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九项规定精神,严格规范全省…各级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行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形成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依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全省国税系统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一条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方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3〕23号)、《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中办发〔2014〕22号)等有关文件和制度规定,带头移风易俗,自觉抵制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做倡导和践行文明新风的表率。
第二条严禁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婚礼宴请人数累计不得超过100人,婚嫁双方合办宴请人数累计不得超过200人;丧礼提倡不办答谢宴,如举办宴请人数不得超过100人;不得邀请管理和服务对象参加。
其他喜庆事宜禁止以任何方式、任何名义邀请和接待除亲属以外的人员参加。
不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化整为零、超规定人数分散操办。
第三条严禁借机敛财,不得收受与行使职权有关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单位、纳税人、税务干部等对象的礼品礼金。
第四条管理和服务对象馈赠的礼金、红包、贵重礼品等,应当场拒收。
无法拒收或退还的,应上交本单位纪检监察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置。
第五条严禁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尽量减少婚礼和丧礼用车,用餐标准不得明显高于当地一般群众举办类似事宜的消费水平。
第六条严禁违规使用公车、公物和其他公共财产,不得用公款报销或变相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
第七条严禁干扰正常公务活动、工作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不得在居民区、城区街道、学校等公共场所大摆筵席或搭建灵棚。
第八条严禁举行封建迷信、聚众赌博等有损国税机关和国税干部形象的活动。
第九条严禁要求管理或服务对象代为操办,或委托他人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
第十条严格执行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
(一)全各级领导干部发生婚丧喜庆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限、程序、内容事先主动报告、如实报告,不得瞒报、漏报、虚假报告。
不按时报告、不如实报告或隐瞒不报的,依据党纪政纪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二)报告人需填报《领导干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报告表》并签字作出廉政承诺,报所在单位或
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
报告内容包括办理事项、宴请时间、宴请地点、参加人员范围及数量、宴席桌数等,用车数量和车辆来源需在“其他需要报告内容”中予以说明。
(三)全省各级局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操办婚丧喜庆事前,应向本局纪检组组长通报,并向上一级局纪检监察部门和当地党委、纪委报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含非领导职务)操办上述事项宜前,在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纪检组组长报告的同时,应向上一级局纪检监察部门报告。
(四)各级局内设机构、直属机构和事业单位领导(含非领导职务)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前,应向分管局领导报告,并向本局纪检监察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将婚丧事宜操办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和年度述职述廉的内容,自觉接受监督。
第十二条各级主要负责人是落实本实施办法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相关干部的教育管理,常警示,常提醒,防止发生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行为。
第十三条各级检监察部门要畅通举报渠道,公布举报方式,通过现场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受理和查办对本单位、本系统国税领导干部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举报。
对顶
风违纪者,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追究所在单位领导的责任。
第十六条对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实行“一案双查”“一问三责”,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要追究党组(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责任。
第十七条本实施办法所称“领导干部”是指全省国税系统副科级以上干部,包括非领导职务。
股级干部操办本人及直系亲属婚丧喜庆等事项,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比照执行。
第十八条本实施办法所称“婚丧喜庆事宜”是指与本人、配偶、父母、子女及亲属相关的婚丧嫁娶、建房乔迁、升学入伍、职务变动、生日祝寿、开业庆典、丧事祭日等活动。
第十九条本实施办法所称“不超过”“以上”均包括本数。
第二十条地方党委、纪委对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有明确规定,且要求严于本《实施办法》的,按地方党委、纪委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本实施办法由中共…..局党组纪检组(监察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实施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