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记研究》期中作业

《史记研究》期中作业

《史记研究》期中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共26小题,每题1分,共26分)1.《太史公行年考》的作者是:①王国维2.称“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的作家是:④鲁迅3.司马迁曾作为汉使,奉使:②西南4.元封元年,司马迁接受了父亲司马谈的临终嘱托,地点在:②洛阳5.《瓠子之歌》的作者是:④汉武帝6.《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一篇是:①《伯夷列传》7.在《史记》中,孔子被列入②世家8.《论六家要旨》的作者是:③司马谈9.“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的人物是:④孟尝君10.“传中称‘公子’者,凡一百四十七处”的《史记》篇目是:②《魏公子列传》11.“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后“投书以吊屈原”的人物是:③贾谊12.“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的人物是:③贾谊13.在中国历史上,建立有“诛籍业帝,天下惟宁”历史功业的人物是:②汉高祖14.被司马迁称为“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与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的人物是:③李陵15.《悲士不遇赋》的作者是:②司马相如16.“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的人物是:①项羽17.被钱穆称为“持我头往领赏,临终慷慨,此情此义,亦可长在天地间,获后世同情矣”的人物是:①项羽18.“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一语出自于:④《廉颇蔺相如列传》19.程婴与公孙杵臼冒死抗奸救孤的故事出自于:②《赵世家》20.“苦身焦思,终灭强吴,北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的人物是:③越王勾践21.“能忍訽于魏齐,而信威于强秦”的人物是:④范雎22.退兵减灶,以示我怯的人物是:④白起23.《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二篇是:②《管晏列传》24.年方三十二岁而死的历史人物是:④贾谊25.见到秦始皇时声言“彼可取而代也”的历史人物是:②项羽26.被后人称为“此乃史公欲为古今女子开一奇局”的《史记》篇目是:②《司马相如列传》二、多项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较为著名的汉丞相有:①萧何④曹参2.司马迁二十岁壮游中国时,曾到过以下哪些地方:①长沙②淮阴③曲阜3.在《史记》中,被列入世家的有:①孔子传③外戚传4.以下所列,哪些属于《史记》体例:①本纪②书④表5.以下所列,哪些人曾身陷监牢:①李斯④李广6.根据《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未中的原因:①剑术不精②缺少得力助手7.在《史记》中,合为一传的有: ②伯夷④叔齐8.据《儒林列传》,在景帝面前争辩汤、武革命是非问题的人物有: ②辕固生③黄生9.以下人物中,曾与荆轲交游的剑客有:①盖聂④鲁勾践10.在《赵世家》中,合力救护赵氏孤儿的志士是: ②公孙杵臼③程婴11.在《史记》中,敢于赴死的英雄有: ①项羽②陈胜④公孙杵臼12.在《史记》中,敢于不死的英雄有: ①韩信③越王勾践13.以下所列,以“怯”胜“勇”的军事家有: ①韩信③孙膑14.被司马迁称誉为“末世争利,唯彼奔义”的高士是:①伯夷②叔齐三、填空题(共33小题,每题1分,共33分)1.盖有非常之功,__必待非常之人__。

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_____俶傥非常之人________称焉。

3.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___!”4.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__彼可取而代也。

”5. 《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借与上大夫壶遂的一番讨论,对《春秋》大义作了大段阐述。

6.述往事,__思来者_。

7.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_成一家之言__。

8.司马迁认定自己是孔子的传人,他要著述的是第二部《春秋》_。

9.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

作__《伯夷列传》_第一。

10.司马迁首创由_五种__体例构成的纪传体通史。

11.原始察终,___见盛观衰___。

12.《酷吏列传》一共写了十个酷吏,其中有__九个_是武帝的宠臣。

13.士为知己者死,_女为悦己者容_。

14.在《史记》中,“称‘公子’者,凡一百四十七处”的列传是_《魏公子列传》__。

15.力拔山兮气盖世,__时不利兮骓不逝___。

16.骓不逝兮可奈何,___虞兮虞兮奈若何__。

17.写有“士为知己者死”故事情节的《史记》篇目是__《魏公子列传》_。

18.风萧萧兮易水寒,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9.在__《屈原贾生列传》__中,司马迁提出了“人穷则反本”的观点。

20.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_可乎?21.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22.“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的人物是__伍子胥__。

23.司马迁称颂“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的人物是___伍子胥________。

24.司马迁称誉“苦身焦思,终灭强吴”的人物是__越王勾践_。

25.司马迁称誉“盖有禹之遗烈焉”的人物是__越王勾践_。

26.孙子_膑脚_,《兵法》修列。

27.在《赵世家》中,与公孙杵臼合力救护赵氏孤儿的志士是_程婴_。

28.见到秦始皇时慨叹“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历史人物是刘邦_。

29.《史记》七十列传第一篇是__《伯夷列传》。

30.在__《报任安书》_中,司马迁为自己的不死作了辩护31.“知死必勇,非死者难,处死者难”出自于_《廉颇蔺相如列传》_。

32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__狂惑。

33.实现了“我必覆楚”誓言的历史人物是_伍子胥_。

四、标点题1.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

及饮卓氏,弄琴。

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载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与一钱也。

”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

文君为之久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相如身自著犊鼻褌,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2.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3.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4.范雎者,魏人也,字叔。

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

留数月,未得报。

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

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令雎受其牛酒,还其金。

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

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

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

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戮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

雎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

”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

魏齐醉,曰:“可矣。

”范雎得出。

5.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

可以其父质而召之,不然且为楚患。

”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

”伍奢曰:“尚为人仁,呼必来。

员为人刚戾忍垢,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

”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

”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

二子到,则父子俱死。

何益父之死?往而令雠不得报耳。

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

”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

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

”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雠,我将归死。

”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

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伍胥遂亡。

6.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战少利,陈余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侯皆从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五、简答、简析题1.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试作简要叙述。

汉初,由于秦末以来长期的战乱,造成了社会经济的严重凋敝。

面对这一社会现实,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正确对策。

采取这一政策最为著名的汉丞相是萧何与曹参。

正是由于汉初至文景时期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恢复与发展。

到武帝即位后,汉王朝的经济力量已十分雄厚,为汉武帝内外经营政策的实施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简述汉武帝内外经营政策的主要方面及其成就。

在汉初七十余年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上,汉武帝进用英俊,内外经营。

他镇压了阴谋叛乱的宗室藩王;平定了割据东南沿海的东瓯、闽越等地;凿山通道,控制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出击匈奴,通西域,伐大宛。

汉武帝正是以汉民族雄强的物质实力,完成了一系列著名的军事远征,这不但消除了外族入侵的威胁,而且大大扩展了帝国的疆土,确立了一个长达两千多年基本上保持原状的中华版图。

3.汉武盛世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一,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正确对策,社会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恢复与发展。

到武帝即位后,汉王朝的经济力量已十分雄厚,为汉武盛世的出现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其二,汉初七十余年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上,汉武帝以其雄才大略,进用英俊,内外经营,促成了汉武盛世的形成。

4.以汉大赋与茂陵石刻为例,说明大汉气象的基本特征。

司马相如《上林赋》以“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精神魄力,以前所未有的体制、规模、领域和范围,充分反映了汉武时期的历史风貌与昂扬奋进的时代气象,表现了当时汉民族以大为美的社会理想和审美风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