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卫生专业技术升副高工作总结一年一度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开始了,怎么样写好专业技术职称总结?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伤脑筋的问题,为了让大家顺利通过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特请一位长期从事职称改革工作的同志,谈一谈这个问题,中国大学网范文之工作总结:。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应该属于总结类的文章,与一般的总结类文章差不多。
但也有独特的特点,是职称评审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委评价自己的重要依据,也是自己水平、能力、成果的展示,同时也是任职以来重要经验总结。
总结写得好不好,影响到专家对你的评价,也会影响到自己能不能通过。
所以写好业技术总结很重要,工作总结《》。
如何写?一是先简要介绍自己是基本情况,如现任职称、任职时间、毕业学校、政治面貌、现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
担任那些社会职务。
二是自己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三是详细地叙述自己任职以来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
即主持那些课题,课题进展,有那些创新,取得那些突破,通过那类鉴定,获得什么奖励,专家对此评价。
四是发表那些论文。
五是获得的奖励。
第2篇晋升副高专业技术工作述评晋升副高专业技术工作述评本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年,2002年任主管护师以来,在护理岗位上刻苦学习,努力工作。
在各级领导和同行门的关心帮助下,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现汇报如下一、对专业的热爱从我第一天走进这个世界,就把爱患如亲的情感深深地埋在心里,怀着一颗炽热的爱心,送走了一批批痊愈出院的病人,留下的是一片片真挚的情感和毫不掺假的信任。
工作以来曾获得院、市级先进个人10余次。
二、在平凡的岗位上我先后在急诊科、内科、外科等重要科室工作。
工作中处处以嘴勤、手勤、腿勤、脚勤为原则。
在平凡的岗位上忙碌于具体工作,处理着繁琐的事物。
工作中处处以“实”字当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任劳任怨。
在走走看看、问问谈谈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隐患。
三、在业务水平上作为主管护师,在岗位上发挥了应有作用,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
近两年,我撰写的《浅谈心理护理的体会》发表于《医学创新研究》;《肛肠疾病手术的护理体会》在健康大视野杂志,医学分册》上发表;《冠心病的社区护理体会》在《中华会理杂志》上发表。
在大家的帮助与扶持下,是我的业务水平有了迅猛的提高,以后我还需在外科护理的岗位上,积极探索,不断创新,锐意进取。
申请人XXX2010年6月30日第3篇针灸学副高职称评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本人2010年7月毕业于****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毕业后先在********从事针灸临床治疗工作,后于2012年7月到********康复医学科病房工作至今。
2012年8月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考试,2013年5月通过现职中级主治医师任职资格考试。
任现职以来,一直在*****康复医学科病房从事针灸临床工作,以及科室病人的管理工作。
并担任科室教学秘书和科研秘书。
本人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守法律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廉洁奉公,忠于职守,诚实守信,竭诚为社会主义医学事业服务。
一、系统掌握针灸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熟读《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针灸大成》等经典,并应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提高针灸治疗的疗效。
熟练运用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等辨证施治方法,辨证选穴、辨证配穴、辨证施针,配合中药辨证用药,提高了临床疗效。
了解针灸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针灸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针具针法的改进,有选穴定位的创新。
有石学敏院士开创的醒脑开窍针法。
浮针、刃针、小针刀、平衡针灸、董氏奇穴等各家争鸣。
对这些针灸新技术新方法,有较丰富的针灸临床实践经验,熟练运用,能处理本专业较复杂疑难问题。
擅长运用针灸综合疗法配合中药辨证施治独立诊治,中风-偏瘫(脑出血后遗症、脑梗死后遗症、脑栓塞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等)、截瘫(颈髓损伤、胸髓损伤、腰髓损伤后遗症)、面瘫(面神经炎、亨特麻痹、贝尔麻痹等)、面肌痉挛、面痛(三叉神经痛)、头晕(颈性眩晕、内耳眩晕、前庭神经功能障碍、平衡障碍等)、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颈椎病(颈型、脊髓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等)、肩周炎、肱骨内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腱鞘囊肿、腕管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坐骨神经痛、双膝骨性关节炎、髋关节置换后功能障碍、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
取得较好疗效,获得患者的好评。
二、积极学习新理论、新方法。
积极学习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理论及针刺触发点技术,以及整脊疗法,脊柱一体观。
三、工作能力强和工作认真负责。
本人任现职以来,一直在康复医学科病房工作,勤勤恳恳,严谨认真,尊敬领导,爱护病人,团结同事。
直接参与病人的管理工作期间多次获得病人好评。
为了干好工作,我不怕麻烦,向内行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比较熟习了工作,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进步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构成了一个清楚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展开工作并熟练美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认真接待每们病人,把每位病人都当作自己的第一个病人。
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做到规范、无差错。
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
几多艰辛,几多欢欣,送走一批病人,又迎来一批患者,时光就在这迎来送走中渐渐消逝。
为了这个科室的工作能顺利进行,本人能和科室的同事团结协作,共度难关,并能和其他科室协作,除做好本职工作,积极配合其他同事做好工作。
不论是上班还是休息,只要有事,保证了随叫随到,没有耽误工作。
四、科研和教学能力强,继续教育合格本人任现职以来,积极参与科研,科研工作业绩较突出。
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2篇。
********参与在研课题2项。
*******在科室担任科研秘书,参与科室科研工作的管理工作。
本人任现职以来,积极努力学习,获得较高专业学术技术水平较高,有指导和培养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的能力,能熟练带教实习生和规培生,每年带教实习生数十人和规培生若干;在带教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每年为下级医师讲课数次,针灸技术示教,现场操作带教等,使学生及下级医师掌握我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人任现职以来,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参与院内院外学习,认真听讲,勤做笔记,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
累计获得一类学分**分,二类学分**分。
综上所诉,从任职年限,业务技术,教学水平,继续教育等方面,本人已经具备了晋升副主任医师资格。
今后我将更加倍努力工作,争取多为卫生事业做贡献。
第4篇农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一农业业务工作总结业务工作总结本人1994年毕业于xxxx农校,1994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进修xxxx大学农学专业,2000年7月获得大专学历。
1999年12月被聘任为助理农艺师专业技术资格。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以来,一直在基层农技站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克已奉公、努力向上,积极配合农技站从事农业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
本人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作风扎实,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不仅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农业新技术,而且显著增强了自己独立的工作能力,同时政治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现将十几年来主要的技术工作小结如下一、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镇种植业结构的不断变化,怎么能致富,种什么才能致富是摆在农技人员面前的新课题。
农技推广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努力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大做文章。
因此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和知识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多年来,本人一直默默无闻认真钻研,不断更新自己的世界观和科技知识,除本专业外还学习疏菜、果树、植保等专业知识。
2010年11月,本人在《现代农业科技杂志》第21期发表了《埇桥区夏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
与此同时,本人每年都能认真参加由农委举办的继续再教育培训班,先后学习了wto、现代农业新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绿色食品等知识,使自己的业务面向纵深方向发展,大大地提升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
为更好地引导农民掌握科学新技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生产效益和农民增加收入奠定了基础。
二、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宣传力度。
我镇位于埇桥区最东部,全镇7万多人口,耕地面积20多万亩,主要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很小,收入微薄。
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种地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为了把科学种田知识送到千家万户,让每个农民都早日成为科学种田、劳动致富的行家里手,本人和单位同事一起,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团结协作,做好科技宣传工作。
一是每年印刷各种科普资料分发到户,平均每年发放各种技术材料5000多份。
二是经常召开广播会、座谈会和现场会,每年写广播稿20多篇,利用镇和村里的广播,向农民宣传农业生产环节中的各项管理措施,并经常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地进行宣传。
同时在农技站设立的农业技术咨询点进行农作物新品种及新农药使用方法的介绍。
使老百姓尽早尽快地掌握适用的科学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认真做好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工作,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病、虫、草害的测报工作是确定防治适期的重要环节。
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及时对农作物发生的病、虫、草害进行预测预报,确定防治最佳时期和方法,并及时上报到农委。
利用镇和村里的广播发布作物病、虫、草情,并指导农民进行防治。
针对我镇病、虫、草害发生的特点,本人认真履行职责,配合农技站认真做好病、虫、草害的大田普查和测报工作,及时发布病虫草情,确定防治适期和防治方法,以及对正确的选用农药、把握适宜的防治时机作出指导,把病虫草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如2004年我镇小麦穗蚜大发生,由于测报准确及时,防治方法得当,有效地控制了穗蚜的危害,全镇近20万亩小麦,挽回损失350多万公斤。
2009年我镇阴雨天较多,本人根据气候发生的特点,及时进行大田观察,确定玉米褐斑病将要严重发生,及时将发生情况汇报到单位及镇政府,召开广播会及时发布病情。
由于防治及时,大田发病率为15%,病株率仅为15%。
另外,在小麦、大豆、玉米田杂草的发生情况方面我们也做了大量工作。
指导农民科学防治、合理用药,防治效果均较为理想。
四、认真做好各项试验、示范。
试验、示范是农技推广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一些新品种、新农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进行。
多年来,本人共做了具有推广价值的试验示范10余项,内容包括小麦立克秀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结果表明,可以明显降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程度,降低发病株率;小麦不同生长时期喷施多效唑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喷施多效唑显著增加抗倒伏能力;小麦除草剂对比试验;不同拌种剂防治地下害虫试验;防治小麦蚜虫药效对比试验;10个不同的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玉米高产品种有郑单958、农大108、浚单20等;我们还组织实施了8个小麦品种的对比试验,综合性状较好的有烟农19、皖麦52、皖麦53等高产稳产品种;植物调节剂豆歌、豆歌伴侣在大豆上的应用,大豆使用豆歌,可明显降低植株高度,防止倒伏,增加荚粒数和籽粒重量,产量增加20%;小麦3414肥料效果等各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