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作风优环境会议讲话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充分肯定成绩,更加坚定地推进“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把握工作重点,更加扎实地推进“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强化组织领导,更加有力地推进“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进行讲述。
其中包括:领导重视,启动迅速、载体丰富,特色鲜明、宣教有力,氛围浓厚、督查到位,指导有力、突出简政放权这个要求,切实提升效能、便民利民、突出治庸治懒这个基础,切实改进作风、树立形象、坚持领导抓、抓领导、坚持各方抓、强合力、坚持真督查、重落实等,具体材料详见:一、充分肯定成绩,更加坚定地推进“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总得看,自2月3日市里召开“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动员会以来,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市里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领导重视,启动迅速。
各地各部门把开展“转作风、优环境”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力量,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120个市直单位都建立了“转作风优环境”活动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负责开展日常工作。
及时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和动员部署,如洞头县在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二天就召开了全县千人动员大会,**县也及时召开千人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专门部署;市劳动社会保障局开春后连续召开三次会议,从局领导班子到基层站所工作人员进行层层部署动员。
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将各项任务进行分解细化,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促进活动顺利起步、扎实推进。
目前,市里除了出台“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实施意见之外,还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委常委会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大治庸治懒力度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的意见”、“关于在市直机关领导干部中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的实施方案”、“关于大力推进部门简政放权促进行政效率再提高的实施方案”、“推行项目建设代办督查制实施方案”等文件,各地各部门也都及时制定出台了有关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
二是载体丰富,特色鲜明。
各地各部门都能围绕解决“群众办事难”、“项目推进难”等重点,精心设计各类有效载体,使活动既有目标又有抓手,在体现特色、凸显亮点的同时,有力推动活动的开展。
如市作风办组织开展各部门“一把手”公开承诺活动,为推动作风建设增进了共识、形成了合力;鹿城区把作风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确定了“固本强基调结构、政企联动促发展”的活动载体;**区推出了区直机关“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其他干部”服务一线工作模式;**县确定发改等8个重点部门为先行单位,按照“流程最优、时间最短、环节最少、服务最佳”的标准,切实抓好减少条件、提前介入、缩短环节等工作,真正做到方便群众办事;市教育局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进一步完善局领导联系基层蹲点调研制度;市房管局积极开展“三贴近、双百挂钩”活动,有力促进难题破解;市卫生局将专项活动与医疗行业行风建设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自身行风建设;市审管办通过探索建立首次办理预登记制度、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制度等措施,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市安监局组织开展“十百千”服务企业专项活动,大力推进“日清、月查、季评、年考”工作方法,主动服务企业安全生产,不断提升工作执行力;市市政园林局把“藉作风、破难题”作为工作重点,认真梳理解决一批难题;市工商局结合行风评议活动,确定“深化落实突破年”主题,开展“注册能手示范岗”等评选活动,有力凸显了工商特色。
三是宣教有力,氛围浓厚。
各地各部门通过理论中心组、辅导讲座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的作风建设的有关论述精神,市作风办还专门邀请专家举行主题学习报告会,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互联网等新闻媒体,通过开设专栏、编发信息简报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许多单位还利用手机短信、内部平台等无纸方式上传下达活动信息,一些部门还专门开辟了作风建设网,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专项活动的开展得到了上级和有关媒体的充分肯定。
省“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办公室和中央、省市媒体专门刊登介绍了我市“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的经验做法,其中省级以上媒体共刊发报道20多篇、市级媒体172篇。
人民网在3月11日以《**掀起第二次“效能革命”》为题,对我市的专项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四是督查到位,指导有力。
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市、县两级作风办坚持严格把关、点面结合,积极开展督查指导活动。
到目前,全市共组织明查暗访30多次,对240余名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效能责任追究,其中被辞退19人。
2月22日至24日,市作风办组织有关人员和新闻媒体记者,围绕“违反四条禁令”等突出问题,对90个市直部门、11个县(市、区)的重点单位、重点乡镇和基层站所进行了第一次明查暗访。
检查中,共发现57人违反有关作风效能建设规定,督查及处理结果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震慑作用。
两星期前,市作风办又派出6个指导检查组分别对11个县(市、区)和28个市直部门进行督查,有力促进了专项活动的有序开展。
同时,各地各部门也积极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对机关部门、乡镇(街道)以及基层站所进行全面检查,发现违规人员,立即严肃处理。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一是个别单位重视不够。
个别单位组织落实不够扎实,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二是面上活动开展不平衡。
相对而言,县(市、区)专项活动的开展情况较好,而少数市直部门单位存在敷衍应付现象,工作力度不大,活动的氛围还不浓。
三是活动开展不够深入。
个别单位对专项活动虽然有动员、有部署,但没有具体抓落实,仅停留在发文件、召开会议上;个别单位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存在形式主义、走过场的现象。
对这些问题,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整改,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为专项活动的整体有效推进提供有力保证。
二、把握工作重点,更加扎实地推进“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根据市委的总体部署,专项活动的第二阶段为“集中解难、全面推进”阶段,时间从3月开始到10月止。
在这个阶段,总的要坚持以主题讨论活动、简政放权活动、集中破难活动、项目督查活动、治庸治懒活动为载体,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工作推进难”问题,确保实现“行政审批服务在去年平均效能的基础上再提速30%、重大建设项目推进按原计划的时间节点再提速5%-10%、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责任制完成率达到100%、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率和重大群众信访件化解率达到60%以上、各级作风办交办的难题办结率达到100%、各部门向社会公开承诺的事项兑现率达到100%”的目标。
第二阶段,是整个专项活动能否取得实效、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难点所在。
各地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全力以赴的姿态、一抓到底的气势,全力抓好第二阶段各项工作,以扎扎实实的成效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突出主题讨论这个主线,切实强化认识、浓厚氛围。
只有思想统一,才能保持行动一致。
专项活动的第二阶段,是真正直面难题、攻克难题的阶段,是真正检验勇气、考验作风的阶段。
我们必须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努力营造齐心破难题、携手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要深入开展主题大讨论活动。
要在全市上下广泛开展以“转作风优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通过开展领导干部主题宣讲、岗位大练兵、主题征文比赛、电视演讲比赛、主题报告会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对照“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六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讨论,切实解决好“转作风、优环境”活动中“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效率意识、作风意识和纪律意识,从源头上充分认识开展“转作风、优环境”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防止轰轰烈烈搞形式、认认真真走过场。
推行“政情民意”干部考试制度,针对不同对象,实行全员考试,并将考试结果通过政府政务网、作风建设网等进行公布。
二要继续抓好各部门“一把手”公开承诺活动。
在第一阶段中,市本级50家部门已通过媒体公开向社会承诺。
对这些承诺,我们必须有诺必行、有行必果,做到100%兑现承诺。
下一步,市里将适时派出工作组对各部门的承诺执行和兑现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是否按照“取消一批、简化一批、规范一批、提速一批”的要求来执行,是否在敢于碰硬、真抓实干上下功夫,是否能取得让群众满意的明显效果。
三要组织开展“转作风优环境”大型采访团活动。
要集中推出一组反映各地各部门作风建设特色工作和成效的新闻报道,同时对庸政懒政行为及时公开曝光,形成先进典型带动、反面典型警示的浓厚氛围。
(二)突出集中破难这个重点,切实推进项目、狠抓落实。
破解难题、解决难题,是这一阶段的重点所在,也是目的所在。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通过开展接访、征集、梳理、破难、督查等一系列活动,切实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
一要开展广场大接访活动。
各地各部门要在4月上旬组织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广场大接访活动,与群众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畅通诉求渠道,重点受理当前党员干部及党政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方面的问题。
对广场大接访活动中受理的投诉件,要按照分类处理的原则,通过复查复核、各方协调、领导包案、公开听证、联合办案等一系列方法,进行集中处理。
二要开展征集难题活动。
各地各部门要在4月10日前召开各类专题会议,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和建议,研究本地本部门年内需要破解的重点难点问题。
征集难题要做到“精、准、实”。
“精”,就是不能求多求滥,要集中梳理一两个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问题,集中研究一两件切实能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准”,就是要找准影响科学发展的大事、制约经济发展的难事、阻碍机关效能的急事、关系民生改善的实事,做到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实”,就是难题解决方案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确保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不留任何纰漏。
征集难题活动,采取部门点题、群众点题和领导点题等方式进行。
对部门点题的,由部门梳理后上报作风办评议,经市领导批准后予以实施;对群众点题的,由作风办集中通过**作风网等媒体,以问卷调查形式问计于民,向社会公开征集,听取民意;对领导点题的,由作风办分类梳理后交有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
三要开展难题梳理工作。
对征集过来的难题,要明确哪些是具备条件在活动期间可以解决的;哪些是通过努力在近期可以解决的;哪些是难度较大,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的,切实做到近期有方案、远期有目标。
对一些重点问题,要由主要领导牵头,积极探索上下互动、左右联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并通过本市主流媒体和“**作风建设网”,对群众进行事前预告、事中商告、事后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