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
诊断
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一旦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疾病大多属于中晚期,诊断也比较容易。
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必须借助以下辅助检查。
1.血液学检查
(1)血清AFP检测:是当前诊断肝癌常用而又重要的方法。
诊断标准:AFP≥400ng/mL,排除慢性肝炎、肝硬化、睾丸或卵巢胚
胎性肿瘤以及怀孕等。
约30%的肝癌病人AFP正常,检测甲
胎蛋白异质体,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2)血清酶学检查:肝癌病人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的某些同工异构酶可增高,但缺乏特异性,早期病
人阳性率极低。
2.影像学检查
(1)B超: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有无癌栓等,诊断符合率可达90%左右,是目前首选的肝癌诊断
方法。
超声造影可进一步提高肝癌诊断率,并可发现小于1.0cm
的微小肝癌。
(2)C T:能明确显示肿瘤的位置、数目、大小及与周围脏器和重要血管的关系,并可测定无肿瘤侧的肝体积,对判断肿瘤能否切
除以及手术的安全性很有价值。
(3)M RI:对良、恶性肝肿瘤,尤其是血管瘤的鉴别可能优于CT;
MRI可做门静脉、下腔静脉、肝静脉及胆道重建成像,有利于
发现这些管道内有无癌栓。
(4)肝动脉造影:此方法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最高,但病人要接受大量X线照射,并具有创伤和价格昂贵等缺点,仅在上述各项检
查均不能确诊时才考虑采用。
(5)X线检查:肝右叶的肿瘤可发现右膈肌抬高、运动受限或局部隆起。
肝左外叶或右肝下部巨大肝癌在行胃肠钡餐检查可见胃
或结肠肝曲被推压现象。
此外,还可显示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和
肺、骨等转移灶。
(6)肝穿刺活组织检查:B超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有助于获得病理诊断。
如不能排除肝血管瘤,应禁止采用。
(7)腹腔镜检查:对位于肝表面的肿瘤有诊断价值。
目前将B超检查和AFP定量测定作为肝癌的一线诊断方法。
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在诊断过程中,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转移性肝癌:转移性肝癌病情发展一般较慢,AFP检测大多为阴性,多无肝炎病史或肝硬化表现;多数病人有其他脏器原发
癌的相应症状或手术史。
病人血中癌胚抗原(CEA)升高,有
助于鉴别诊断。
(2)肝硬化:大的肝硬化结节,影像学检查可显示为肝占位性病变,特别是AFP阳性或低度升高时,很难与肝癌进行鉴别,应予以
注意。
(3)肝良性肿瘤:病人全身情况好,病情发展慢,病程长,往往不
伴有肝硬化。
常见的有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腺瘤等。
借助AFP
检查、B超、CT、MRI以及肝动脉造影可以鉴别。
(4)邻近器官的肿瘤:胃、胰腺、胆囊及腹膜后脏器(如右肾、右肾上腺等)的肿瘤,可在上腹部出现肿块,特别是右腹膜后肿
瘤可将右肝推向前方,触诊时可能误为肝大。
AFP检测,B超、CT、MRI检查以及其他特殊检查(如静脉肾盂造影、胃肠钡餐
造影及肝动脉造影等)有助于鉴别诊断。
少数病例需经剖腹探
查才能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