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法规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新饲料添加剂:是指我国境内新研制开发的尚未批准使用的饲料添加剂。
2.畜牧兽医行政法:是我国行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属部门行政法的范筹。
畜牧、兽医行政法是调整畜牧、兽医行政主体履行职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畜牧、兽医行政:是国家行政的一部分,是畜牧、兽医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畜牧、兽医事务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
4.畜牧、兽医行政司法:是指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主体作为争议双方之外的裁判者,按照畜牧、兽医行政司法程序和畜牧、兽医行政法的规定,审理和裁决某些具体争议案件。
5.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是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主体依法对管理相对人采取的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单方面的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执法的组成部分。
6.非营养性添加剂:为保证或改善饲料品质,促进饲养动物生产,保障饲养动物健康,提高饲料利用率而掺入饲料的少量和微量物质。
7.饲料原料:是指来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或者矿物质,用于加工制作饲料但不属于饲料添加剂的饲用物质。
8.饲料产品认证:是指企业自愿申请,认证机构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过程按照有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合格评定的活动。
9.药物饲料添加剂:是指为预防、治疗动物疾病而掺入载体或者稀释剂的兽药的预混合物质。
10.饲料: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
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饲物质。
11.饲料监察员在各级人民政府农牧饲料行政管理机关领导下代表政府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进行监督、检查,以维护饲料生产秩序的专业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1.行政法由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组成。
2.畜牧、兽医行政的主体必须是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及依法授权机构。
3.饲料监察员在各级人民政府农牧饲料行政管理机关领导下代表政府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进行监督、检查,以维护饲料生产秩序的专业执法人员。
4.畜牧、兽医行政司法包括行政复议、裁决和调解。
5.畜牧、兽医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
6.畜牧兽医行政法制监督分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社会监督四种。
7.制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提高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
8.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但乳及乳制品除外。
9.饲料、饲料添加剂经营者进货时应当查验产品标签、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和相应的许可证明文件;不得对饲料、饲料添加剂进行拆包、分装,不得对饲料、饲料添加剂进行再加工或者添加任何物质。
10.我国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主要包括行政处理、处罚和强制执行三大方面。
11.研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应当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环保的原则。
三、简答题:1.确保饲料安全的措施:①加强饲料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②加大饲料安全执法管理力度③加强饲料质量监督检验工作④制订和完善饲料工业标准和行业标准⑤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⑥建立饲料安全技术保证体系⑦加强饲料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2.畜牧兽医行政的特点:①畜牧、兽医行政的主体必须是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及依法授权机构。
②畜牧、兽医行政的目的在于有效防治动物疾病,做好公共卫生,保障人畜健康,维护畜牧、兽医正常生产工作秩序,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3.动物检疫与兽医诊疗的区别:(1)性质:检疫是一种兽医卫生管理手段,带有强制性的行政行为;兽医诊疗是兽医技术业务工作,属于职业行为。
(2)检查对象:检疫的检查对象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检疫对象,此外还包括动物产品和运载工具的消毒;兽医诊疗的检查对象除动物疫病外,还包括普通病、中毒病及其他可引起动物发病的一切因素(3)工作对象:检疫为动物、动物产品,不分健康与否;兽医诊疗为患病动物。
(4)处理方式:检疫是根据检查结果,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处理;兽医诊疗是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及其他处理。
(5)检验方法:检疫必须采用法定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兽医诊疗可用达到确诊的一切方法。
(6)结果表达:检疫出具规定的检疫证明;兽医诊疗出具诊断书。
(7)目的:检疫保证当事人合法经营,处理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兽医诊疗是为了确诊病因,施以救治,旨在使得动物康复。
4.行政关系的分类:①行政管理关系②行政法制监督关系③行政救济关系④内部行政关系5.畜牧兽医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⑴畜牧兽医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参加畜牧、兽医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他们享有和承担由该行政法律关系所确定的权利和义务。
①畜牧兽医行政主体②管理相对人⑵畜牧、兽医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畜牧、兽医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①畜牧、兽医行政主体的主要权利与义务A 权利:行政立法权。
行政命令权。
行政监督管理权。
行政制裁权。
行政司法权。
B 义务:为人民服务的义务。
依法办事的义务。
接受监督的义务。
②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与义务A 权利:平等权。
申请权。
起诉权。
索赔权。
B 义务:遵守畜牧、兽医行政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接受畜牧、兽医行政主体指导、监督和管理。
承担行政法律责任,接受行政处罚。
(3)畜牧、兽医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指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包括物、行为、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
6.饲料质量监督机构职能:饲料质量监督机构是各级政府设立的对饲料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和检查机构。
①负责新研制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审定工作,并按有关程序对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审认定并予以公布(所公布的质量标准为行业标准)。
2②负责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的设立条件进行审定。
对企业申请许可证进行审核,生产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企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审核后,由国务院饲料主管部门颁发生产许可证③核发产品批准文号,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由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核发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
④了解饲料质量,了解饲料所含营养成分的高低与成分问的平衡关系、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成分、动物对饲料成分的吸收情况以及饲料在生产、储运、保管和使用过程中质量变化的规律,通过分析检验,对饲料质量做出正确评估。
⑤产品经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承担饲料的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货、储运、销售及使用等各个环节、饲料添加剂的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⑥根据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划,会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对饲料、饲料添加剂进行监督抽查工作。
⑦按照国务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对违反条例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
7.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指当事人之间引起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①法律事件: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②法律行为:是指人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行政法律法规规定的依照人的意愿而做出的引起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行为。
8.畜牧兽医行政法的特有原则:①预防为主原则②归口管理原则③安全有效原则④世界接轨原则⑤监督管理原则9.畜牧兽医行政法制监督:实质是监督畜牧、兽医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职权;主体是国家和人民群众。
对象是畜牧、兽医行政主体及其公务。
内容是行政活动。
10.畜牧兽医行政法制监督种类方式: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②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③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④社会监督11.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意义:①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可以保护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②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可以维护养殖正常秩序。
③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可以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12.畜牧兽医行政处理的内容:①赋予权利②依法设立义务③免除义务④确定认可⑤否定驳回13.畜牧兽医行政处罚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饲料法规复习资料☆第3 页共7 页14.畜牧兽医行政强制执行特点及种类:①其对象具有广泛性。
它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行为或不履行法定义务,经说服教育仍不改正的管理相对人。
②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是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主体或人民法院。
③行政强制执行与民事强制执行的区别是:引起的原因不同;执行机关不同;执行程序不同。
种类:①对物品和财产等的强制②对人权利的强制15.畜牧、兽医行政司法的原则:①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原则②平等原则③简便原则④回避原则⑤不诉不议原则⑥与行政诉讼相衔接原则16.设立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符合饲料工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并具备下列条件:①有与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相适应的厂房、设备和仓储设施;②有与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相适应的专职技术人员;③有必要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人员、设施和质量管理制度;④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要求的生产环境;⑤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措施;⑥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规定的其他条件。
饲料、饲料添加剂经营者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与经营饲料、饲料添加剂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和仓储设施;(二)有具备饲料、饲料添加剂使用、贮存等知识的技术人员;(三)有必要的产品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度。
17.产品样品应当符合的要求:①来自中试或工业化生产线;②每个产品提供连续3个批次的样品,每个批次4份样品,每份样品不少于检测需要量的5倍;③必要时提供相关的标准品或化学对照品。
18. 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格式为:×饲添字(××××)××××××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格式为:×饲预字(××××)×××××××:核发产品批准文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年份××××××:前三位表示本辖区企业的固定编号,后三位表示该产品获得的产品批准文号序号。
19.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重新办理产品批准文号:(一)产品主成分指标改变的;(二)产品名称改变的。
20. 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企业设立程序重新办理生产许可证:4(一)增加、更换生产线的;(二)增加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品种的;(三)生产场所迁址的;(四)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21. 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15日内向企业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由发证机关依法办理变更手续,变更后的生产许可证证号、有效期不变:(一)企业名称变更;(二)企业法定代表人变更;(三)企业注册地址或注册地址名称变更;(四)生产地址名称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