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图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兴仁县潘家庄镇兴隆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O一五年五月二十九日矿领导审查意见兴仁县潘家庄镇兴隆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电气事故电气事故即为用电过程中出现的人身伤亡或由于用电不当引起的其他事故,包括触电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两大类。
电气事故主要存在使用电气设备的场所。
可能造成的后果是直接烧毁电气设备,造成财产损失;引起瓦斯、煤尘爆炸;引发火灾,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危及井下工作人员。
二、机械事故机械事故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铰接、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机械事故常发生在操作和使用机械设备的场所,可能造成的后果是致人伤、残、死亡、损坏机械设备。
三、起重伤害事故起重伤害事故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吊具、吊重物)打击等造成的伤害。
起重伤害事故常发生在溜煤眼或煤仓的施工及清理,地面房屋、机房建筑材料起吊,各类大型设备吊装,人员使用吊具登高作业。
可能造成的后果是致人员坠仓,吊物坠落伤人,损坏建筑物,人员从高处坠落。
四、提升运输事故提升运输事故是指提升运输设施设备(电机车皮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矿车、人车、箕斗)运行(静止)与行人发生碰撞、挤轧,行人违章扒蹬跳,跑车撞人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非人身事故。
提升运输事故常发生在平巷矿车运输时的掉道,追尾、撞车,斜巷运输时的跑车,违章乘坐皮带输送机等。
可能造成的后果是致人员伤亡,损坏巷道设施,损坏提升运输设备。
五、压力容器事故压力容器泛指在工业生产中用于完成反应、传质、传热、分离和储存等生产工艺过程,并能承受压力的密闭容器。
压力容器事故存在于使用氧气瓶、乙炔气瓶的场所、空气压缩机房、瓦斯罐站等。
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压力容器爆炸、燃烧、损毁建筑物,致伤人员,引起火灾等。
六、锅炉事故锅炉是用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加热工质(一般是水),使工质成为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热水或蒸汽,供外界应用的一种热能设备。
锅炉事故存在于使用工业锅炉、生活锅炉的场所。
可能造成的后果是锅炉内高温高压气体或液体泄漏,锅炉爆炸致伤人员,损毁建筑物等。
1、机电:负责落实机电运输方面的抢险技术工作及其现场资料收集、汇报工作,协助机电矿长、总工程师完成其他抢险有关任务。
2、机运科科长:负责提供事故抢险所需机电运输图纸资料,制定落实有关机电抢险技术工作,保障事故抢险工作的正常供电和主要设备正常运行。
完成其它抢险有关任务。
七、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通信联系方式1、矿指挥调度通讯系统,根据生产通讯状况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确保通讯信息传送畅通。
存在通讯故障的场所、地点,相关人员须立即进行处理,保障矿内矿外、井上井下通讯的正常。
2、本矿副科级及以上领导家庭住宅电话或移动电话,须保持开通状态,以备随时联络。
3、通讯维护单位按照矿长指挥要求,及时安装调整救援通讯电话,井下电话必须是本质安全型防爆电话,地面无防爆要求场所的救援通讯联系可采用移动电话或固定电话。
4、指挥部所用电话必须具有自动录音和信息存贮功能,在任何情况下,矿调度都必须作好指挥救援的通话原始记录。
5、通告报警程序:于第二章各类事故发生后的汇报程序相同。
6、通告报警方式:采用电话通告报警,各汇报单元发现事故或接到事故报警,必须立即按通告报警程序向下一单元通告报警。
7、通告报警的内容:包括事故的性质、伤害状况、影响范围及报警时事故救援进展情况。
应急救援安全技术措施及恢复正常生产秩序措施一、提升运输事故1、因提升运输事故扬起煤尘或撞击导致的瓦斯、煤尘爆炸,火灾冒顶事故,按其相应救援措施执行。
2、发生提升运输各类事故时,必须首先停止提升运输设备运行,切断电源。
3、发生提升运输各类事故造成的撞、弹、挤、绞、压受伤人员,及时进行现场急救处理后运送医院治疗。
4、斜坡救援时,要关闭好救援现场上、下方的挡阻车设施,防止车辆误入和现场车辆下滑造成意外。
同时在上、下方设置警戒。
禁止与救援无关人员通行。
5、斜巷救援尽量在事故车辆上方实施救援,并设法固定事故车辆,以防其再度下滑,造成事故扩大。
6、需起吊设备物件才能救援时,要设人观察起吊现场的顶板支护状况,防止因起吊而导致顶板冒落。
7、救援任务完成,事故现场勘查结束,要及时恢复事故撞坏的安全设施(如一坡三挡),轨道状况,检查钢丝绳等的完好状况,检查提升运输设备及其各类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可靠有效,经事故调查组认可,安全生产系统已经恢复后,方可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二、井上、下电气着火事故1、电气着火事故一旦发生,首先要设法切断火区电源,停止相应供电线路上的用电设备运行,然后再用直接灭火法灭火。
如火区电源不能断开时,严禁用水直接灭火,只能使用绝缘灭火器材,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或砂子灭火,着火事故有油料参与燃烧时,也不能用水直接灭火。
2、消除火区附近可燃物,形成隔离地带,防止火势蔓延。
3、井下电器着火事故救援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瓦斯浓度变化,并采取一切可能措施,阻止瓦斯向着火区扩散,若着火事故未得到有效及时扑灭,酿成矿井火灾时,则按矿井火灾救援措施执行。
4、地面电器着火时,灭火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身体触及周围未能停止运行的裸露带电体,以防触电。
5、灭火时,应站在着火区背风方向进行。
6、若火点附近存有油料的封闭类型电器表面燃烧,应首先迅速进行扑灭,防止高温引起电器内部压力升高爆炸,造成事故扩大。
7、着火扑灭后,清理现场设专人进行观察,时间至少一个小时,防止灼热体及暗火复燃。
8、救援结束后,要查明着火原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着手恢复被烧毁的电气设备、系统,损坏不严重的可进行维修,已不能满足安全使用需要的要进行更换;系统供电前,要对供电系统的各类保护整定进行校验,重新核查着火系统是否存在负载超负荷现象,若有负载超负荷现象必须进行调整,一切无误后,方可恢复正常供电。
三、触电伤害事故1、首先迅速切断电源,不让电流再在遇险人员身上通过。
电源开关离触电人较运,来不及去断电时,要先用干木棍或其他绝缘物把电缆(导电线)从触电人身上挑开,使其脱离电源。
也可用绝缘物包住刀斧手把将导线砍断,但在井下严禁使用此法,以免产生电火花引起井下瓦斯煤尘爆炸。
2、触电人没有脱离电源之前,切忌直接用手拉、推触电者,以免自己触电。
3、触电人员脱离电源后,要将其抬到新鲜风流中立即将其衣物解开,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急救,对“假死”现象不能轻易停止急救,但切不可给触电者打强心针。
4、恢复因救援而人为断开的电气系统,井下还要注意消除失爆现象。
四、机械伤害事故1、发生机械伤害时,必须立即停止机械设备运转,有刹车装置的要采取刹车措施和停止机械操作作业,并断开设备电源。
2、人员身体部分如被机械绞缠、咬卡住,能通过手动反转机械退出的,要缓慢盘动机械反转,使遇险人被咬缠肢体退出。
如只能采用电动反转的,要谨慎控制点动设备反转,并抓准时机,退出其肢体;通过拆卸机械部件,零件能取出遇险者肢体的,要设法进行拆卸;通过清除机械加工作业对象,能取出遇险者肢体、要设法进行拆卸、取消、清除;只有通过损坏机械零部件,才能救援的,应设法利用相应机械、工具或工艺对零部件进行切割,解破、断折,施工时要避免再度伤害遇险人;采用所有方法均不能使遇险人脱险时,可利用锋利刀具将遇险人员被绞缠部位切除。
3、人员脱险后,要进行紧急包扎、止血,抓紧运送医院治疗。
4、机械加工作业过程中造成的飞溅、迸击、切割、刺划、砸挤、碾夹等受伤害人已脱离机械设备机体的伤害,要及时进行急救措施,送往医院治疗。
五、压力容器爆炸及着火事故1、发生压力容器爆炸及着火时,要及时断开事故现场的电源,为救援创造有利条件。
2、救援过程中要防止高温高热汽体、液体烫伤。
3、伴发有可燃性气体、液体及其它物质燃烧的,要先控制其燃烧或转移可燃物,防止其继续参与燃烧,造成事故扩大。
4、灭火时,应首先扑灭已着火但尚未爆炸的压力容器火源,并严密监视和控制容器可燃气体或毒害物的泄漏状况,应尽力关闭其闸阀,防止其泄漏,当火势过大,不能扑灭,压力容器有再度爆炸危险时,应迅速将附近受威胁人员撤到安全地点躲避。
5、及时对爆炸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处理运送医院治疗。
6、救援结束,清理现场,经事故勘查组同意,进行生产恢复。
六、瓦斯抽放泵突然停运及瓦斯管泄漏事故(一)瓦斯抽放泵突然停运1、瓦斯抽放泵突然停运后,泵站司机必须立即向矿调汇报,矿调即时通知井下变电所停掉抽放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的一切动力电源,回采工作面瓦检员及现场施工负责人,停止所有人员作业,并将全部人员撤到进风巷道内,回风系统内禁止有人,通知掘进工作面瓦检员检查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逐步增大至临界值时,立即与现场施工负责人组织撤出人员至掘进巷道风门外的正压通风地点。
2、人员撤离过程中通过相关风门时,严禁将两道风门同时打开,过风门后,必须即时把两道风门关好。
3、人员撤到位后,现场施工负责人,落实专人警戒,打上栅栏,禁止人员进入警戒区域内,施工负责人、安全员、瓦检员必须分别向矿调汇报撤人警戒状况。
4、泵停运后,矿及时成立救援指挥部,经矿长落实,由总工程师指挥落实有关恢复泵运转的工作。
5、机电队即时查明停泵原因,进行处理,经总工程师同意后,恢复抽放泵运转。
6、抽放泵恢复运转后,由瓦检员或救护队对影响区域的瓦斯进行检查,其浓度降到规定值以下,经总工程师同意,撤除相关警戒,逐步恢复动力供电系统,进行正常生产。
(二)瓦斯管泄漏瓦斯1、立即断开泄漏场所地点及其回风流中的一切电源,(不得停瓦斯泵),撤出与处理泄漏故障无关人员。
2、如泄漏场所瓦斯浓度在3%以下时,在瓦检员的监护下,由抽放队进行处理,抽放队参加处理人员,要佩带光学瓦检仪或便携式瓦检仪,并正常开启,以随时监控瓦斯。
3、如泄漏场所瓦斯浓度≥3%时,由救护队进行处理。
4、如因管道联接处脱落造成泄漏的,可及时恢复其联接,如管道受损裂缝泄漏的,要设法进行裂缝封补堵漏,受损严重封补堵漏无效,要采取更换管道措施。
5、处理过程中,严禁出现撞击、敲打行为,以免产生摩擦火花。
6、处理完毕,应留人观察一小时,确认无泄漏后,检查影响区瓦斯浓度降至规定值以下时,才可恢复送电,进行正常生产。
7、因泄漏造成瓦斯超限或积聚现象,按瓦斯超限和积聚救护措施执行。
主要通风机突然停止运转应急预案根据《煤矿安全规程》124、129条之规定,为确保矿井主要通风机突然停止运转期间的“一通三防”安全管理,特编制矿井主要通风机突然停止运转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为统一指挥,成立煤矿主要通风机突然停止运转应急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副矿长(机电)成员:副矿长(生产)、副矿长(安全)、副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采掘)、安全科科长、通防科科长、机运科科长、通风队队长、机电队队长、抽放队长、矿调度室主任二、主要通风机突然停止运转应急预案矿井主要通风机突然停止运转时,矿调度室及时通知领导小组人员立即赶到矿调度室;机电部门、通风部门、瓦斯抽放队等人员一律在工作岗位待命,听从领导小组的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