示剂的选择,感触容量分析精准、严谨的要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酸碱滴定的操作流程。

2.教学难点
将实验方案具体化、可操作化,实现抽象到具象的思维转化。

三.教学用品
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或滴定管架)、锥形瓶、烧杯。

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酚酞、甲基橙。

四.教学流程
1.流程图
2.流程说明
引入:在上一节课的背景下提出课题。

学生活动I:分小组讨论测定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步骤
师生讨论I:共同交流和讨论学生设计的步骤。

学生活动II:根据酸碱滴定步骤,确定实验药品,以及指示剂的选择。

学生活动III:根据酸碱滴定步骤,确定实验仪器
师生活动II:阅读教材,了解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教师活动I:演示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

小结:共同阅读教材“实验步骤”部分
五.教学详案
1.教学过程
2.主要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课在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学习后展开,过去的做法常常是由教师给出实验所需的药品、仪器,然后演示实验步骤,强调实验操作中的要点。

这样的教学方法今天看来,虽然能快速有效地让学生知道实验流程,但是没有揭示实验过程中的仪器原理、操作原理,学生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是缺少思维容量的。

因此,在这次教学设计中,想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以问题组的形势,引导学生从抽象的实验原理出发,过渡到比较具体的实验步骤,再落实到具体的实验仪器、药品、操作流程。

在由抽象向具象的思维转化过程中,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又由于实验操作过程中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揭示了仪器原理、操作原理,将会有利于学生将酸碱中和滴定的知识迁移到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等容量分析方法中,实现具体到更高程度的抽象的思维转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