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备战初中地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练习题含答案

2020-2021备战初中地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练习题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下图表示我国某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A.25℃B.-6℃C.19℃D.31℃(2)该市降水集中于()A.3月-5月B.6月-8月C.9月-11月D.12月-次年2月(3)该市所在地区盛产的水果最可能是()A.芒果B.柑橘C.苹果D.莲藕【答案】(1)D(2)B(3)C【解析】【分析】(1)解析:读图可知,该市的最高气温是25°C,最低气温是-6°C,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25°C-(-6°C)=31°C。

(2)读图可知,该市降水集中在6、7、8三个月。

(3)读图可知,该市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故该地的水果为温带水果,芒果、柑橘、莲藕为热带、亚热带的水果。

【点评】(1)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的计算公式是:气温年较差=全年最高气温-全年最低气温。

一般来说,受大陆性影响的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陆地大于海洋,少云雨区大于多云雨区,平原大于山区,裸地大于植被覆盖区。

(2)年内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即气候直方图,是最常见的气候资料表示方法,它是将地理数据信息采用图像的形式给予形象的显示,它能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画图时要注意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值及变化。

(3)最冷月均温在15度以上的气候为热带的气候,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5度的气候为亚热带的气候,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特殊);最冷月气温在0度以下,最热月温度在20度以上可能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北向南递减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海洋高于陆地B.陆地高于海洋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3)图中等温线北半球比较弯曲,南半球比较平直,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B.纬度差异C.地形因素D.人为原因【答案】(1)D(2)A(3)A【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一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3)解析:南半球因为海洋面积较大,等温线较平直,而北半球则因为海陆相间分布,同季节海陆气温不一样,所以等温线较弯曲。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冬季,海洋气温要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等温线在海洋上向高纬凸出,在陆地上向低纬凸出。

(3)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有纬度、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3.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A. 风和日丽B. 四季如春C. 狂风骤雨D. 阴转多云【答案】 B【解析】【分析】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四季如春表示地区的气候特征,其他表示的是天气现象。

故答案为:B。

【点评】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描述某地气候特征通常从这两个角度来说。

4.一般而言,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若山峰A的海拔3600米,气温是6℃,那么山底B海拔500米处的气温是()A. 24℃B. 12.6℃C. 24.6℃D. -12.6℃【答案】 C【解析】【分析】解:根据在山地,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计算得出山顶的气温为:(3600-500)÷100×0.6℃=18.6℃,18.6℃+6℃=24.6℃。

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5.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A. 风和日丽B. 四季如春C. 累风骤雨D. 阴转多云(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A. 赤道地区降水少于极地地区B. 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少于内陆地区C. 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D. 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答案】(1)B(2)C【解析】【分析】(1)气候是大气的多年的平均状态,四季如春描述的是气候;风和日丽,累风骤雨,阴转多云,描述的是天气;B符合题意。

(2)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点评】(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比如几分钟内或者几天内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以及阴晴、冷暖等。

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比如几个月内或者数百年内温度、降水、风、日照等气象要素以及天气过程的统计状况。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a.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b.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c.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6.下面漫画主题的含义是()A. 防治水体污染B. 防治土地沙化C. 防治大气污染D. 保护海洋环境【答案】 C【解析】【分析】漫画形象说明了治理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其成因有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森林灾害、岩石风化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料、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尤以后者为甚。

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包括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加强绿化和对污染源的管理,推行科技创新环保,减少汽车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等。

7.读下图“世界甲、乙两岛屿示意图”,甲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岛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地的经纬度位置是()A. 82°E,8°NB. 82°E,8°SC. 82°W,8°ND. 82°W,8°S (2)甲岛比乙岛的()A. 河流水量大B. 地形气候复杂C. 平均海拔高D. 年平均气温低(3)甲、乙两岛()A. 都位于南半球B. 气温年较差都较小C. 都位于中纬度D. 地势东部高西部低(4)家住甲岛的王先生计划假期到乙岛旅游,希望尽快到达,宜选择乘坐()A. 飞机B. 火车C. 汽车D. 轮船【答案】(1)A(2)D(3)B(4)A【解析】【分析】(1)根据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图中A地的经纬度是(8°N、82°E)。

故答案为:A。

(2)读图可知,甲岛大部分地区在52°N~55°N之间,乙岛大部分在6°N~10°N之间;甲岛比乙岛的纬度位置高,因此甲岛比乙岛的年平均气温低;故答案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读图分析可知,从南北半球来看,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从纬度划分来看,甲位于中纬度,乙位于低纬度;甲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岛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都较小;由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两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故答案为:B。

(4)读图可知,甲为冰岛,乙为斯里兰卡岛,二者距离远,家住甲岛的王先生计划假期到乙岛旅游,希望尽快到达,宜选择乘坐飞机。

故答案为:A。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

主要分布在西欧、新西兰等地。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受季风的影响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3)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0°经线和180°经线是划分东经度和西经度的界线。

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4)铁路运输能力大,成本低,受自然条件限制小,连续性强;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短途运输速度快,受地形气候条件限制小,适合短途的客运、货运;水运运量大,运输成本低,适合于运输距离长、运量大的物品;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合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以及鲜活产品等货物的运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