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公司员工关爱问题调研报告

移动公司员工关爱问题调研报告

移动公司员工关爱问题调研报告
移动公司员工关爱问题调研报告
移动公司员工关爱问题调研报告:2011-8-13 11:32:06
关于员工关爱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县移动公司工会×××近年来,我公司认真落实集团公司、省、市公司员工关爱有关精神,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员工“最核心、最基层、最困难、最特殊”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不断拓展员工沟通渠道、全面关爱员工身心健康,努力为员工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实现了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弊端,根据集团公司和省公司的要求,对我公司员工关爱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调研。

一、员工关爱工作取得的成效一是积极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尊重工作机会均等并努力实现多元化。

不仅保障每位员工享受足额缴纳的法定保险与福利,并积极探索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多元化的薪酬体系。

在员工健康安全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强化工作场所安全健康管理,对员工进行健康教育和安全生产培训,并每年组织员工进行健康检查。

还针对困难员工进行帮扶,制定了困难员工帮扶基金管理办法,对因重大疾病或灾难家庭遭遇重大困难的员工进行资助。

了问题,胃病、神经衰弱等病状占运行人员人数的60%。

生产技术岗位人员、中层干部也因各项任务繁多需要加班加点工作,一些部门负责人甚至既当领导又当普通员工,疲于应对各项繁重的生产任务。

(二)生活的压力。

公司现有员工××人,其中合同制员工××人。

已婚员工××人,职工子女18岁以下的有××多人,父母年纪超过60岁以上的有××人。

未婚员工××人,大部分为××年以后参加工作的新员工。

根据调查情况,已婚员工的生活压力主要来自家庭成员方面,父母年迈、子女尚未成人、夫妻一方无工作、对家庭照顾不周引起夫妻关系紧张等,小部分员工压力来自住房问题。

而未婚员工的主要生活压力来自住房。

(三)职业生涯发展的压力。

我公司35岁至49岁员工××人,其中中层以上员工××人,由于岗位有限,该年龄段普通员工普遍认为自己的发展空间窄,受年龄限制,提拔机会少,因此工作激情不高。

25岁至34岁员工××人,该年龄
段的普通员工认为自己充电的时间偏少,外出培训和学习少,经验不足,无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对职业生涯发展信心不足,感觉上升的压力太大。

三、对策和建议只有造就一支卓越的员工队伍,才能确保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拥有持续成长的强大内在推动力量。

所以要将保障员工权益、助力员工成长作为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继续完善员工权益保障体系,积极拓展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努力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并通过对员工身心的全面关爱,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

(一)架设沟通平台,促进员工交流员工的幸福感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一个人纵使有再多的钱财,如果家庭关系、员工关系、社会关系紧张、工作不顺心、得不到关注等,幸福指数就会大幅下降。

而如果有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员工想法得到倾诉,心里的疙瘩得到解开,对生活的态度会有所改变。

要制定沟通交流制度、设立领导接待日、召开政工协调会、召开交流谈心会、落实一对一谈话、设立合理化建议箱及信访箱等措施,为员工提供多种方式的交流沟通平台,进行员工的心理疏通。

(二)建立员工身心健康关怀机制员工的压力普遍来自工作及生活上的,压力太大,员工的职业成就感就会相应降低,建立员工身心健康关怀机制,就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员工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保证员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推动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发展。

所以要从关心职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着手,开展一系列活动,在为职工减压的同时,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一是开展员工压力应对辅导讲座,使广大干部员工懂得如何有效地应对压力和进行情绪管理;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员工的体魄。

开展“员工一家亲”活动,把关注员工家庭亲情生活、员工的福利、员工的工作环境作为重点,开展亲情和谐文化、温暖爱心文化、贴心服务文化活动,使广大员工有归宿感,感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

三是开展员工“帮扶”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员工在岗位接受培训,形成互助互学、共同提高的长效助推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实现岗位成才。

四是缩小员工收入差距,缓解家庭生活压力和房贷压力。

五是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时刻关
注员工的身体状况,提醒员工及时治疗。

工会每年坚持组织员工体检,对体检发现问题的员工,督促其治疗。

(三)关心员工的职业生涯,完善激励机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层次需求,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

因此,我们针对不同的人群需求,制定一系列利于员工发展的激励机制。

一是完善激励制度,根据员工职业发展有急切要求,因此制定完善相应的激励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

二是开展员工岗位的动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