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讲_福柯

第六讲_福柯

对疯人们进行外部形体和心理底层的双重 压制。
3、提出的观点
疯癫不是单纯的生理、心理和医学 问题,它首先是政治、经济和伦理 道德问题。
疯癫及其它的遭遇是特定历史条件 和意识形态的产物,是理性压迫的 结果。
真正疯癫的是理性,理性凭借着科学 与工业的成就,变得越来越蛮横、越 来越残酷,它对人性的压抑已经由外 部环境和活动空间深入到人的心理底 层,真正应该得到限制的不是疯癫, 而是理性。
詹姆斯·米勒
这个世纪将被称作 “福柯时代”。
法国著名学者,福柯的朋友德勒兹
“20世纪法兰西的尼采”,
“萨特之后法国最重要的思想家”
西方思想界
福柯是一个难以归类的人物: 他是一个非历史的历史学家,一个 反人本主义的人文科学家,一个反 结构主义的结构主义者。
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
“在我这一代对我们的时代进 行诊断的哲学家圈子里,福柯是 对时代精神影响最持久的。”
和检查) 现代监视技术和监狱设施等。 (全景敞视监狱、监狱金字塔、监狱群岛)
锯刑
刺刑
刀凳
在柱子上火烧
碎头机
猫爪
水刑
四马分尸
1789年边沁(Jeremy Bentham)设计的全景敞视监狱
杰 里 米 · 边 沁
三、评价与思考
(一)评价 20世纪最后的思想家 奇异的思想,“怪诞”的生活 生活美学的践行者
1、权力与知识的关系
知识是在权力的制约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没有 脱离权力关系的抽象知识;
权力离不开知识,不仅权力在特定的知识背景、 知识结构中形成,而且知识本身就是权力;
权力同知识不可分,只有在权力与知识的联系中 才能把握权力的实质与作用。
2、历史上的惩罚模式
中世纪末期和旧制度时期的酷刑; 18世纪反对酷刑的改革者的刑法; (规训权力的扩张: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
(一)理性的疯癫
在《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 史》中,福柯考察了不同时期欧洲 精神病患者和精神病医生的话语实 践,得出了“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 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的结论。
1、欧洲疯癫史(精神病史) 的三个时期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序 幕时期
麻风病 “愚人船” 悲剧性的疯癫体验;被理
性驯服的日常疯癫体验
飞越疯人院
12只猴子
(二)规训社会中的权力控制
提出了把知识和权力统一起来的新权力观, 独辟蹊径地概括出了权力通过规训、监视及 监狱等手段、技术和设施而行使的方式和展 开的过程,指出暴露于公共场景中的展示国 家权力控制的仪式性惩罚的消失并没有使权 力控制减轻,反而借助于工具理性的力量渗 入人的精神与灵魂深处。
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
(二)思考
思维方式的启示 福柯的生活美学
李银河在其著作《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中
指出:
福柯其人精彩,其书也精彩。……了解他的思想是
重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学会像他那样看问题,像 他那样思考问题,分析事物,最终能够达到自己对 事物作出福柯式的分析的境界。……福柯是一个例 外,他说出了别人没说过的话,他发明了与众不同 的观点,他对别人翻阅过无数次的档案材料作出崭 新的分析,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是研究的最高 境界,是每个有志于研究事业的人应当终生追求的 境界。
“福柯之死在法国知识界造成了一 个巨大的空白。在现代历史上,没有 任何一个思想家像他那样对历史学、 哲学、文学和文学理论、社会科学乃 至医学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
美国著名学者克利兹曼
“在仰慕者的眼里,他已经 取代了萨特作为知识分子的象 征: 批评迅捷,勇于揭露权力 的腐败,无畏惧地喊着左拉的 著名口号‘我要控诉’!”
从17世纪开始的古典时期 欧洲进入理,受到了更严 重的歧视和更深重的排斥。
“大禁闭”(1657年法国总医院的 建立为标志)
20世纪以来的现代时期 开始于法国皮内尔和英国图克创立的新型
精神病院,收容所向“医疗场所”转变。
请思考
1、你如何看待你自己的生命?你打算 怎样度过你的一生? 2、什么是权力?
第七讲 福柯
一、生平 二、主要思想 三、评价与思考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 15日-1984年6月25日),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 学家,也被称为结构主 义的大师,后现代主义 的主将。
佘祥林案
佘祥林:生于1966年3月7日,中国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 镇人,原是当地派出所治安巡逻员,1998年因涉嫌杀害 妻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事后女儿辍学、其母病故、 亲友为他上访时曾被扣押,但2005年3月其“亡妻”突 然出现,他被无罪释放。获得70余万元国家赔偿。他披 露当时认罪因被殴打了十天十夜,事件轰动全国。
李银河
在我看来,一个生活在20世纪 的人如果不知道福柯,就像一个生 活在19世纪的人不知道马克思一样。 说得刻薄一些,他会是一个文盲, 至少是个“思想盲”。福柯的思想, 振聋发聩;福柯的世界,丰富多彩。 任何一个人,如果他错过了福柯, 就会与一个最有趣的人、一个最值 得结交的人、一个人类思想史上的 奇迹失之交臂。
(二)学术渊源
1、黑格尔哲学 2、马克思主义 3、现象学 4、结构主义















二 、主要思想
被称为“20世纪法兰西的尼采”的福柯以 法国思想家素有的浪漫主义风格,向欧洲 的文化传统、理性观念和历史意识发起了 激烈挑战,围绕着知识、权力、疯癫、理 性等问题,福柯阐发了诸多振聋发聩的社 会学思想。
主要著述
《疯癫与文明》(1961) 《临床医学的诞生》(1963) 《词与物》(1966) 《知识考古学》(1969) 《规训与惩罚》(1975) 《性史》(1976)
一、生平
(一)个人生平 1926年10月15日,生于法国。 1946—1949年,学习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1951年,成为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心理学辅导教师。 1955—1958年,任教于瑞典的乌普萨拉大学。 1958—1960年,任法国驻波兰大使馆文化参赞。 1960—1965年,任教于克列蒙-费朗大学。 1966—1968年,任教于突尼斯大学。 1972年12月2日,就任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教授。 1984年6月25日,因病去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