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变量间的关系》知识点梳理及典型例题(最新整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变量间的关系》知识点梳理及典型例题(最新整理)


借助表格,可以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注意:用表格可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能准确地指出几组自变量和因
变量的值,但不能全面地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只能反映其中的一部分,从数
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横轴)上的点表示
,用竖直方向的数
轴(纵轴)上的点表示
,用坐标来表示每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值所在位
的,则说明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减小,图象自左向右是与横轴平行的,
则说明因变量在自变量的增大的过程中保持不变.
知识点五 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表示方法比较
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其中表格
法一目了然,使用方便,但列出的数值有限,不容易看出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变化规
律;关系式法简单明了,能准确反映出整个变化过程中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相互
0.75
(2)写出每月每户的水费 y (元)与用水量 x(吨)之间的
超过 20 吨部分
1.50
3
(1)A、B 两点分别表示 汽车是什么状态? (2)请你分段描写汽车在 第 0 分钟到第 19 分钟的行 驶状况. (3)司机休息 5 分钟后继 续上路,加速 1 分钟后开始以 60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5 分钟后减速,用了 2 分钟 汽车停止,请在原图上画出这段时间内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
(1)此变化过程中
是自变量,
是因变量;
水的体积相同)注入下面四种底
(2)树苗高度 h 与栽种的年数 n 之间的关系式为源自;面积相同的容器中.
(3)栽种后 后,树苗能长到 280 厘米.
(1)请分别找出与各容器对应的水
的高度 h 和时间 t 的变化关系的
图象,用直线段连接起来;
(2)当容器中的水恰好达到一半
x/cm
123456789
y/cm3
5
5. 2012 年 6 月份某一天沈阳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2)汽车行驶 5 小时后,油箱中油量是

(1)这天的最高气温约是
℃;
(2)这天一共有
个小时的气温在
24℃以上;
(3)这 天 在
范围内温度在上
升;
温度/℃
28 26 24 22
4.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50 千米的速度行驶了 t 小时,行驶的路程为 s 千米.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变量?其中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 (2)你能用哪种方式表示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具体做一做。 (3)该汽车行驶 2.5 小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4)一段公路全长 350 千米,这辆汽车行驶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
8.某市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 水,规定自来水的收费标准如
每月每户用水量
每吨价(元)
高度时,请在关系图的 t 轴上标出此时 t 值对应点 T 的位置.
下表: (1)现已知小伟家四月份用水
不超过 10 吨部分
专题六 折线型图象 0.50
11.如图,表现了一辆汽车在行驶途中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18 吨,则应缴纳水费多少元? 超过 10 吨而不超过 20 吨部分
(3)这一天从最低温度到最高温度经过了 小时;
座位,试写出每排的座位数 m 与这排的排数 n 的关系式.
(4)温度上升的时间范围为
,温度下降的时间范围为

(5)你预测次日凌晨 1 时的温度是 .
专题四 用关系式求值
7.一棵树苗,栽种时高度约为 80 厘米,为研究它的生长情况,测得数据如下表: 10如.图水,以恒(速即单位时间内注入
置;
【温馨提示】图象法能直观、形象地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但只是反映两
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体,且由图象确定的数值往往是近似的.
【方法技巧】(1)借助图象,过某点分别向横轴、纵轴作垂线可以知道自变量
取某个值时,因变量取什么值.(2)借助图象可判断因变量的变化趋势:图象自左
向右是上升的,则说明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图象自左向右是上升下降
与这排的排数 n 的关系式分别
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1)上午 10 时的温度是 度,


(1≤n≤25,且 n
4
180
是正整数);
③某礼堂共有 p 排座位,第一排有 a


14 时的温度是 度; (2)这一天最高温度是 度, 是在 时达到的;最低温度是 度,是在
时达到的;
个座位,后面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 b 个
量 x 叫做
,后一个变量 y 叫做自变量的

注意:一般地,常量是不发生变化的量,变量是发生变化的量,这些都是针对
某个变化过程而言的.例如:s=60t,速度 60 千米/时是 ,时间 t 和里程 s 为变量t.

,s 是

知识点二 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表格,一般第一行表示自变量,第二行表示因变量;
6.(1)某礼堂共有 25 排座位,第一排有 20 个座位,后面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 1 个座位,写出每排的座位数 m 与这排的排数 n 的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n 的取值 范围.
2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请探究下列问题:
函数关系式.
①当后面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 2 个座位时,则每排的座位数 m 与这排的 栽种以后的年数 n/年 高度 h/厘米
3.小红与小兰从学校出发到距学校 5 千米的书店买书,下图反应了他们两人离开 学校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根据图形尝试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
(1)小红与小兰谁先出发?谁 先达到?
s/千米
实线---小兰 虚线---小红
(2)描述小兰离学校的路程与
5
时间的变化关系。
4
(3)小兰前 20 分钟的速度和 3
2 最后 10 分钟的速度是多少?怎 1
样从图像上直观地反映速度的 0
大小?
10 20 30
40 50
60
t/分钟
(4)小红与小兰从学校到书店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1) 这个情境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 (2)在以上问题中,若设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 xcm,围成的无盖长方体的体积 是 ycm3,则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小正方形的边长是 5cm,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cm3?当 x=2.5cm 体积是多 少 cm3 (4)根据以上关系式填下表:
2.如图:将边长为 20cm 的正方形纸片的四个角截去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将截好 的材料围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
(5)当 x 在什么范围变化时y,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当, x 在什么范围变化时y,随 x 的增大 而减小?你又是根据哪种表示法得到的? (6)请你估计 x 取何值时,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体积最大?
间的量的关系.根据关系式求值实质上是求代数式的值或解方程.
知识点四 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图象法就是用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在用图象法表示变量之
1
(1)在这个注水过程中,反映的是两个变量

其中变量
是自变量,变量
是因变量;
(2)这个水箱原有水
L;
之间的关系,
(3)
min 时水箱注满水;
(3)若已知小伟家五月份的水费为 17 元,则他家五月份用水多少吨?
排数 n 的关系式是
(1≤n≤25,
1
且 n 是正整数);
②当后面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 3 个座
2
105
专题五 曲线型图象
9.温度的变化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
130
题.请你根据图象,讨论某地某天
位、4 个座位时,则每排的座位数 m
3
155
情景创设:分析下面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图,想象一个适合它的实际情境.
6.果子成熟从树上落到地面,它落下的高度与经过的时间有如下的关系:
时间 t/秒 0.5
0.6
0.7
0.8
0.9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梳理及典型例题
知识回顾——复习
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
系:



知识点一 常量与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
.数值始终不变的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 x 和 y,当其中一个变量 x 在一定范围内
取一个数值时,另一个变量 y 也有唯一一个数值与其对应,那么,通常把前一个变
4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复习题
1.一名同学在用弹簧做实验,在弹簧上挂不同质量的物体后,弹簧的长度就会发 生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所挂物体的质量/千克
0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cm
12 12.5 13 13.5 14 14.5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弹簧不挂物体时的长度是多少?如果用 x 表示弹性限度内物体的质量, 用 y 表示弹簧的长度,那么随着 x 的变化,y 的变化趋势如何? (3)如果此时弹簧最大挂重量为 15 千克,你能预测当挂重为 10 千克时,弹簧 的长度是多少?
关系,但是求对应值时,要经过比较复杂的计算,而且在实际问题中,有的变量之
间的关系不一定能用关系式表示出来;图象法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可以形象地反
映出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势和某些性质,是研究变量性质的好工具,其不足是由图象
法往往难以得到准确的对应值;
据中获取两个变量关系的信息,找出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知识点三 用关系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箱的注水过程是均匀的,那么平均每分钟注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