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建议

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建议

宿豫区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建议
一、指导思想
深化课程改革,充分发挥英语教研职能和优秀教师的带动与辐射作用,整合全区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教研方式,丰富教研内容,提高教研质量,激活教研活力,促进全区初中英语加快发展,全面提升全区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一)构建基于室站融合的“1+1”初中英语学科教研方式。

建立互动、交流、分享的工作机制,转变教研工作作风,改进教研工作方式,提高教研工作实效。

(二)发挥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教研的示范辐射作用。

以基地学校课堂为教研主阵地,加强教学研究,促进基地学校英语学科发展,形成鲜明的学校学科教学特色,在此基础上,带动和辐射全区中学英语教研工作,促进全区中学英语教研质量全面提升。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培养学科名特优教师,发挥区名师工作站、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学科教学改革中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充实学科教学研究力量。

三、教学建议
为切实高效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应做到:
(一)注重教育教学目标,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标准(2011年版)》第一条就突出了英语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更准确的说是以学生为本的课程。

因此,英语教学和学习不是简单地以掌握多少语言知识为目标,而是要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的发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帮助学生形成跨文
化理解能力,扩展国际视野,增强爱国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不同,尊重这些差异,并在分析这些差异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对于整体基础水平较低的班级,教材中的活动难度较大时,教师可采取如下措施降低学习难度:1.增加活动时间;2.减少活动的步骤;3.转换为较容易的形式;4.减少活动的分析/解释的难度;5.放宽语言表达的准确度、流利度;6.将表达的活动转变为理解的活动;7.将自由的运用活动转变为机械练习的活动后,再做灵活运用的活动;8.将个人活动转变为双人或小组活动。

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提思维层次高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也可在课外练习上增加灵活性大、难度高的实践性作业。

(三)关注主题意义,制订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要以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围绕主题语境整体设计学习活动。

教师要认真分析单元教学内容,梳理并概括与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基于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发展,统筹安排各课时教学的重难点和侧重点,以最终达成单元整体目标。

(四)深入研读语篇,把握教学核心内容。

语篇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情境和内容,并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组织和呈现信息,服务于主题意义的表达。

研读语篇就是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深入的解读。

因此,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体特征和语言特征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对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是教师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

不同水平的教师解读的深度不同,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自己的语篇研读水平,以更好地把握教学核心内容。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评价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以评价目标为导向的多种评价活动,以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监测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教师要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不断优化,使之更好适应本班学情,达到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立自主、努力成才的目的。

在过程性评价中,为了促进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教师应多采用延时评价,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过早地给学生下定论,抑制学生的自主性和互动性。

评价以激励和建议为主,避免一切伤害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言语和行为。

在终结性评价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做纵向比较,从每个学生的自身出发,分析自己的进步程度和发展空间;少做横向比较,不排名次。

(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

一本教科书、一本练习册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课堂教学也只是语言学习的一种途径。

当学生语言输入量不够时,学生就会出现语感不
强,运用不自如,对知识一知半解,语境理解不充分等情况。

学生读的东西太少,写的东西太少,接触的语言和接触语言的机会就不足以培养起语感。

因此,教师要拓展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尽量真实的语言素材,真正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有些学校针对不同的话题、不同的文体编写校本教材,其成效非常明显。

(七)加强校本教研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发挥教研组在课程改革中的研究和实践作用。

教研组每周活动一次,围绕新课程的实施开展集体学习、备课活动。

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和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探讨、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途径,提高教学效果。

也可以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示范课、听课评课等互动形式,达到教师人人参与,发挥集体智慧,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之目的。

四、教学进度
七年级:第一学期学完7年级上册;
第二学期学完7年级下册;
八年级:第一学期学完8年级上册;
第二学期学完8年级下册;
九年级:第一学期学完9年级上册;
第二学期学完9年级下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