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中国石拱桥》ppt1

部编版《中国石拱桥》ppt1


(4)引资料。引名言诗文、新闻报道、轶闻趣事等各类资料。作用:引 用……,说明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 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 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数字。必须要呈现具体的数字(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比、 度数等)。作用: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的特征(道 理)。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
宽9米”,通过确凿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规模,给人以准确 鲜明的印象。 (6)作比较。将说明对象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句中常含有 “比”“而”“相对于”“也”“较……”。作用:把……和……加以 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征(道理)。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 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以卢沟桥与两岸河 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7)摹状貌。对事物进行细致的描摹。作用: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 形象化的描摹,具体、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如“这些石刻狮
语言标志:出现方位词,如前后、内外、上下、远近、东南西北。从 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如《梦回繁华》就从《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作的主体内容来说。其中“画面开卷处”“画面中段”“后段” 三个词语将画作切分成三部分,然后按照从前到后的空间方位依次进行 说明。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 来安排说明顺序。 语言标志:如首先……其次……再次……;因为……所以…… 逻辑顺序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①由现象到本质。 ②由主要到次要。如《苏州园林》一文第③~⑥段紧扣第②段的四个 “讲究”,介绍了苏州园林设计和建造方面的主要特点,而第⑦~⑨段 则说明苏州园林不大被人注意的角落及局部的特点。按照先主后次的逻 辑顺序,使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③由概括到具体。如《中国石拱 桥》一文,
江东桥(800年前)→长虹大桥(1961年)→双曲拱桥(解放后)。这是由古 到今,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中国石 拱桥的历史发展,感受其历史悠久。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 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 构造特征等。
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 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 刻狮子的各种情态,突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2. 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 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语言标志:常以时间性词语为标志,或者是年月、时代、朝代等。如 《中国石拱桥》中,作者列举我国石拱桥的先后顺序是:旅人桥(约公 元282年)→赵州桥(公元605年左右)→卢沟桥(公元1189到1192年间)→
(2)举例子。列举有代表性的具体事例来说明事物,常含有的词语有 “例如”“比如”“据说”“譬如”。作用:通过举……的例子,具体 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如
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 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闻名世 界,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表述上常常是“一类(种)是……一类(种)是……” “(一)(二)(三)(四)……”“首先……其次……然后……”。作用:条 理清楚地说明事物。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 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 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分明,使读者对赵州桥 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语文有的词语有
“像……”“仿佛……”“如……”“犹如……”。作用:将……比 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 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 “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一篇说明文,一般以一种说明顺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说明顺序。 如《中国石拱桥》整体上采用的是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见前面分 析),而在列举桥梁例子的时候,则采用了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
18 中国石拱桥
目录
01 名师导学 02 名师导练 03 课外延伸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茅以昇 (1896—1989),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桥》一文,作者先总述石拱桥的特点,继而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 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建筑特征和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 ④由浅入深。如《梦回繁华》中介绍《清明上河图》时,作者先说画作 产生的历史背景,然后介绍画作的作者,紧接着介绍画作的内容,最后 说明画作的艺术特色。 ⑤由原因到结果。⑥由表及里。⑦由此及彼。⑧由简单到复杂。⑨由特 点到用途。⑩由一般到特殊。
第18课 中国石拱桥 导学课件—2020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共36张PPT) 第18课 中国石拱桥 导学课件—2020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共36张PPT)
第五单元
目录
01 单元学习目标 02 语文核心素养
单元学习目标
1. 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常见的说明方法和说明对象的特征。 2. 理清本单元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 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 了解我国传统建筑、园林、绘画艺术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和有关昆虫 的知识。
从小好学上进,善于思考。在他10岁那年的端午节,家乡举行龙舟比赛, 看比赛的人都站在文德桥上,由于人太多,桥被压塌了,不少人被淹死 了。这件事给茅以昇的心灵带来很大震动,他暗下决心,长大了要造结 实的桥。1916年,他参加清华学堂官费留美研究生考试,并以全国第一 名的成绩被录取留洋。1919年,他顺利取得博士学位。1937年,由他主 持建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即钱塘江大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