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作文——语文经典作文高考复习课件(共49张PPT)
2020届高考作文——语文经典作文高考复习课件(共49张PPT)
高考改革
2 直面新改革
高考命题悄然发生变化:
重视“三图三文”↓
评价改革
教材改革
高考改革
2 直面新改革
高考命题悄然发生变化:
重视“三图三文”↓
评价改革
教材改革
1 聚焦新高考
4.2019·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 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 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 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 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 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 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 聚焦新高考
(2018新课标全国I,22,6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标题;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 聚焦新高考
(2018新课标全国III,22,6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潘建伟团队的量子科技、 大洋一号综合远洋科考船、 产学研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互联网+ 等热点话题在实用类文本考查中都被一一呈现,利于提高学生信息梳理、 信息处理能力。
2 直面新改革
评价改革 教材改革 高考改革
高考命题悄然发生变化:
1.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着重提出在文学创作上 “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在人才选拔上“培养 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实用类文本考查“桥”,聚焦武汉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考查“文化遗 产的保护”,有新闻报道、也有知识性读物;有文字材料,也有数据图表等跨文 本阅读的内容。
文言文阅读:三套试卷的材料全部来自《史记》——贾谊、商鞅、吴起,降低难 度,去除阅读障碍,关注以贤治国、锐意改革、尽忠竭智等优秀品格。
1 聚焦新高考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 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 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 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 聚焦新高考
(2016新课标全国II,18,6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 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 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教学、社会生 活实践。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 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 聚焦新高考
(2017新课标全国II,18,6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 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20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高考复习
汇报提纲:
01 聚焦“新”高考 02 直面“新”改革 03 适应“新”常态 04 实现“新”跨越
1 聚焦新高考
(2015新课标全国I,18,6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 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 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 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 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1 聚焦新高考
(2018新课标全国II,22,6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
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 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 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 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 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1 聚焦新高考
(2015新课标全国II,18,6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 聚焦新高考
1.2019·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 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 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 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 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 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1 聚焦新高考
6.2019·天津卷·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 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 前途。——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 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黄大年
6.考核目标要求变化: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 质的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 化素质的要求。(①新增“思想道德”,指向立德树人;②新增“科
学”,注重考查科技、科学理性方面的渗透和考查。)
2 直面新改革
高考命题悄然发生变化:
《课标》引领下!重视“三图三文”↓
评价改革
教材改革
2 直面新改革
评价改革 教材改革 高考改革
高考命题悄然发生变化:
4.命题工作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在坚持不懈培育和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助力实现“四个正确认识”树立“四个自信”上下 功夫,进一步强化、凸显了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 作用。
【四个正确认识】 ①从历史到现实→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②从国际到国内→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③从社会到个人→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④从理想到现实→正确认识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 【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2019·上海卷·写作(70分)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 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3 .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2.命题呈现针对性强、时事化强、政治性强的特点, 题目命制去套路、去套话,重实践、考查“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突出“综合能力”的考查:文字媒介、数据、音 乐、影像等,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文化的、互联 网信息技术、跨媒介技术等都被成为评价载体。 ——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新要求, 对教学理念提出新要求。
1 聚焦新高考
5.2019·北京卷·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 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 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 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19年,我们隆重纪 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 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 “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 直面新改革
评价改革 教材改革 高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