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理学

药理学

名词解释1.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2.肝肠循环:自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在肠中经水解后再吸收的过程。

3.恒量消除:在单位时间内药物以恒量消除,又叫零级动力学消除。

4.变态反应:药物引起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

5.主动转运:药物逆浓度差从膜浓度低一侧向浓度高一侧转运。

6.首过效应首过效应(首过作用)是药物被吸收后未到达全身循环之前被代谢(不是化学降解)的现象。

7.后遗作用: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8.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

通过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能不变。

其内在活性为0.不产生生理效应9.分布: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10.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11.生物利用度:不同剂型的药物能吸收并经首过消除过程后进入体循环的相对分量及速度,反映药物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的药量比例。

F=进入血液循环药物量/服药剂量*100%12.零级动力学消除:指每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数量的药物,即每一定时间内血药浓度降低恒定数量1.(4分)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2.(4分)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或由于药无选择性低,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成为副作用。

3.(4分)首关消除:某些药物在通过肝脏及肠粘膜时,经灭活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随之减弱的现象。

4.(4分)半衰期: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5.(4分)抗菌谱: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1.(2分)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2.(2分)首关消除:某些药物在通过肝脏及肠粘膜时,经灭活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随之减弱的现象。

3.(2分)半衰期: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4.(2分)量效关系:是指药物的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

5.(2分)毒性反应:是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6.(2分)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分子量较低,低浓度时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

7.(2分)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加大药物剂量才能达到原有的效应。

简答题1. 简述阿托品的临床应用。

(8分)2. 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包括哪几类?(6分)3. 简述糖皮质激素的禁忌症。

(6分)4. 简述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8分)临床应用于各种内脏绞痛、麻醉前给药、严重盗汗、流涎症、虹膜睫状体炎、验光配眼镜、缓慢性心律失常、休克、解救有机磷中毒(回答8个为全对,少一个扣1分)2.(6分)利尿药、钙拮抗药、β受体阻断药、ACEI、A T1-受体阻断药(回答4个为全对,少一个扣1.5分)3.(6分)精神病、癫痫、溃疡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孕妇、手术后、骨折、角膜溃疡、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回答6个为全对,少一个扣1分)4.(6分)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影响叶酸及核酸的代谢(1.简述阿托品的药理作用。

2.简述地西泮的临床应用。

3.简述普萘洛尔的禁忌症。

4.简述青霉素的抗菌谱。

1.(5分)抑制腺体分泌、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解除平滑肌痉挛、加快心率、减慢传导、扩张血管、兴奋中枢(回答5个为全对,少一个扣1分)2.(5分)焦虑症、失眠症、麻醉前给药、癫痫、惊厥的辅助治疗、中枢性肌肉强直(回答5个为全对,少一个扣1分)3.(5分)严重左室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严重低血压(回答5 个为全对,少一个扣1分)4.(5分)G+球菌、G+杆菌、G-球菌、螺旋体、放线菌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定义?药动学:即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理,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量效关系及临床适应症等。

从药代动力学角度举例说明药物的相互作用。

通过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改变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而影响药物作用。

例如:泰松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地药物如双香豆素合用,会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从而使血浆中非结合型浓度增高,以致引起出血。

绝对生物利用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区别?以口服给药为例,绝对生物利用度F=(口服等量药物AUC/静脉注射定量药物AUC)×100%;由于药物剂型不同,口服吸收率不同,可以某一制剂为标准与试药比较,称为相对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F=(试药AUC/标准药AUC)×100%。

, 反复用药会对药效产生哪些影响?试简要分析其原因。

反复用药(1)耐受性:在连续用药过程中,有的药物的药效会逐渐减弱,需加大剂量才能显效,称耐受性。

快速耐受性、交叉耐受性。

(2)抗药性:在化学治疗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抗药性或耐药性。

(3)药物依赖性:①躯体依赖性:又称生理依赖性或成瘾性。

一旦中断用药,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综合征。

②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性,曾称习惯性。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有哪些?1)直接作用于受体2)影响递质:释放、转运和贮存、转化何为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试述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的特点。

被动转运特点是:(1)顺浓度差(梯度)进行,达膜两侧平衡为止;(2)不耗能;(3)不需载体,无竞争性抑制;(4)分子小,高脂溶性,极性小,非解离型易被转运。

主动运输特点:①可逆浓度梯度转运,故消耗一定的代谢能量;②转运过程需要载体参加。

③载体既然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所以有一定的容量;载体可以饱和,转运即达到极限;④主动转运有一定的选择性。

⑤如果两种化合物基本结构相似,在生物转运过程中又需要同一转运系统,两种化合物之间可出现竞争,并产生竞争抑制。

何为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α受体阻断药选择性阻断了与血管收缩有关的α受体,而保留了与血管舒张有关的β受体,血管舒张作用充分表现出来,使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翻转为降压,称“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

巴比妥类药物可分几类?各类列举一代表药物长效类:如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等,中效类:如异戊巴比妥(amobarbital)等,短效类:如司可巴比妥(secobarbital)等,超短效类:如硫喷妥(thiopental)等。

左旋多巴比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左旋多巴的主要外周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宜饭后服药;2.心血管反应,常见体位性低血压。

应嘱患者服药后在卧床起立时,动作应缓慢,本品还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律失常;3.不自主运动和“开-关现象”,注意保护病人避免受伤;4.精神障碍,需密切观察,即时提醒主治医师减量。

合用卡比多巴可减少左旋多巴在外周的脱羧作用,减少不良反应11. 高血压药按其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为几类?a交感神经抑制药1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定2神经节阻断药咪噻吩3外周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血平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哌唑嗪2.普萘洛尔b钙拮抗药尼群地平c直接扩张血管药肼苯哒嗪硝普钠12简述吗啡的主要药理作用是什么?药理作用主要包括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a镇痛b镇静和欣快感c抑制呼吸d镇咳e其他中枢作用缩瞳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血管扩张,血压降低3平滑肌的作用a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作用强持久b增强胆道平滑肌张力4.其他:免疫抑制13简述述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

简述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⑴心跳骤停。

用于溺水、麻醉和手术意外、药物中毒、传染病、心脏传导阻滞等所致心跳骤停,以及心室纤颤。

常用1mg静脉或心内注射,也有主张用大剂量(一次3~5mg)静注。

⑵治疗过敏性休克。

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回升,减少渗出,迅速减轻声门水肿,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呼吸困难等过敏性休克症状。

⑶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皮下注射、肌内注射或喷雾吸入均有效。

⑷与局麻药伍用。

可使注射部位的小血管收缩,延缓局麻药的吸收,减少局麻药的吸收中毒及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

一般浓度为1:200000,一次用量不超过0.3mg。

⑸局部止血。

局部应用可控制皮肤、粘膜的浅表出血,对静脉渗血及大血管出血无效。

多用于鼻、咽、喉手术,改善手术野的清晰度。

14简述硫酸镁的作用和应用?一、硫酸镁的药理作用:给药途径不同,硫酸镁可产生完全不同的药理作用。

口服硫酸镁有泻下及利胆作用,但很少吸收。

硫酸镁注射给药则产生吸收作用,可引起血管扩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导致血压下降;中枢抑制作用和骨骼肌松弛作用。

二、硫酸镁的临床应用:临床上主要用于缓解子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破伤风等惊厥,也常用于高血压危象的救治。

常以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15简述解热镇痛药的分类,每类各举一例?解热镇痛药的分类,每类各举一例?答:分四类: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2)苯胺类:扑热息痛;3)吡唑酮类:保泰松;4)其他有机酸类:吲哚好辛16简述地西泮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试述地西泮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答:①抗焦虑:为焦虑症的首选药;②镇静催眠:用作麻醉前给药和复合麻醉的组成部分,用于失眠己取代了巴比妥类;③抗惊厥、抗癫痫:用于防治破伤风、子痫、高热、药物等引起的惊厥,静脉注射是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④中枢性肌肉松弛:用于中枢或局部病变引起的肌肉僵直和痉挛。

17请论述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等。

2.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如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等。

3.抑制蛋白质合成,如氨基苷类、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等。

4.抑制核酸代谢,如利福平、喹诺酮类。

5.影响叶酸代谢,如磺胺类、甲氧苄啶等。

18试论述药效学的个体差异及其原因。

2所谓的个体差异就是机体因素对药物效应的影响.有1年龄2性别3遗传因素4特异质反应5疾病状态.6心理因素还有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抗高血压药按其作用机制的不同分为八类:①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如可乐定等;②神经节阻断药,如阿方那特等;③神经末梢抑制药,如利血平等;④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哌唑嗪、普萘洛尔等;⑤钙通道阻滞药,如硝苯地平等;⑥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如卡托普利等;⑦直接扩张血管药,如肼屈嗪等;⑧利尿降压药,如氢氯噻嗪等19论述药物剂量与药物效应、毒性反应的关系;举例说明应如何根据药物的受体选择性作用选择最佳药物以避免不良反应。

(1)①剂量过小,不产生任何效应。

②剂量加大至药物效应开始出现,这一剂量为最小有效量。

③随剂量继续加大,产生明显效应,但不引起毒性反应,这种剂量为治疗量。

④随剂量再加大,可引起毒性反应,这种剂量为中毒量,引进毒性反应的最小剂量为最小中毒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