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制冷原理与设备练习题
一、填空
1制冷技术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空调工程对环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进行控制。
3、相变:是利用某些物质在发生相变时的吸热效应进行制冷的方法。
4、(1)制冷剂的分子量越小汽化潜热越大
(2)压力越高汽化潜热越小,当达到临界压力时,汽化潜热为零
5、吸附制冷系统是以热能为动力的能量转换系统。
6、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7、空气制冷机是以空气为工质,利用压缩空气在膨胀机中等熵膨胀并对外作功,从而获得低温气流来制取冷量。
8、涡流管制冷是将高压气体沿切向引入管子内形成涡流,并分成冷热两股气流。
9、制冷系统是利用逆向循环的能量转换系统。
10、单位质量制冷量是指压缩机每输送1Kg制冷剂经循环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
11、单位容积制冷量是指压缩机每输送1m3制冷剂蒸汽(以吸气状态计)经循环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
12、单位理论功是指压缩机按等熵压缩时每压缩输送1㎏制冷剂所消耗的机械功。
13、单位冷凝负荷是指压缩机每输送1㎏制冷剂在冷凝器等压冷却冷凝时向高温热源放出的热量。
14、液体过冷的目的是减少节流后湿饱和蒸汽的干度
15、液体过冷的形式有再冷却器、冷凝器、回热器等。
16、冷凝温度与过冷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精品 17、蒸汽过热的形式有蒸发器内过热、回气管道过热、封闭式压缩机内电机过热、回热器过热
18、过热分为有效过热和无效过热
19、在蒸发器内过热为有效过热,其他形式的过热为无效过热。
20、回热可使节流前的制冷剂过冷,又能使压缩机吸入前的制冷剂过热。
21、制冷量是指制冷循环在单位时间内制冷剂从被冷却系统中吸收的热量。
22、不凝性气体积存于冷凝器或储液器的上部
23、若传热温差过小,则所需的传热面积也大。若传热温差过大,则压力比增大,
24、蒸发温度的变化主要由生产工艺要求的不同和实际操作工况的变化引起的。
25、冷凝温度的变化主要有地区的不同及季节的变化及冷却方式的不同等原因引起的
26、CO2跨临界循环主要应用于汽车空调及热泵热水器()
27、混合制冷剂分为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
28、劳伦兹循环由两个等熵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等压变温过程组成。29、29、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所必需的工作介质,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系统中的传热介质。
30、某制冷剂的分子式为其代号为
31、制冷剂环境影响指标ODP以R11为基准, GWP以CO2为基准,
32、制冷剂与油的溶解性分为有限溶解和完全溶解。
33、要求制冷剂和润滑油良好的绝缘性
34、在盐水制冰、冰蓄冷系统、集中空调等系统需要用载冷剂传送冷量。
35、载冷剂是靠显热来运载冷量的
精品 36、载冷剂的种类有水、盐水、有机化合物
37、蒸发温度在2℃以上的载冷系统,选用水作为载冷剂。
38、蒸发温度在2℃~-50℃以上的载冷系统,选用盐水作为载冷剂。39、蒸发温度在-50℃以下,选用有机溶液作为载冷剂。
40、盐水溶液的导热系数随溶液的浓度增加而降低,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盐水溶液的粘度随溶液的浓度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41、严禁在盐水池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存在。
42、在盐水中添加适量的缓蚀剂。
43、蓄冷剂有水、冰、共晶冰。
44、冰蓄冷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制冷系统、蓄冷系统、用冷系统。
45、双级压缩系统的节流分为一级和两级节流
46、中间冷却方式分为:中间完全冷却、中间不完全冷却和中间完全不冷却。
47、中间冷却方式的确定与制冷剂的性质有关
48、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制冷系数比中间完全冷却的制冷系数要小。
49、一次节流要比多次节流的制冷系数要小
50、两级制冷循环一般用中温中压制冷剂
51、复叠式制冷循环的高温部分使用中温中压制冷剂,低温部分使用低温高压制冷剂。
5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的制冷机。
53、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以热能为主要动力的制冷机。
54、溴化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
55、溴化锂水溶液的导热系数随浓度增大而降低。
精品 56、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本组成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热交换器、溶液泵及节流器。
56、按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的充满程度及蒸发情况分类:满液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再循环式蒸发器。
57、干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在管内完全汽化。
58、冷却介质分为水和空气
59、在干式蒸发器中为了防止蒸发不完的制冷剂进入压缩机,要设置汽-液分离器。
60、冷却空气型干式蒸发器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61、冷凝器的冷却水一般为上进下出
62、对于冷却空气的蒸发器分为干式和湿式
干式:指空气被冷却后其温度高于相应条件下的露点温度。
湿式:指空气被冷却后其温度低于相应条件下的露点温度。
63、在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中,制冷剂在管内冷凝,空气在管外流动。64、过冷器安装在冷凝器后。
65、热力膨胀阀分为内平衡式和外平衡式
66、电磁阀一般在膨胀阀与冷凝器之间
67、干燥过滤器安装在节流阀之前,冷凝器后
68、以热能为主要动力的制冷方法有吸收式制冷、喷射式制冷和固体吸附式制冷
二、选择
1、吸气压力降低或温度升高会使
(A)吸气比容增大、制冷量减少(B)吸气比容增大、制冷量增加
精品 (C)吸气比容减少、制冷量减少(D)吸气比容减少、制冷量增加
2、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中,若其他条件不变,加热蒸汽温度升高则
(A)放气范围增大,制冷量增大,(B)放气范围增大,制冷量减少
(C)放气范围减少,制冷量增大 (D)放气范围减少,制冷量减少
3、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中,若其他条件不变,冷媒水温度降低则
(A)放气范围增大,制冷量增大,(B)放气范围增大,制冷量减少
(C)放气范围减少,制冷量增大 (D)放气范围减少,制冷量减少
4、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中,若其他条件不变,冷却水温度升高则
(A)放气范围增大,制冷量增大,(B)放气范围增大,制冷量减少
(C)放气范围减少,制冷量增大 (D)放气范围减少,制冷量减少
5、1、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吸热过程是
A、高温高压过程 B、低温低压过程
C、等温等压过程 D、等温降压过程
6、2、实际制冷循环的压缩过程是( )
A、等熵过程 B、可逆过程 C、多变过程 D、绝热过程
7、当冷凝温度一定时,蒸发温度升高则( )
A、耗功越大,制冷系数越大 B、耗功越大,制冷系数越小
C、耗功越小,制冷系数越大 D、耗功越小,制冷系数越大
8、吸收式制冷机的热源是( )
A、废热 B、蒸汽 C、燃气 D、所有温度在70℃以上的热源。
9、制冷工质经过回热器后,其制冷系数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一定
10、在LgP-h图中,等焓线在过热区与( )垂直
A、等温线 B、等压线 C、等比容线 D、等熵线
11、当蒸发温度一定时,降低冷凝温度则( )
精品 A、制冷最变大,耗功减小 B、制冷量变大,耗功增大
C、制冷量变小,耗功减小 D、制冷量变小,耗功增大
12、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整个系统处在( )下运行。
A、真空状态 B、高压状态 C、正压状态 D、大气压力
13、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过冷是制冷剂温度( )(D)
A、高于同压力下的冷凝温度 B、低于同压力下的冷凝温度
C、高于同压力下的蒸发温度 D、低于同压力下的蒸发温度
14、单级压缩制冷循环中,节流后的工质状态是( )
A、干饱和蒸汽 B、饱和液体 C、两相状态 D、过冷状态
15、用来衡量制冷机性能的是( )
A、供热量 B、制冷量 C、制冷系数 D、热负荷
16、工质吸热或放热,其温度不变,只是状态发生变化,这种热量传递称为( )
吸热 (B)放热 (C)显热 (D)潜热
17、蒸发器中制冷剂蒸发时的干度x变化为( )
(A)由小变化为x=1(B)由x=1变为x=0(C)x=1不变(D)x=0不变
18、在Logp-h中,基本的状态参数为( )
(A)温度、焓、熵 (B)温度、焓、比容 (C)温度、压力、比容(D)焓、熵、比容
19、制冷剂在冷凝过程中,其压力()
(A)压力升高 (B)压力降低 (C)压力不变 (D)压力不确定
20、水冷冷凝器的进水方式为()
(A)上进下出 (B)上进上出 (C)下进下出 (D)下进上出
21、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
(A)制冷剂 (B)冷凝温度 (C)蒸发温度 (D)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22、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是在()下吸热汽化的
精品 (A)等温等压 (B)等温不等压 (C)不等温不等压 (D)不等温等压
23、膨胀阀的开启度与压缩机吸气温度的关系是()
(A)压缩机吸气温度高,开启度小(B)压缩机吸气温度高,开启度大
(C)压缩机吸气温度低,开启度小(D)压缩机吸气温度低,开启度大
24、采用两级制冷系统,是为了获得()
(A)获得更低的蒸发温度 (B)减少压缩机的耗功 (C)提高制冷系数
(D)降低制冷设备的成本
25、电磁阀在制冷系统中应安装在()之间
(A)排气管与冷凝器 (B)冷凝器与储液器 (C)储液器与节流阀
(D)不限位置
三、判断
1、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冷源和热源的温度( )。
2、在一定的冷凝温度下,蒸发温度越低,则单位制冷量越大( )。
3、溴化锂水溶液的温度越高,其吸收水蒸气的能力越强( )。
4、冷凝器、蒸发器的传热温差越大,其传热量也就越多,因此制冷系数也越大( )。
5、制冷剂的汽化潜热越大越好( )。
6、在实际制冷循环中,压缩机吸入的是干饱和蒸汽( )。
7、在制冷循环中压力比增大,其耗功也增大( )。
8、在制冷循环中,若其它条件不变,吸汽温度升高,其比容增大( )9、在实际制冷循环中,制冷剂在冷凝器的放热过程是等温等压过程( )。
10、在蒸发器内过热,其制冷系数总是增大的( )。
11、在制冷循环中压力比增大,其耗功也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