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差压与真空铸造
低压铸造设备
低压铸造机主要由主机(机架、保温炉、开合型机构、 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及电炉控制柜等组成。 液面加压控制系统:在低压铸造中,正确控制液面加压 工艺规范是获得良好铸件的关键,这个控制过程完全由 液面加压控制系统来完成。根据不同铸件,液面加压控 制系统可以进行手动和自动调节,工作要稳定可靠,抗 干扰能力强(泄漏,气流压力波动)。
要求时,要专门设置冒口。如采用明冒口,则浇注 过程中无增压阶段,这种工艺称为敞开式低压浇注。 适用于砂型低压铸造中、大型铸件。同时还可采用 暗冒口的封闭式低压铸造。
一般来说近横浇道盲端及近升液管的内浇道面积偏小。
铸型的排气
因低压铸造时铸型上部常是密闭的,不易排气。
对砂型而言,除采用透气性好的砂型外,还可在 砂型顶部扎一定数量的不透小孔排气。在金属型 低压铸造中,一般的措施是在分型面上开设三角 形或片状缝隙排气槽,在金属型上部或易憋气的 地方安装排气塞。目前,金属型的排气槽、排气 塞的尺寸还是根据经验确定的。
铸型
压缩气
坩埚炉
主要步骤
通气充型 加压凝固 放气开模
低压铸造工艺原理 熔化黄铜水
低压铸造基本原理: 在装有金属液的密封容器(如坩埚) 中,通入干燥的压缩空气,作 用在保持一定温度的金属液面上,使金属液沿着升液管自下而上地经 过浇道进入型腔,待金属液充满型腔后,增大气压,型腔里的金属液 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凝固成形,然后解除液面上的气体压力,使升液 管中未凝固的金属液回落到坩埚中,再开型取件。
采用具有不同热物理性质的材料制作金属型各个部位(发动机曲轴
箱后型模总体用铸铁制成,为加强局部冷却,在模具的相 应部位镶嵌热导率大常结保起来运用,这样可以达到更理想的 效果。例如低压铸造铝合金汽车发动机缸盖时,为强化定向凝固,获 得致密的无缩孔类缺陷的铸件,将金属型的各个部分用热导率不同的 材料制作,并采用强制冷却。
铸件精度要求较高,生产批量不大时,可用熔模壳型、石
膏型或陶瓷型。 大型铸件,粗度要求不高,单件或小批生产,可采用砂型。
凝固方式的选择
凝固方式的选择是铸型工艺参数确定的先导,因为
只有在铸件的凝固方式确定之后,诸如浇注系统、 分型面、机械加工余量等才能随之确定下来。
低压铸造的特点之一,就是浇注系统与铸型下方的
• • • • • 各阶段压力变化的情况 结壳时间的确定 增压压力的确定 保压时间的确定 浇注温度及铸型温度的确定
各阶段压力变化的情况
结壳时间的确定
对于壁较厚的铸件,采用砂型或金属型干砂芯进行
低压铸造时,结壳时间一般为15~30s。一般地说, 采用金属型时结壳时间较短,而采用砂型时结壳时 间则较长;铸件壁厚大,结壳时间长,反之则短; 浇注温度高,结壳时间较长,反之则较短。在生产 中,用无砂芯的金属浇注薄壁件时,有时可以取消 结壳时间。
浇注工艺参数的选择
低压铸造的浇注过程一般包括升液、充型、结壳、增压、保 压结晶、卸压等几个阶段。加在密封坩埚内金属液面上的气 体压力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气体压力的大小与金属液的密 度、铸件结构、铸型种类有关,是低压铸造过程中最基本的 工艺参数,对浇注过程本身及铸件的最终品质(质量)有很 大影响。
低压铸造装备外型
低压铸造特点 p133-135
浇注压力和速度可调,适应各种铸型、合金和
铸件大小;
底注式平稳充型,无飞溅、气体卷入和型壁冲
刷等弊病,铸件合格率提高;
压力下结晶,组织致密,轮廓清晰,表面光洁,
少切削或零切削,机械性能高,对薄壁件铸造 尤其有利;
节省补缩冒口,金属利用率高达90-98%; 劳动强度低,劳动条件好,容易数控自动化。
的铸件可用安放上、下不同厚度冷铁的方法,促成自上而 下的定向凝固。在金属型铸造中,则可通过使金属型的侧 模壁厚由上而下逐渐减小的方法达到同样的目的,也可采 用使在金属型侧壁工作面上的涂料层厚度由上而下递增的 方法)
采用强制冷却方法(如对具有局部厚大部分的铸件,可对该部
位进行局部冷却,以消除可能产生的缩孔。又如铝活塞金 属型采用分段喷水冷却的方法,当充型完结后,立即通水 冷却活塞销孔和裙部的金属型,接着通水冷却燃烧室处的 金属型,这样可保证铸件自上而下的定向凝固)
低压、差压与真空铸造
低压铸造 low pressure die-casting
1、定义 低压铸造是液体金属在压力作 2、工作原理 用下,自下而上充填型腔以形 3、低压铸造分类 成铸件的成形工艺。 0.02-0.06 MPa 4、低压铸造特点
压铸压力:30-300MPa
低压铸造原理
低压铸造的 组成
浇冒系统的选择
为充分发挥浇注系统的补缩作用,应保证F升液管>F横
>F内。 F升液管:F横:F内=(2~2.3):(1.5~1.7):1
避免液态金属直接冲击型壁和型芯,防止局部过热。
当多内浇道与横浇道相连时,为使各内浇道流量均
匀,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各内浇道的截面积。
对于某些结构复杂的铸件,单用浇道不能满足补缩
件的上部和下部可给不同的加工余量或工艺补贴量,使 铸件适应自上而下的凝固要求)
正确确定内浇道的数量及位置(对于面积较大的厚壁铸件,采
用多内浇道,以补缩铸件;对于壁厚较均匀的薄壁铸件 (如箱体零件),采用多内浇道,既利于充型,又使铸件 水平方向上的温度场均匀易于实现同时或定向凝固)
采用冷铁或不同的型壁厚度(在砂型铸造中,对于壁厚较均匀
升液管直接相连,液态金属自下而上地充填铸型。 凝固过程中,升液管中炽热的金属液经由浇注系统 向铸件提供补缩,而且由于气体压力作用,补缩作 用较强。因而,通常情况下都采用自上而下的定向 凝固原则。
控制定向凝固的工艺措施
选择正确的浇注位置(尽量将铸件厚大部分朝向铸型底部接 近浇口的位置,而薄壁部位远离浇口位置) 采用不同的加工余量或工艺补贴(对于壁厚较均匀的铸件,铸
低压铸造工艺
铸型工艺参数的选择 • 铸型种类的选择 • 凝固方式的选择 • 浇冒系统的选择 • 铸型的排气 浇注工艺参数的选择
铸型种类的选择
低压铸造所用的铸型有金属型、砂型、石墨型、
陶瓷型及熔模壳型等。
具体选用可参考以下原则:
铸件质量、精度要求高,形状一般,生产批量较大的有色 合金铸件,可用金属型或石墨型。铸件内腔结构复杂,不 能用金属型芯时,可采用砂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