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自动化行业基本情况分析

电气自动化行业基本情况分析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行业分析报告二O一六年六月目录摘要 (2)第一部分电气自动化行业基本情况分析 (3)一、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历史 (3)二、电气自动化行业基本特征 (3)三、国际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情况 (4)四、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情况 (6)五、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趋势 (7)第二部分电气自动化企业情况 (7)一、我国电气自动化企业发展现状 (7)二、珠三角电气自动化企业发展机遇与发展趋势 (8)三、中国电气自动化行业企业需求与供给情况分析 (12)四、电气自动化行业典型企业发展状况 (13)第三部分电气自动化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15)一、中国电气自动化企业人才供需数量分析 (15)二、中国电气自动化企业人才质量要求分析 (16)第四部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建设 (17)第五部分总结 (18)摘要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其同时也是当前社会中非常先进的关键技术,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提升程度。

该报告通过对电气自动化行业,企业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探索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总结出该行业目前在工业4.0时代及中国智能制造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进而对该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该专业的改革方向及建议。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行业分析人才需求,专业改革第一部分电气自动化行业基本情况分析一、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历史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电气工程相结合的一种应用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建立在电子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

电气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众多领域,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18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需要,自动化调节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和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电气化,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用电力驱动机器取代蒸汽动力,从此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实现分工,工业进入大规模生产时代。

电气自动化技术自此出现。

60年代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出现电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自动控制与信息处理结合起来,使自动化进入到生产过程最优控制与管理的综合自动化阶段。

80年代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自动化技术进入到第三次工业革命阶段。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从电气时代、信息时代,走向以物联网和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

二、电气自动化行业基本特征电气自动化行业非常宽泛,具体按设备可分为控制设备类、仪表及检测类、执行设备类以及电子元器件这四类。

要是按行业分,则可以分为很多种,具体从大行业可以分为冶金自动化、机械自动化、食品自动化、纺织行业自动化、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石油化工自动化、建材行业自动化等。

电气自动化是运用电子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电气自动控制,是结合电气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直接或间接程序控制,通过系统集成,实现自动控制电力系统运行和维护功能。

集成化、智能化和综合化,以及故障时迅速自动反应是其显著特征。

电气自动化目前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

三、国际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情况(一)国际电气自动化行业现状分析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电气自动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使人们生活更加方便安逸。

这对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电气自动化产品被广大生产商和消费者所喜爱,已成为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版块。

随着中国入世,国外自动化企业将加快抢滩中国市场的步伐,自动化行业将进一步面临市场的分割、融合、变迁和深化等变化;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和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自动化产品价格呈大幅降低趋势,这无疑也是摆在自动化企业面前的巨大挑战。

在巨大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前,多数企业将面临一个重新认识环境和自我重新定位的过程。

(二)主要国家电气自动化行业情况1、日本的机器人技术日本素有“机器人王国”之称。

在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服务业等诸多领域,机器人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性能也在不断提高。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机器人大约有95万台,其中日本就占了总数的38%,位居各国之首。

由于“智能化”的推进,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促进了产品多元化的发展。

如今,机器人正向着“小而有力”的方向迅速发展。

2、德国的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国家高科技战略”的一部分,这一措施提出的前提就是,德国的制造业已经进入工业3.0时代并处于领先地位,自动化和信息化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已广泛应用。

工业4.0是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工业4.0”是一个宏大的愿景,但又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把大量的有关人、IT系统、自动化原件和机器的信息融入到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中,并利用产生的数据为企业服务,其本质即为“融合”。

在制造系统中,工厂现场设备传感和控制层的数据与企业信息系统融合,并传到云端进行存储、分析,形成决策并反过来指导、协同企业的生产和运营。

通过工业4.0可以建立一种人——技术互动的崭新模式,即机器适应人的需求。

具有多通道用户界面的智能工业辅助系统,能将数字和模拟环境直接搬到生产车间。

而未来工厂也将从局部的机器智能发展到全厂智能。

四、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情况我国电气自动化产品生产厂家众多,近4000多家,但是大部分生产规模偏小,企业数量上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上海等地,但从企业规模上来说,大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等,国内比较大的企业有东方电气、ABB、西电、上海电气、正泰、西门子、南瑞继保、施耐德电气、特变、大全,这些企业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30 年十大电气品牌。

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生产表现出多方面的特点。

第一,生产和消费区域性强,集中在江苏、山东、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区;小群体大规模,生产模式迅速扩大,大公司不断出现,产业化程度迅速提高。

第二,各省区的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了产业进步,提升了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电气自动化件初级产品的生产量迅速增加,加工业和市场开发能力相对滞后,产品单一等因素导致市场竞争力加剧。

总体上讲,尽管我国电气自动化市场规模巨大,发展迅速,在行业发展初期,行业利润水平较高。

近年来,行业竞争的加剧,行业的利润水平有所下降。

由于我国企业主要进行中低端产品生产,生产经营效率不高,如果实现产业升级,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利润水平还有极大的扩展空间。

五、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趋势从国际实力比较来看,美国、日本和德国掌握着电气自动化的先进技术,电气自动化行业在这些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

未来,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科技实力的逐步崛起,国际电气自动化的生产格局有望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电气自动化是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技术。

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能否选择合理的技术研究路线,决定着未来在关键技术领域能否实现突破,保持在技术上的领先性。

由于电气自动化的组成元件都含有较高的科技技术,很多生产企业在关键技术上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因此整个行业的竞争几乎完全是低端的价格竞争和渠道竞争。

因此生产企业若在技术上得到革新和突破,企业将会成为整个行业的方向标。

发展前景广阔。

第二部分电气自动化企业情况一、我国电气自动化企业发展现状我国电气自动化产品生产厂家众多,近4000多家,但是大部分生产规模偏小,企业数量上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上海等地,但从企业规模上来说,大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等,国内比较大的企业有东方电气、ABB、西电、上海电气、正泰、西门子、南瑞继保、施耐德电气、特变、大全,这些企业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30 年十大电气品牌。

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生产表现出多方面的特点。

第一,生产和消费区域性强,集中在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等省区;小群体大规模,生产模式迅速扩大,大公司不断出现,产业化程度迅速提高。

第二,各省区的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了产业进步,提升了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电气自动化件初级产品的生产量迅速增加,加工业和市场开发能力相对滞后,产品单一等因素导致市场竞争力加剧。

总体上讲,尽管我国电气自动化市场规模巨大,发展迅速,在行业发展初期,行业利润水平较高。

近年来,行业竞争的加剧,行业的利润水平有所下降。

由于我国企业主要进行中低端产品生产,生产经营效率不高,如果实现产业升级,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利润水平还有极大的扩展空间。

二、珠三角电气自动化企业发展机遇与发展趋势1、电气自动化企业发展的国家政策保障国家高度重视工业4.0的发展,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这些战略任务决定了电气自动化行业的蓬勃发展。

2、广东省自动化企业的发展机遇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广东已成为国内制造大省和全球重要制造基地。

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2.93万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为1.41万亿元。

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支撑和市场空间,国际上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带来的制造业变革,以及我国“四化同步”发展带来的需求扩展和消费层次的提升也为全省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与此同时,广东省制造业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在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品牌、产业结构、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高,自主品牌企业尚未形成规模、缺乏核心竞争力。

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和环境要素约束加剧等因素迫使全省制造业必须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升级,由“制造”转向“智造”。

2015年7月23日,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全省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