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击网络谣言

打击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如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传播的没有事
实依据的信息。

网络谣言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等特点,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极
易造成不良影响。

尤其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网络谣言极易引发公众的恐慌心理,威
胁社会稳定。

网络谣言的危害显而易见,打击网络谣言犯罪迫在眉睫。

1.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2.科学知识的欠缺,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为谣言的
传播提供了机会;
3.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下降,使公众的不信任感增强;
4.国内一些媒体及少数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漠,助长了政治谣言的传播;
5.网络推手制造谣言,强化了谣言的扩散,挟持了网民的意见;
6.商业利益的驱动,是谣言滋生的经济动因。

1.七条底线全体网民应该共守查看详情>>
2.谣言猛于虎网民须自律查看详情>>
3.用法律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查看详情>>
4.国家互联网信息办部署打击网络谣言查看详情>>
男子为引他人注意散布雅安地震死亡人数谣言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后,各路救援力量奔赴灾情一线,尽最大力量抗震救灾,力争将伤亡降至最低。

然而,4月22日,有人在网上散布谣言,称“雅安地震死了6000多人”。

4月23日,散布谣言者、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某村的陆某被常熟警方抓获。

对于散布此谣言的原因,陆某的说法竟是,“就是因为好奇,想引起他人注意,所以当时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没多想就转发了”。

《法制日报》记者今天从常熟警方了解到... 查看详情>>
“秦火火”们背后的非法利益链
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创始人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和员工秦志晖(网名“秦火火”)等人被刑事拘留,揭开了多起网络造谣事件的真相。

秦志晖因编造散布“7·23”动车事故赔偿意大利籍乘客2亿元、雷锋生活奢侈、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等谣言被刑拘。

一系列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网络谣言之后,秦志晖成为网民关注对象,微博粉丝大量增加,既满足了自身成名的心理,又能够引起一些希望炒作的企业的关注,... 查看详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