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工作手册:发展党员工作全程纪实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切实加强对党员发展工作全过程严格有效监督,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发展党员工作全程纪实(以下简称全程纪实)必须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坚持客观真实、程序规范、对党负责、有责必究的原则。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的全程纪实,是指在我市发展党员工作中,各县级组织部门或机关党组织(以下统称县级组织部门)、具有审批权的基层党(工)委(以下简称党委)、基层党(总)支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以写实的方法,对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各关键环节和重要情况进行记录,并详实填写《XX市党员发展工作全程纪实表》(以下简称《纪实表》)。
第四条全程纪实主要包括新党员个人基本情况、发展程序运行和发展过程中重要情况纪实。
第五条个人基本情况纪实,主要记录新党员本人的重要信息、是否涉及有关人员近亲属(以下简称近亲属)等情况。
第六条发展程序运行纪实,重点记录申请入党,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预备党员的接收,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等5个环节的程序执行情况。
(一)申请入党。
主要记录递交入党申请、党组织派人谈话、有无发现问题等情况。
基层党组织对入党申请人的培养观察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属“村霸”、宗族恶势力、涉毒人员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受到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且仍在影响期内的,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且未受到处罚的,以及受到开除党籍或公职处分、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受到处罚、刑满释放且未满5年的,一律不得接受其入党申请。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
主要记录推荐、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为支部党员大会,下同)审议、党委审查备案、近亲属审查备案、培养考察和集中培训等情况。
申请入党的一般民主党派人士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前,需征求县级统战部门及其所在民主党派市级组织的意见;申请入党的民主党派人士是科级干部的,还需征求县级组织部门的意见。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期一般应在2年以上。
入党积极分子
在培养教育期间,如受到市级及以上通报批评、行政处分、行政拘留、刑事处罚,以及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涉毒和认定为失信被执行人的,一律取消其入党积极分子资格,并报党委备案。
(三)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
主要记录听取和征求意见、支委会讨论、公示、总支委员会审查、党委会审批备案、政治审查、培养考察和集中培训等情况。
发展对象政审和集中培训的有效期为1年。
政审时间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
发展对象在政审中或在培养考察期间,如发现有违法违纪违规等情况的,参照本条第二款标准严格执行。
对发展对象的培养考察不得少于6个月。
未经过集中培训的入党积极分子不得确定为发展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