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振动标准及其应用

设备振动标准及其应用


电涡流传感器安装
工作温度-最高容许温度180℃,国产传感器大部分120 ℃以下。实 际工作温度超过70 ℃,灵敏度显著降低,还会损坏。必须安装在轴 瓦内,特制高温传感器容许安装在汽封附近。
避免交叉感应-两个传感器不能考得太近,交叉感应,传感器输出灵 敏度降低,要求大于25~40mm。
避免侧隙过小-头部两侧存在导体,侧隙较小,也使传感器输出灵敏 度显著降低,不仅考虑冷态,而且还要考虑汽缸和转子受热后膨胀。 侧隙≥d,头部外露高度≥2d。
加速度传感器示意图
绝缘体 导电平面 绝缘体
放大器 预载螺钉
惯性质量 压电晶体
二、振动传感器测量位置选择
第三讲 机械振动标准及应用
轴系上各点振动分布情况,指导动平衡工作。选取加 重平面、确定加重方式。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得出,研究实测方法。
瀑布图
将不同时刻的频谱图叠加在一起,以时间作为坐标得到的三维图形。 x轴振动频率,y轴时间,z轴振幅。
根据瀑布图可以直观看到不同时刻的振动频谱,了解异常振动故障 发生时频谱及幅值变化情况。
可以判断机器临界转速、振动原因以及系统的阻尼等情况。 由频谱分析仪或信号处理装置直接显示出来。
振动信号是否平稳、有没有毛刺、削波、调频、调幅、波动、不 稳定等异常现象。在频谱图表现的不是很明显。摩擦故障时,很 多毛刺或削波等,不平衡故障为标准正弦波。
幅值分析
振动总值、 (列度)的分析判断 与标准允许值比较 与历史统计值比较 与同类机组振动值比较
振动值变化趋势的分析判断 总量值的趋势 频段值的趋势
相位分析:设备各测点振动相位的比 较。
常见振动图形基本概念
不同的振动状态表示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有 些故障在某些图形上反映不明显,但在另外一 些图形上却表现得比较突出。
常用图形有:波形图、频谱图、瀑布图、级联 图、趋势图、轴心轨迹图、轴中心位置图、奈 奎斯特图等。
振动波形
振动信号的时间历程表示出来。测量到振动幅值、频率、相位和 波形变化。
机械振动标准及应用
第一讲 机械设备振动监测诊断基础理论 第二讲 机械振动测试分析简介 第三讲 机械振动标准及应用
第一讲 机械振动监测诊断基础理论
一﹑振动的基础理论 二﹑常用监测诊断分析方法 三、振动分析的过程
一 ﹑振动的基础理论
机械振动是指物体围绕其平衡位置作往复交替的运动。
mx cx kx f (t )
振动频谱
通常情况振动信号包含很多简谐振动成分,当频率成分较多时,从 振动波形中很难直接看出波形中包含的频率成分。作傅里叶变换求 出频率。频谱图将这些频率成分和大小表示出来。
不同振动故障所包含的振动频率成分并不相同。不平衡故障主要为 与转速同频的工频成分;油膜振荡故障为与转子系统固有频率相对 应的低频成分等。与转速相等频率成分定义为基频或工频,如1x、 2x、3x、1/2x。
惯性力 阻尼力 弹性力 干扰力
机械振动的来源 *机器零件的制造公差 *组装时的间隙 *零件间的摩擦 *旋转不平衡等 但有时也利用振动的特性来帮助我们工作
A 机械振动的分类
B 周期振动与简谐振动
●周期振动一般可看作是多个简谐振动的叠加。
●简谐振动是机械振动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其 轨迹可以看作是一个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在坐标轴上的 投影,可用后面的数学式表示。
xrms
22
x
xp 2
速度有效值(均方根值)
测试参数的选择原则
故障诊断为突出故障频率成分,对低
频故障推荐采用位移信号分析,对高频 故障推荐采用速度、加速度信号。
测试参数的选择原则
位移X 与频率f 无关,特别适合低频振动选用。 速度 V =Xω 与频率f成正比,通常推荐选用。 加速度 A =Vω=Xω2 频率f2 成正比,特别适合高频振动选用。
2)
a
dv dt
d2x dt 2
2
xm
sint
am
sin
t
am sin( t )
am Vm 2 X m Vm X m
位移、速度、加速度
v = ω Xmsin(ωt+φ+ π/2) a = ω2 Xmsin(ωt+φ+ π)
振动速度信号比位移超前90°,幅值是位移信号ω倍; 振动加速度信号比振动速度超前90°,幅值是速度信 号ω倍。
频谱分析
频谱分析是机械故障诊断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信 号处理方法之一,大多数旋转机械一般都产生带有 周期的振动信号,并不是都只含有单一频率成分的 简谐运动,而是包含有多种的频率成分,这些频率 成分往往直接与机器中各零部件的机械物理特性联 系在一起。频域分析的基础是频率分析方法,利用 傅里叶变换,将复杂的信号分解为简单信号的叠加。
电涡流型、速度型、加速度型、电容型、电感型五类。后两者受 周围介质影响较大,很少使用。前三种传感器优缺点。
电涡流传感器-头部有扁平的感应线圈,高频电缆输出。感
应线圈通上高频电流(1~2MHz)时,线圈周围产生高频电磁场。 周围金属导体表面产生感应电流,即电涡流,根据楞次定律,电 涡流产生的电磁场与感应线圈电磁场方向相反,这两个磁场叠加, 改变了感应线圈的阻抗,感应线圈内阻抗变化可表示为:
信号经放大、检波、滤波后,可得到一个与χ值成正比的输 出电压。输出电压直流分量正比于感应线圈与金属导体的静 态间隙。若线圈与金属板之间存在相对振动,则有交流电压 输出,它正比于线圈与金属板之间的相对位移。
前置器到电涡流传感器的高频电缆是由制造厂精心调配好的, 不同型号或不同系列的传感器不能互换,而且不能延长或截 短,最长达10米。
方式-手扶、橡皮泥粘接、永磁吸盘固定、螺丝 固定。
工作温度-120°以下,过高损坏绝缘和退磁,灵 敏度降低。
避免传感器固定不稳和共振。 测点位置前后一致。 传感器的互换性。 传感器安装方向与测量方向一致。
加速度传感器
它利用石英、陶瓷等材料压电特性,当外力作用在这些材料上时产生电 荷。这种装置固定在振动物体上,由于物体振动产生加速度。 a=ω2A=4π2f2A(单幅值)。
最大功能:判断系统临界转速,过临界时振幅最大,相位变化最 明显(受系统阻尼影响),不同机组过临界相位变化幅度不同。
多次启停过程中振动变化有没有异常。正常情况下,升、降速过 程振动基本吻合。动静摩擦、转子热弯曲时,快速停机过临界振 动比开机要大。
波特图 :转速与振幅、相位之间的关系。
振型图
B、L一定时,输出电 势E正比于振动速度v, 所有称它为速度传感器, 或绝对式传感器,或地 震式传感器。
相对式弹簧较硬,很少采用。 若要取得与振动位移成正比 的振动信号,传感器输出的 信号必须经积分回路。一般 在仪表内,也有单独分离出来, 称为速度/位移转换器(VDC)
速度传感器安装
绝对式传感器外壳固定在振动物体上时,整个传感器跟着振动物体一起振动, 而处在空气间隙内的动线圈是用很软的簧片固定在外壳上的,其自振频率很低。 当振动体频率大于自振频率15倍时,动线圈处在相对(传感器外壳)静止状态, 线圈与磁钢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势:
E = BLv B – 磁场强度 L – 感应线圈导线长度 v – 相对运动速度
皮带轮直径 等)、设备的动态特性等信息; 设备运行工况,过程参数:温度、压力、转速、
负荷 设备维修档案
★监测: 确定振动测试分析方案
测试(转速、负荷); 测点位置;测试参数(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 绝对振动、相对振动 测试振动的方向(H/V/A) 数据类型(幅值、频谱、波形、相位) 信号检测类型:峰值、峰峰值、有效值
ω=2лf
二.状态监测常用分析方法简介
幅值分析(振动总值、列度)、变化趋 势
波形分析:峰值变化、周期性特点·· 频谱分析:振动能量的频率分布分析 倒频谱分析 波特图 三维谱图
冲击频响:测物体自振频率
传递函数:反应系统输入、输出信号 之间的幅频系和相频关系。
相干分析:用来确定输出信号有那些 频率成分、多大程度来自输入信号。
根据牛顿定律F=ma,施加在 压电晶体片上的作用力与重 质量和振动加速度成正比。 而压电晶体片输出电荷与作 用在晶体片上的力成正比。 当m一定时,传感器输出电荷 与振动加速度成正比。
它不能作静态测量,只能动态测量。只有在受到连续交变力作用下,压 电晶体才能连续不断产生电荷,在电路中形成电流、电压。
X= Xmsin(2πt/T+φ) = Xmsin(2πft+φ) = Xmsin(ωt+φ)
X-质点位移 Xm-位移最大值,振幅(A) T-周期,质点重复同一运行所需最短时间 f-频率,单位时间同一状态出现次数,1/T ω- 圆频率,2πf φ-初始相位角
ω-园频率(rad/s) ,f-频率(Hz) ,T-周期(s)
傅里叶变换:
xt
a0 2
N
ak
k 1
cos k0t
bk
sin k0t
频谱分析示意
快速富里 叶分析 (FFT)原理
0.5x 1x 2x 3x 4x 5x
升、降速波德图
以转速为横坐标,升降速过程中振幅和相位变化作为纵坐标得到 的反映变速过程中振动变化情况的图形。
转子系统在各种转速下的振幅和相位;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转 子系统的共振放大系数(A临/A工=3~8 );转子振型;系统的阻 尼大小。由这些数据可以获得有关转子的平衡状况和振动体刚度 阻尼特性等动态参数。
振动的三个要素: 幅值、频率(周期)、相位
振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振动位移对时间求一次、二次导数得到速度、加速度信号。
X=X m sin( t )
X
Xm
Sin(2
t T
)
Xm
Sin(2
f
t
)
其中:ω=2πf f=1/T
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