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及动画技术装配过程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动画技术装配过程自动化
▲实现装配自动化以后,经济上合理,生产成本降低
零件的自动给料、运输及自动装配(装配自动化的内容)是否 能达到要求。
5
6
实现装配自动化的途径
▲借助先进技术,改进产品设计
制定便于装配的设计准则,一方面尽可能地减少零件的数量, 另一方面改进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使之便于自动给料、自动传 送或自动装配。(P161 表7-2)
流之间的时间关系③工作分工的范围和
装配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种类④在装配过程中装配对象的运动状态
(1)单工位装配 (2)固定工位顺序装配 (3)固定工位流水装配 (4)装配车间 (5)巢式装配 (6)移动的顺序装配 (7)移动的流水装配
移动式装配:产品动,工人 呢?
自由移动式装配(工人不动) 无形象的流水线 工人或运输装置(小车)运送到各个工作地 点,完成有关的装配工作。在一个工作地点 完成某一工序后,再送到下一个工作地点进 行其他工序的装配。装配节拍是自由调节的。
机械制造及动画技术装配过程自 动化
▲ 装配自动化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 产品的装配质量和稳定性,降低劳动强度,保证操作安全。
机械产品的装配是机械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环节(联想机 械制造系统的过程特性)。据统计,一些典型产品的装配时间 占总生产时间的40%~60%,而目前自动化水平仅为10%~15%。
▲生产纲领稳定,且年产量大、批量大,零部件的标准化、 通用化程度较高。
目前,自动装配设备基本上还属于专用设备,生产纲领改变,
自动装配设备就不适用,即使调整后加以使用,在技术和经济 上不合理。
▲产品具有较好的自动装配工艺性
装配零件数量少;主要零件形状规则、对称、易实现自动定向; 装配基准面和主要配合面形状规则,易保证定位精度。
(1)零件数量应可能少。(装配体整体工艺结构上来看),应可能选 通用件。
(2)零件尺寸公差及表面几何特征应能保证按照完全互换法进行装配。 (3)尽量减少螺纹连接,以适应自动装配,如用过盈连接、焊接等。
改进前
改进后
13
(4)零件上尽量采用定位凸缘,以减少自动装配中的测量工作。 (5)多个同样的零件安装到基础件上,应使零件按同一个方向安装。
改进前
改进后
11
▲ 便于自动传送(零件由给料口传送至装配工位,以及装配工位与 装配工位之间的自动传送)
(1)考虑零件应具有装夹基准面,共传送装置装夹和支撑。
改进前
改进后
(2)零件结构应带有加工好的面和孔,供传送中定位。
改进前
改进后
(3)零件外形尽可能地简单、规则、尺寸小。
12
▲ 便于自动装配作业(便于自动清洗、自动平衡、自动装入、自动过盈 联接、自动螺纹联接、自动粘结和焊接、自动检测和控制、自动试 验)
工件经定向和传送到达装配工位后,由装入机构在装配基础件上
对准、装入。
(1)重力装入
无需施加外力的机构,但需定位装置:机械挡块,适用于钢球、
弹簧等零件的装入。
(2)机械推入
用曲柄连杆、凸轮和气缸/液压缸直接连接的往复运动机构控制装
入,适用于小型电机上端盖、轴承等零件的装入。
(3)机动夹入
用机械手夹持零件装入,适用于小型零件、轴类、盘类零件。
(1)单工位装配 (2)固定工位顺序装配 (3)固定工位流水装配 (4)装配车间 (5)巢式装配 (6)移动的顺序装配 (7)移动的流水装配
固定式装配:产品不动工人 动;装配所需零件集中放在 工作地点附近。
分散/多组固定式装配(强调平行工作) 1.把产品的全部装配过程分别在多个工作地 点进行。 2.装配周期短,生产场地的使用率和生产效 率较高。
可靠的定向隔离装置。
16
自动装配工艺设计的一般要求
(1)各个装配工位的节拍应同步 刚性传送系统;对于装配工作时间较长的工序,可同时占用相邻 的
几个装配工位。
(2)应减少装配基础件的位置变动(除正常运送外) 以免影响装配过程中的定位精度。
(3)合理选择装配基准面,以保证定位精度 装配基准面通常是精加工的面或面积较大的配合面;同时考虑装配家具
改进前
改进后
(2)若零件本身结构要求而不能对称,则应使不对称程度合理扩 大,以便在自动定向时利用其不对称性。
(3)将零件的一端做成圆弧形,这样易于导向。
10
▲ 便于自动给料(便于零件的上料、定向、隔料、传送和卸料的自 动化)
(4)为防止零件互相缠绕,有通槽的零件宜将槽的位置错开;具有 相同锥度的内外表面,应使内外锥度不等,防止“卡死”。
用生产率高、劳动量小、材料消耗少和生产成本低的方法制造出来。
自动装配工艺性好的产品结构能使自动装配过程简化,有利于实现
装配自动化的三个方面内容。
零件的结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避免什么结构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应满足的三个条件:
——便于自动给料
包括零件的上料、定向、隔料、传送和卸料的自动化。
——有利于零件自动传送
29
3.装入和螺纹连接自动化
▲螺纹连接自动化 螺纹连接自动化包括螺母、螺钉/螺栓等的自动传送、对准、拧 紧。其中劳动强度大的是拧紧工作,也是实现自动化首要考虑的问题。 另一方面,实现自动对准和拧入的难度较大,在某些场合,安排 手工操作是合理的,在自动化设计时应少用螺纹连接。(联想自动装 配条件下的结构工艺性)
改进前
改进后
(6)若两零件装配时需要调整位置才能装配上,则结构上应考虑能 相对移动。
改进前
改进后
14
(7)为便于装配,零件装配表面应增加辅助定位面。 (8)避免采用易缠住或易套在一起的零件结构,不得已时,应设计
可靠的定向隔离装置。
15
(7)为便于装配,零件装配表面应增加辅助定位面。 (8)避免采用易缠住或易套在一起的零件结构,不得已时,应设计
产品固定式流水装配(产品不动工人动,装 配过程没有时间间隔) 是固定装配的高级形式 1.装配过程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装配工序,分 别由几组工人负责。 2.各组工人按工序顺序依次到各工位工作。 3.工人专业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装配 周期短,适用于笨重产品的成批生产。
22
三、自动装配原理
组织形式可以具体化为:①空间排列②物
——具有柔性控制能力的装配自动化技术
控制单元配备了带有智能电子计算机的可编程序控制器,能发出改 变操作顺序的信号。
3
一、基本概况
▲ 发展趋势
——与近代基础技术(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人 工智能等)互相结合,提高自动装配装置的性能。 ——进一步提高装配的柔性,大力发展柔性装配系统。
4
装配自动化的基本要求 现实应用中需考虑的因素
和联接件等停止在精确的位置,可以通过()。
A、定位机构来实现
B、送料结构来实现
C、调整机构来实现
D、辅助机构来实现
31
四、自动装配机械
自动装配机械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装配机是一种按一定时间节拍工作的机械化的装配设备,有时
也需要手工装配与之配合。装配机所完成的任务是把配合件往基础件上 安装,并把完成的部件或产品取下来。
所必需的装夹面和导向面。 (4)对装配件进行分类自动给料 针对形状比较规则的简单零件 (5)关键件和复杂件的自动定向
➢概率法 ➢极化法 ➢测定法
17
自动装配工艺设计的一般要求
(6)易缠绕零件要能进行定量隔离
➢采用弹射器将绕簧机和装配线衔接 ➢改进弹簧结构 (7)精密配合副要进行分组选配
(8)合理确定装配的自动化程度 ➢螺纹连接 单轴工作头,手工装配; ➢装配质量检测 ,不合格装配件的调整、剔除等工作自动化程 度低; ➢尚不成熟的装配工艺,和使用自动化装配但经济效益不显著 的工序,可用手工装配; ➢零件结构简单 易自动定向,自动装配程度高; ➢品种单一自动化程度高; ➢装配自动线的自动化程度优先级
(如果是大型复杂产品的装配,工人分组按 工艺装配顺序一组一组上去装配) 2.装配所需的零件也集中放在工作地点附近 (固定工位装配的特点),基础件与配合件
不需要传输。
3.装配时间长,多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21
三、自动装配原理
组织形式可以具体化为:①空间排列②物
流之间的时间关系③工作分工的范围和
装配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种类④在装配过程中装配对象的运动状态
组织形式可以具体化为:①空间排列②物
流之间的时间关系③工作分工的范围和
装配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种类④在装配过程中装配对象的运动状态
(1)单工位装配 (2)固定工位顺序装配 (3)固定工位流水装配 (4)装配车间 (5)巢式装配 (6)移动的顺序装配 (7)移动的流水装配
集中固定式装配
1.全部装配工作在一个固定工位完成。
常用楔形销、楔形滑块、
杠杆、弹簧定位销
等作为定位元件。
图7-2 定位销的定位过程
a) 圆柱销开始伸出作预定位 b) 锥销伸出 c)定位结 束,两销在相反方向与定位套贴紧
1-工作台 2-定位套 3-支架 4- 预定位销 5-联结板 6弹簧 7-锥销
28
3.装入和螺纹连接自动化
▲装入自动化
装入动作(路线)简单
19
三、自动装配原理
组织形式可以具体化为:①空间排列②物
流之间的时间关系③工作分工的范围和
装配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种类④在装配过程中装配对象的运动状态
(1)单工位装配 (2)固定工位顺序装配 (3)固定工位流水装配 (4)装配车间 (5)巢式装配 (6)移动的顺序装配 (7)移动的流水装配
20
三、自动装配原理
▲研发新的装配工艺与方法
应根据我国国情研发自动化程度不一的各种装配方法,而并非 盲目地追求全盘自动化,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
▲尽快实现自动装配设备与FAS的国产化
装配机器人是未来柔性自动化装配的重要工具,应大力发展, 并尽快实现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