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说课稿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说课稿

1 秋天说课稿
[教学目标]
1.会认“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

会写“了、子”等4个生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认识自然段,并尝试给课文标段。

4.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自然段,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2.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

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秋天来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出示课前准备的枫叶、银杏树叶、梧桐树叶等。

(让孩子们欣赏)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就是——秋天。

我们一起看看秋天到了,大自然有了哪些变化。

(板书课题:秋天)
一、说教材
《秋天》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篇课文,也是一年级同学开学来学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以“写物”为主题展开。

《秋天》是一篇散文,主要写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写作特点”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 4个;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了解阅读方法;
3.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优美的意境。

(重点)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

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年几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看图猜猜现在是什么季节?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

(二)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课后生字提示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秋树片等”。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或者是听范读),教师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板书文章脉络。

(教师板书)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三)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以多媒体出示课件,教师请学生先自由读在分组读。

课件的设置一脉相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四)拓展延伸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好心,提取学生兴趣,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看看秋天都变化了些什么,分组讨论交流等等之类。

(五)课后作业
画一画美丽的秋天。

好处:巩固知识点,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师:你喜欢秋天吗?在这节课中,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你想说点什么,画点什么吗?课下请用你手中的笔画一画你眼中的秋天吧!
[教学板书]
1秋天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了下来
天空蓝高
大雁往南飞(一会儿……一会儿……)
[教学反思]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课文,所以我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让学生掌握阅读课文的基本技能,例如标注自然段序号,读通、读准长句子等。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为此,开课伊始,我巧妙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从颜色绚丽的树叶开始,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贴近生活,感受秋天的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