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安全健康培训
三、我国职业危害发展预测
粉尘毒物
噪声、视频作 业危害、肌肉
骨骼损伤
心理精神危害
四、职业危害现状
(一)职业病报告病例数居高不下
(二)涉及行业领域和受害人数广而多
分布广 涉及30多个行业
矿山 冶金 建材 有色金属 机械 化工 电子 ......
受害企业多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占全国 30%以上,目前我国约有1600万 个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中小企 业占90%
培训监管人员11.5万人次, 培训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
207余万人次
37
六 对策
• (一)进一步提高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 识
• (二)进一步强化职业病防治责任落实 • (三)进一步强化职业卫生监管执法 • (四)进一步强化职业病预防和治本 • (五)进一步强化职业卫生宣教培训 • (六)进一步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江苏中储粮收储经销有限公司金湖粮库 “9.13” 磷化氢气体中毒事故
间接原因: 1、粮库员工对安全生产认识不到位。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 保护意识。(磷化氢) 2、安全生产制度不落实。员工未经安全培训就上岗。散气 时,不按熏蒸工作方案执行,在对新仓房的密闭性能和玉 米存储耗氧特性不了解的情况下,凭经验判断,违规作业, 导致发生事故。 3、现场安全警示标志缺乏。 4、新建仓库散气窗户的密封薄膜为内置式设计,散气时,
七 职业危害因素
受害人数多 劳动人口9亿人,受害人数2亿多
全国职业病危害状况:
职业危害分布30余个行业,以煤炭、冶金、建材、有 色金属、机械、化工等最为突出
全国累计尘肺病人55.8万人,其中已死亡13.3万人,新 发尘肺每年仍以1.5-2万例增长
重大职业中毒事故呈不断上升趋势
乡镇工业82%存在职业危害、30%职工接触职业危害, 职业病检出率4.3%,可疑病例检出率11.4%
一、职业卫生的概念及内涵
ILO(国际劳工组织)和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促进和维持劳动者的身体、精神和社会福利
于最佳状态,预防工作条件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 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有害因素危害身体健康,使劳 动者的生理和心理学特征适应于职业环境。
职业健康的层次
精神健康
心理健康 病理 变化
身体健康
保 防
治
(四)强化了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98%的 市(地)和94%的县(市、区)已完成职能划转;
职业卫生监管人员 三级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专业技术人员
8000人 1254家 25000人
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北京市、山东省 各有8家甲级机构, 占1/3。
湖北、安徽、江 西、贵州、西藏 及西北5省尚没有 甲级机构。
但也出现了工人的急性苯胺染料中毒、煤焦油引 起阴囊癌等问题。19世纪末期,职业卫生危害受 到了西方国家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政府出台了
职业卫生和劳动保险的法规。开展了防治职业病 的服务与研究。
• 20世纪初,欧美国家工业发展迅速,合成了多种 有机化合物,出现了多种急、慢性化学而中毒及 肿瘤问题。美国的汉密尔顿(Hamilton)第一位 从事职业健康的医生出版了《美国的工业中毒》。
七 职业危害因素
(2)、物理因素:是生产环境的构成要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高湿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 3) 噪声 、振动、超声波、次声等。 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 微波、激光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七 职业危害因素
实施散气人员只能进入仓房内撤除密封薄膜,增加了作 业人员的操作风险。
事件原因分析
• 一是思想不重视,摆位不到位 • 二是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 • 三是整治不彻底,关闭不到位 • 四是工作不扎实,执法不到位 • 五是大多数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基础薄弱 • 六是标准不健全,支撑不到位
五、做好工作的有力条件
• 20世纪中后期,以原子能、高分子化合物和计算 机互联网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信息 革命,带来了新的职位卫生问题。英国的亨特 (Hunter)(通科医生)编写了《Diseases of Occupation》(疾病的职业)在该领域产生了重要 影响。
• 21世纪的整个产业结构,将转型为系统生物工
炸将积尘激起,导致了第二、三波次的粉尘爆炸,扩大了事故 损失。
(六)由尘毒等导致的重特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江苏中储粮收储经销有限公司金湖粮库 “9.13”磷 化氢气体中毒事故
造成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16.9669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仓储员工违规作业进入危险区域
(六)由尘毒等导致的重特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中央储备粮沈阳直属库发生一起浅圆仓粉尘爆炸事故, 称“12.24”事故
• 损失: ①工作塔一层楼板破坏,所有外窗损坏 ②1、5、7号浅圆仓地下通廊盖板被炸飞 ③火车卸粮坑混凝土盖板被炸飞 ④铁路罩棚屋顶彩钢板被损坏 ⑤3个地下通廊和工作塔内设备毁坏 ⑥ 浅圆仓南侧地下通廊排风风机被炸飞 ⑦致一人受伤
程的生物(化学)物理联盟工业模式,以有机化学合 成、纳米技术、微电子技术、超大规模集成、基因 工程技术、以及智能生产,internet plus(互联网+) 等,将在约30年内带来职业的危是害?人职工业设卫生计?的新型生物分 子材料、藻类人工细胞合成石油、纳米医疗细胞机 器人等产业发展。
• 新的职业危害、职业卫生的概念内涵随生产方式 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与社会、经济、科技的进 步密切相关。
七 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又称职业性有害因素 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性人 群健康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主要包括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 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性有害因素。
七 职业危害因素
1、生产环境因素 (1) 化学因素: 在生产中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 品和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可对健康产生危害 的活性因素。凡少量摄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为毒物。 毒物以粉尘、烟尘、雾、蒸汽或气体的形态散布于空气中。 1)生产性毒物: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有机 粉尘、铝尘等。
生理 变化
二.生产与职业危害
• 生产活动----疾病 从埃及木乃伊中发现矽肺,可以推测古
代给法老王修建金字塔的石工因接触矽尘 而罹患矽肺病。但“矽肺”这个名词直到 1870年方才出现。
Ramazzini “欧洲职业医学之父”
意大利“拉马尼兹”(1633~1714年)出 版了《手工业者疾病》(1700年)一书,描 述了50多种职业病,包括矿工、陶工、制玻 璃工、油漆工、磨面粉工、石工等的疾病和 金属中毒等,成为职业病的经典著作,而 Ramazzini也因此被誉为“欧洲职业医学之 父”。
部门规章
明7确部了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卫生技术标准 的1指07导项思想、基本原则、
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
规范性文件
保2障4件措施
(三)健全监管体制机制
建立了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 成员有中宣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国资委、 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等9个部门(单位)组成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
以人为本:强调维 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执政为民 执法为民
加强防治工作 研究治本之策
(二) 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新修订职业病防治法和安全生产法 制定防治规划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 要》第四十一章第二节“严格 安全生产管理”中提出要“防 范治理粉尘与高毒物质等重大 职业危害,积极预防职业病”
(3)生物因素: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致病微生物或 寄生虫,如炭疽杆菌、真菌孢子、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 毒及蔗渣上的霉菌等;医务工作者接触的传染性病源,如 SARS病毒。
七 职业危害因素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 (2)精神(心里)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职业卫生安全 健康培训
一、职业卫生概述 二、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二、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三、危害辨识 三、危害辨识 四、工程防护四、工程防护 五、个人防护五、个人防护
职业卫生概述
一、职业卫生的概念及内涵
(一)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ygiene)概念 - 职业健康 (Occupational health) - 职业医学 (Occupational medicine) – 劳动卫生 (Labor hygiene) - 工业卫生 (Industrial hygiene)
一、职业卫生概念及工作内涵
职业卫生的几个定义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国标GB/T15236-2008)定义
职业卫生: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 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国标GBZ/T224-2010)定义
职业卫生:是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 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 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害,使工作适应劳动者,促进和 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
( (六)由尘毒等导致的重特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2015年5月20日下午,乐陵市中谷淀粉有限公司 粮仓发生火灾。 原因:事故系电焊工违规操作,引发起火爆炸所 损失:火灾共造成11人不同程度擦灼伤,造成直 接经济损失20万元左右。
( (六)由尘毒等导致的重特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 (六)由尘毒等导致的重特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