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道法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单元测试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多名高官因贪污受贿等违纪违法行为被中央纪委和检察机关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这说明A.触犯刑法的规定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B.对腐败分子依法查处就可以消除腐败C.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受到制裁惩罚D.我国法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规范作用2.公平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是否公平、任何做到公平的问题。
下列对公平理解正确的是A.公平就是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B.公平就是绝对公平C.公平是一种好的机遇和命运D.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3.“雄赳赳,气昂昂,冲到路中央;有中年,有儿郎,老爷老大娘;迎着红灯亮,不停止方向;凑够一撮,随波逐流向前闯……”“中国式过马路”属于A.行政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严重违法行为4.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A.立法B.司法C.道德D.制度5.在郑州97路公交车上,一个女孩“教育”出言不逊的爷爷:车没进站,不能拦门上车,你再这样以后不用来接我了,并替老人向公交车长道歉。
对小姑娘的行为,我们应()①点赞,女孩讲文明懂礼貌,传递正能量②谴责,女孩当众指责爷爷,不尊重老人③点赞,女孩辨是非善恶,具有正义感④谴责,女孩伤害爷爷尊严,不宽容爷爷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6.下图漫画告诉我们.践行平等就要()A.以权谋私B.反对特权C.宽容他人D.遵守秩序7.在我国,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有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这说明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同等情况同等对待C.不同情况差别对待D.老弱病残孕享有一切特权8.某地部分事业单位依据省级文件规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6名工作人员,应聘者可以凭自己的实力去参加笔试和面试,然后事业单位择优录用。
公开招聘()①保证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体现规则公平②要求每个人基于一定的标准进行竞争,体现权利公平③给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体现了机会公平④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9.个人和社会都需要公平,维护公平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我们应该努力维护公平,自觉做到()①反对对自己的不公平对待,公平地对待别人②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③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同不公平的行为作斗争,谋求绝对公平④调整思维方式,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0.随着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逐步形成了以财政投人为主,学校和社会资金为重要补充的“三位一体”资助制度,实现了“应助尽助”,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人学、完成学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主要体现了()A.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B.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C.我国用制度维护社会公平D.维护绝对公平是人们的共同心声11.财政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孤残学生及特殊情况的学生给予补助。
由此可以看出正义的制度与公平的关系是①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的保障②正义的制度能根除不公平的现象③没有正义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④获得公平只能靠正义制度的支撑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2.《刑法》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从公平正义的角度看,考试作弊之所以入刑,是因为考试作弊①是一种违法行为②是非正义的行为③是不公平的竞争行为④不利于建设诚信社会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放学路上,16岁的小杨看到几个彪形大汉正在殴打自己的同学小张。
小杨奋勇上前与歹徒博斗,结果两人都被打成重伤。
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A.事不关己,熟视无睹,面对暴徒行凶他人,避而远之B.见义勇为,匡扶正义,不顾一切同犯罪分子作斗争C.要见义勇为,不要考虑太多D.在尽量保护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14.2017年7月12日,书记、检察长曹建明在大检察官研讨班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今年下半年,各级检察机关要加大查办预防职务犯罪力度,这说明A.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B.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C.所有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D.全面从严治党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15.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之后,全国各地政府相关部门依法持续强力扫除黑恶势力。
对此,下列看法错误的是()A.表明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B.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C.任何践踏法律尊严的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D.扫黑除恶是政府的中心工作16.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懂得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维护。
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对于这些维权方式,以下观点正确的是①公民可以通过向行政机关提起诉讼,依法维权②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是通过协商解决的③公民与他人或组织之间发生纠纷,可申请仲裁④调解要以国家法律、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以下关于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B.如自由果脱离法律的限制,必将导致混乱与伤害C.自由是法律之外的自由D.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是自由的底线和保障18.漫画主要启示我们()A.不公平是客观存在的,凡事不要斤斤计较B.公平是相对的,学会接受一切不公平C.遇到不公平时,学会换位思考D.遇到不公平时,学会努力争取19.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我国加强了制度建设,建立了一系列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制度。
如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
这些制度的建立①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②使弱势群体得到了基本的生活保障③有利于保证我国公民在各方面的绝对平等④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0.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下列措施中,体现公平要求的是()A.改革分配制度,人人均等分配B.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C.加强生态文明建设D.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1.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
这意味着更多贫困农村娃有了迈进“龙门”的机会。
这一目标①旨在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②有利于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③给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更多机会,但对城市学生有失公平④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办法》指出,根据纳税人在子女教育、大病医疗、房贷利息和房租、赡养老人等不同的实际负担,个人所得税进行差异性扣除。
完成下面小题。
22.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违反了公平的原则②说明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尊重和保障人权③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要求④反映出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平等内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3.其中赡养老人的支出也予以税前扣除,这一变化A.保障了老年人都能得到子女赡养B.说明孝敬父母是公民的法定义务C.有利于弘扬尊老孝老的传统美德D.说明了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2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公平”一词被提及12次。
针对社会共同期盼的公平,报告指出: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下列举措体现公平要求的有①改革分配制度,实行均等分配②加大扶贫开发力度③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5.2019年3月某市楼盘开盘销售。
此次开盘采用公证摇号方式确定购房顺序。
张先生告诉记者,过去买房采用的排队方式常常因为偶然因素,排不到合适的房源,采用摇号方式很公平,心理上的焦虑少了。
采用摇号方式售房体现了A.权利公平B.规则公平C.绝对公平D.机会公平二、简答题26.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谈如何维护公平正义,下面是一个论坛上发的帖子,请你参与并帮助回答问题。
楼主1:如果缺少公平正义的支撑,社会就可能土崩瓦解。
(1)维护公平对社会有何意义?公平的社会需要怎样的制度支持?楼主2:面对盗版光盘和书籍,同学甲认为,购买盗版光盘和书籍便宜,何乐而不为?同学乙认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不会对盗版行为无动于衷,我们要自觉维护正义,做有正义感的人。
(2)维护社会正义的有力武器是什么?我们青少年应如何树立正义感,自觉抵制非正义行为?27.均衡教育资源才能避免教育不公。
近两年来,我市部分学校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农村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教育资源得以均衡配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理解公平?(2)为什么说“个人和社会都需要公平?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公平和正义就像一盏明灯,照耀着人类历史前进的航程。
没有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人类将失去文明发展的动请回答:(1)公平的含义是什么(2)现代社会为什么要追求公平?(3)作为公民我们应如何维护公平?29.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
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到孙中山的“大同世界”,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平等的追求。
然而,追求平等是件知易行难的事。
南京一名环卫工人被狗咬伤,主人不仅没赔礼道歉,还一边殴打环卫工人一边喊:“你就配扫地,你儿子也就配扫地”;某县从乡镇选拔部分优秀教师,消息一出,人们纷纷“找关系”;公交车司机依然拒绝农民工乘车…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追求平等,促进公平,维护正义,扫除一切不平等现象。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1)请你列举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现象?(2)这些不平等现象的危害是什么?(3)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参考答案1.C2.D3.A4.B5.C6.B7.C8.B9.D10.C11.D12.D13.D14.C15.D16.D17.C18.C19.B20.D 21.D22.D23.C24.D25.D26.(1)维护公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
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