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考研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品笔记5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考研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品笔记5

2016人大行管考研参考书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成功考上学姐学长经验谈:考研最重要的就是信心,不管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首先自己的心态就得放好,只有打败自己才能打败别人。

社会学概论新修复习指南第十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二节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是指:(1)以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为代表的分层理论;(2)以M?韦伯三位一体分层论为代表的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1)阶级的涵义。

列宁综合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精确地揭示了阶级的实质。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这一定义表明,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2)阶级产生的条件。

阶级的产生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

同时,阶级还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相联系,私有制使得对剩余产品的剥夺和占有成为可能。

(3)阶级的内部关系和发展。

同一阶级的成员具有共同行动的可能性,其共同行动的实际能力与其是否已从“自在阶级”过渡为“自为阶级”相联系,阶级意识的形成和阶级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则是这种过渡的重要标志。

(4)私有制社会的阶级斗争。

在私有制社会中,阶级之间具有敌对的一面,这种敌对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采取阶级斗争的形式,它是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结构变迁和发展的直接动力。

(5)阶级的历史发展趋势。

阶级是个历史现象,仅仅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它的消亡与其产生一样是不可避免的,阶级消亡意味着人类最终能够消灭社会不平等。

(6)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

阶层是依据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之外的属性划分的,它或者存在于阶级内部,或者是与阶级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特殊群体。

进行阶层分析必须以阶级观点为指导。

(二)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现代西方社会中的阶级状况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的阶级状况相比,确实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特别是在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划分的基础上产生了一大批“新中间阶级”。

但是,从整体上看,阶级不平等的状况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还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在坚持阶级理论的基本观点的同时,面对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也应该积极发展它,丰富它。

二、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一)西方社会分层论的代表性观点(1)M?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

韦伯承认,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把经济作为分层标准是必要的,但是至少还有两个同样重要的因素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不平等,这就是声誉和权力。

由此,韦伯主张从经济、声誉和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对于这三种角度,韦伯虽然承认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相互强化,但在理论分析层次上,他认为必须将其严格区分,认定它们是各自独立的。

韦伯的分层理论对后来的分层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分层研究的一些重要特点都可以追溯到韦伯那里。

例如,采用多元分层标准;采用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引进了主观分层标准,等等。

(2)帕雷托的精英理论。

帕累托的精英概念是在人之天生能力和才干基础上提出的,它并不表示由社会地位所确定的特定集团,而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

帕累托认为,社会分层结构的存在是普遍的和永恒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上层成员和下层成员的地位是凝固不变的。

稳定僵化的等级结构是稳定的经济状态的产物,因而仅仅是静止的农业社会的典型结构。

现代社会是建立在创新、竞争和变革基础上的动态性工业社会,因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存在终身的或世袭的阶级。

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由个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决定的,即基于自然差别。

社会成员归属于哪个社会层次取决于他们天生的能力和才干。

精英分子总能改变自己的地位,实现上向流动,而非精英分子则不得不向下流动。

凭着这种流动,社会系统,特别是其中的政治系统得以维持和稳定。

因而,社会系统稳定与否,不在于是否存在不平等的分层结构,而在于是否拥有完善的精英循环流动机制。

精英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体现在对于以下几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上:(1)社会不平等是由自然差别还是由社会差别决定;(2)个别成员的流动能否改变社会不平等的性质;(3)个人努力能否弥补人们在竞争起点上的差距;(4)社会冲突的根源在于阶级关系的对立性质还是在于精英循环渠道不畅。

(二)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分层研究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分层研究,首先要求分清马克思主义阶级论与西方社会学分层论的区别。

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1)二者确立分层标准的指导思想不同。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基础,而西方分层论则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2)二者研究目的和重点不同。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旨在批判和推翻私有制社会,建立能够消除不平等的公有制社会,而西方分层论则是维护私有制,企图通过改良,把社会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良性运行;(3)二者所要达到的最终结论不同。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认为,社会不平等是可以消除的,而西方分层论则断言不平等是永存的。

其次,对于西方分层研究的大量成果要有选择地加以借鉴。

(1)借鉴西方分层研究所发展出来的一些理论概念,以促进对于我国社会良性运行的研究;(2)借鉴西方分层研究所提出的一些缩小社会不平等的对策,以控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平等现象;(3)借鉴西方分层研究所创造的一些方法,促进我国的相关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试分数线政治英语专业一专业二总分50509090350人大行管考研经验分享与指导根据往年绝大多数学生复试的情况,可以大概了解到参加复试的学生普遍存在准备不充分的问题。

究其原因在于两点,一是为了应战初试学生已经耗尽了全部的精力,一旦初试完毕,很难再一鼓作气进行有效的复试准备;二是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很多,考生很难抽出有效的时间进行全面的复试辅导。

另外多数学生没有复试经验,即便有心准备也感觉无从下手或者很难有针对性的有效复习。

针对这些情况,易研教育结合历年考研复试辅导经验为大家提供一些指导:经验之一:切勿完全放松春节期间应适当养精蓄锐(补充精力和体力)。

考研的周期很长,多数同学往往只注重初试,轻视复试,认为只要初试成绩过线了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见识,因为目前我们国家的考研人数与日俱增,而教育资源确实有限的,这势必导致考研的报录比逐年降低,也就是说考研的整体难度将增大,而考研培训行业对考研初试的辅导更加有力,这就导致每年过初试分数线的学生可能有所增加,如此以来,复试的难度势必增加,否则就无法将录取人数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轻视复试的陈旧观念已经不在适合当前的考研形式,因此请同学们务必重视复试(建议报一个易研教育的考研复试辅导班),春节期间切记不可以逸待劳,初试成绩过关也切勿感觉可以一劳永逸了,从初试成绩出来到复试开始一般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这段时间荒废的话,那么很可能所有的已获成就都会顷刻间灰飞烟灭,那将是万分可惜的!即使专业课第一名也不能够掉以轻心。

经验二:复习必须有针对性切勿乱看参考书!这段时期的复试复习必须有针对性,否则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就是说必须完全以复试要求为导向,切勿随意乱看书更不能是自以为是的不看指定参考教课书只看专著和其他难度较大的论文。

人大的复试一般分为两天。

第一天是专业课的笔试。

复试的笔试难度不算大,都是非常基础的知识,但是你需要在考前好好看一看复试指定书目。

答题的时候不必推陈出新或者是标新立异,只要能将教科书上的那些内容表述出来,然后随便写点自己的见解就可以了。

因此在复试复习的过程中,只要将这些指定的参考书看熟就可以了,如果有时间再了解行政管理专业各科的教材,以便对各科的学科重点和热点有所了解。

经验三:面试和英语口语考试必须要提前准备,面对老师要保持虚心的状态复试第二天面试内容是专业口试和英语口语考试。

拿到复试通知书的每个学生进教室后,都要自己去抽专业课考试题。

由于一个人只抽一道题,因此参加考试的学生很少能记全所有的题目,只是前一个学生会将自己抽到的题目透露给后面的考生。

例如,让学生论述全球化对中国公共管理的影响?如何看待今天农村的社保问题?举例说明政府体制转型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等等。

易研教育咨询师经过几年的统计发现,复试的内容都是本门学科的重点内容或是学科前沿的热点问题。

所以,易研教育咨询师希望即将参加复试的学生在掌握指定资料的基础上,也有必要关注当下时政热点。

不过这些热点问题的回答依然要用到教科书上的那些理论基础,所以千万不能“忘本”。

另外,导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观点也很重要,建议大家也顺便看一看,不过千万别对这些内容有什么“异议”,毕竟咱们还都很“嫩”啊,更不要在面试过程中表露出那些个无谓的锋芒,记住这些细节问题将会对面试有很大的益处。

经验四:英语口语面试的细节问题英语口语和听力的测试也是比较简单的,其实一般说来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复试的难度都是相对较小的,这是因为目标院校握有复试的绝对权利,而复试的具体内容都是具体到每个院系的,而院系的老师们一般都是比较体谅学生的,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多带几个学生,这样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题目的难易程度并不是复试淘汰考生的关键因素,名次的前后才是最直接的因素。

因此复试中英语口语的测试也是相对简单的,关键是如何将自己的实力良好的展示给主考官。

因此,易研教育咨询师希望复试的考生能事先把自我介绍精心准备,最好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以此给导师一个好的印象,也可以增加自己的信心。

自我介绍之后,导师们会让你朗读一段英文短文给他们听。

这篇短文难度比六级阅读理解的难度稍低,因此对于久经沙场的考生来说,这个阅读应该是小菜一碟,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须知英语朗读的过程实际上可以反映考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例如长句的停顿可以反映出考生对英语语法的理解以及考生的英语思维特点等等。

如果遇到生词,不必停顿也不要跳跃不读,考生只要按照阅读经验和习惯并依靠对这个单词的构词方式将它读出来就行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导师会根据这篇文章问你1—3个简单问题,也许他也会问考生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日常的热门话题,考生当然要用英语来回答,这时千万不要担心,用最简单的日常英语来做回答就行,三五句话就行,多说无益,还有可能暴露出更多的错误!以上四点经验是复试过程中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除此之外,下面几个问题也需要引起同学的注意。

首先,还是态度问题。

我们再牛也是那些主考官的学生,我们懂得的知识在这些学识渊博的老师面前仅仅是皮毛,因此谦恭的态度是必须的。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千万不要用在复试中,相反我们必须将尊重的心态表露出来,例如你的脸上要始终表现出认真和谨慎。

谈吐中要有礼貌,对问题有异议尽量回避不谈,总之表现的越谦虚越好,当然也不能唯唯诺诺的不敢说话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