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签相关法律法规(GB7718、GB28050)培训试题及答案

标签相关法律法规(GB7718、GB28050)培训试题及答案

标签相关法律法规( GB 7718、GB 28050)培训试题部门: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64分)1.食品标签包括了食品包装上的( D ) 。

A.文字、图形、符号B. 图形、符号C.一切说明物D. 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2.食品标签中的配料包括( C ) 。

A.原料B. 原料、辅料C. 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D. 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3.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应符合( D) 的规定。

A.国家法律、法规B. 相应产品标准C.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D. 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应产品标准4.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内容应使用规范的汉字,但可以同时使用( D) 。

A.拼音B. 少数民族文字C. 外文D. 拼音、少数民族文字、外文5.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所谓真实属性是指( AB)A.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已规定了某食品的一个或几个名称时,应选用其中的一个,或等效的名称B.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名称时,应使用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常用名称或通俗名称。

C.当“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牌号名称”、“地区俚语名称”或“商标名称”含有易使人误解食品属性的文字或术语(词语)时,应在所示名称的邻近部位使用同一字号标示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D.为避免消费者误解或混淆食品的真实属性、物理状态或制作方法,可以在食品名称前或食品名称后附加相应的词或短语。

6.食品的配料清单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 B) 顺序一一排列7.当某种复合配料( D), 不需要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但在最终产品中起工艺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应一一标示。

A.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B. 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的25%时C.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者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的25%时D.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且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的25%时8.容器中含有固、液两相物质的食品,在标示沥干物(固形物)的含量时,用( C)表示。

A.质量B. 质量分数C. 质量或者质量分数D. 质量和质量分数9.食品的制造者如是依法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集团公司的分公司(子公司)或集团公司的生产基地,可以标示( D)。

A. 集团公司的名称、地址B. 分公司(生产基地)的名称、地址C.集团公司的名称、地址和分公司(生产基地)的名称、地址D.集团公司的名称、地址或集团公司的名称、地址和分公司(生产基地)的名称、地址10.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内容应( A )A.使用规范的汉字,但不包括注册商标。

B.可以同时使用拼音或少数民族文字,但不得大于相应的文字。

(拼音不得大于相应汉字)C.可以同时使用外文,但应与汉字有对应关系。

(商标、进口食品的制造者和地址,国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网址除外)D.所有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

(商标除外)A.清晰、醒目、持久;应使消费者购买时易于辨认和识读。

B.通俗易懂、准确、有科学依据;不得标示封建迷信、黄色、贬低其他食品或违背科学营养常识的内容。

(应通俗易懂、有科学依据)C.不得以虚假、使消费者误解或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食品;也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消费者。

(应真实、准确,不得以虚假、夸大、使消费者误解或⋯⋯..)D.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导致消费者将购买的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

12.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B)。

A. 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大于20cm时,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可小于 1.8mm。

B.如果透过外包装物能清晰地识别内包装物或容器上的所有或部分强制标示内容,可以不在外包装物上重复标示相应的内容。

C.如果在内包装物(或容器)外面另有直接向消费者交货的外包装(或大包装),可以只在外包装(或大包装)上标示强制标示内容。

D.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可与包装物(容器)分离。

13.根据食品名称标示的要求,判断以下表述完全正确的是(A )。

A.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B.当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已规定了某食品的一个或几个名称时,应选用其中的一个,或等效的名称。

(B、C选项是对真实属性的说明)C.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名称时,应使用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常用名称或通俗名称。

D.可以仅标示“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牌号名称”、“地区俚语名称”或“商标名称”。

14.所有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强制标示的内容包括(A)A. 能量B. 蛋白质C. 脂肪D. 碳水化合物E. 钠(强制标示的内容包括能量、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15.可食用的包装物也应在配料清单中标示原始配料。

以下符合要求的是( C)A. 冰棍的棒子。

B. 装食品用的塑料袋。

C. 可食用的胶囊。

D. 包裹糖果的糯米纸。

16.法定计量单位是( ABCD)。

A.L(升)。

B.mL(毫升)。

C.g(克)。

D.kg(千克)。

17.以下标示包装物(容器)中食品净含量的方式正确的是(ABCD)A.液态食品,用体积: L(l)(升)、mL(ml)(毫升);或质量: g(克),kg(千克)B.固态食品,用质量: g(克),kg(千克);C.半固态食品,用质量或体积。

D.粘性食品,用质量或体积。

18.下列可以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有(ABCD)A.生鲜食品,如包装的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禽蛋等;B.乙醇含量≥ 0.5%的饮料酒类;C.先制现售的食品;D.包装的饮用水19.以下符合净含量字符的最小高度规定的是( ABCD)A. 净含量50g,最小字高2mm。

B. 净含量200g,最小字高3mm。

C.净含量1kg,最小字高4mm。

D. 净含量5kg,最小字高6mm。

20.以下标示保质期的方式正确的是( ABCDE)A.“最好在??之前食(饮)用”。

B.“??之前食(饮)用最佳”。

C.“此日期前食(饮)用最佳??”。

D.“保质期(至)?? ”。

E.“保质期××个月[××日(天),×年] ”。

(保质期××个月(或××日,或××天,或××周,或×年))21.下列哪些预包装食品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 ABCD)A. 乙醇含量10%或10%以上的饮料酒。

B. 食醋。

C. 食用盐D. 固态食糖类。

E. 月饼。

22.当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最大表面面积小于10cm 时,可以只标示以下哪些信息( ABCD)A.产品名称。

B. 净含量。

C. 制造者(或经销商)的名称。

D. 制造者(或经销商)的地址。

23.食品标识不得标注下列哪些内容:(ABC )A. 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B. 非保健食品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的;C.以欺骗或者误导的方式描述或者介绍食品的;D.使用国旗、国徽或者人民币等进行标注的24.食品标签是指食品包装上的( ABD)及一切说明物A. 文字B. 符号C. 商品量D. 图形25.配料是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包括以改性的形式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不包括( BCD)。

A. 食品添加剂B. 加工助剂C. 加工辅助物D. 生产设备26.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CD )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食品;也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消费者。

A. 外国B. 直接的C. 使消费者误解或欺骗性的D. 虚假27.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内容不得单独使用( ACDE)A. 拼音B. 规范的汉字C. 少数民族文字D. 图形 E :外文28.各种配料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排列顺序不对的是( BCD)A. 递减B. 递增C. 随意D. 前后29.营养标签中的核心营养素包括(BCDE)A.能量B. 碳水化合物C.蛋白质D.脂肪E. 钠30.国内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预包装食品(不包括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企业执行的( ABCD)的代号和顺序号A. 国家标准B. 行业标准C. 地方标准D. 经备案的企业标准 E :未经备案的企业标准二、判断题(每题 1 分,共36 分)1.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2.营养声称即为对食品营养特性的描述和声明,如能量水平、蛋白质含量水平。

营养声称包括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

(√ )3.预包装营养标签应使用中文。

如同时使用外文标示的其内容应与中文相对应,外文字号不得大于中文字号。

(√ )4.预包装食品是指经预先定量包装,或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 )5.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配料,可以不在配料清单中标明。

(× )6.食品标签中的配料是指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任何物质。

(×)7.生产日期或制造日期是指将食品装入(灌入)包装物或容器中,形成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

(√ )8.包装日期或灌装日期是指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

(√ )9.食品的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 )10.在食品的保质期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 )11.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 )12.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虚假、使消费者误解或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食品;也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消费者。

(√ )13.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导致消费者将购买的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

(√ )14.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可以与包装物(容器)分离。

(×)15.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内容包括注册商标,应使用规范的汉字。

(×)16.如果透过外包装物能清晰地识别内包装物或容器上的所有或部分强制标示内容,可以不在外包装物上重复标示相应的内容。

(√ )17.食品的配料清单中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 )18.如果某种配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配料构成的复合配料,应在配料清单中标示复合配料的名称,再在其后加括号,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

(√ )19.当某种复合配料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的25%时, 不需要标示包括在最终产品中起工艺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内的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

(√ )20.在食品制造或加工过程中,加入的水应在配料清单中标示。

(×)21.可食用的包装物不用在配料清单中标示原始配料。

(×)22.制造、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加工助剂,不需要在配料清单中标示。

(√)23.如果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某种或数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应标示所强调配料的添加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