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锰生产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10012322 叶祥东以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尾液制电解锰(新工艺)和传统电解锰生产工艺为对象作全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显示:电解锰生产过程对环境的首要影响是非生物资源耗竭(ADP),在传统生产工艺中ADP占总影响的98%,在新工艺中比例更高;新工艺所有类型的环境影响值均低于传统工艺,尤其是新工艺酸化(AP)影响值为-2.10×10—8<0,说明新工艺对酸化产生负贡献,另外,高硫煤的在新工艺中得到了安全环保的使用。
本文首次对电解锰行业尝试进行LCA分析,旨在为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同时为决策者作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
关键词:电解锰生命周期评价新工艺传统工艺近年来,我国电解锰行业蓬勃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环境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各种制电解锰工艺对环境的影响成为电解锰生产行业关注的首要因素之一。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A)是通过对能源、原材料消耗及废物排放的鉴定及量化来评估一个产品的过程或活动对环境带来的负担的客观方法。
在国外已被应用于电力[1]、食品及其生产系统[2]、垃圾处理系统[3],甚至控制温室效应的政策[4];在国内LCA方兴未艾,应用于钛白粉生产过程[5]、复合包装处置方式[6]、新型干法水泥[7]等行业。
然而,国内外均尚未开展针对电解锰行业的LCA,本文选取国内90%以上电解锰生产企业使用的传统生产工艺与一项新工艺(软锰矿浆烟气脱硫液制电解锰[8,13])为评价对象进行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以全面反映两种工艺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及程度,填补电解锰生产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方面的空白,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1目标与范围以年产2万t电解锰为功能单元,以生产1t电解锰产品为单位,电解锰的生命周期包括采矿选矿、电力生产、煤矿的运输、二氧化硫浸取或者硫酸浸取锰矿制电解锰。
使用和处置阶段对环境没有什么负面影响,故使用与处置阶段不作考虑。
评价范围见图1、2。
图1传统工艺制电解锰的生命周期评价范围2清单分析图2新工艺制电解锰的生命周期评价范围2.1成品锰矿生产在采选阶段,每产生1t成品锰矿石,消耗原矿石2.1t。
假设采矿、选矿阶段的环境影响与产出质量成正比,即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对成品软锰矿和尾矿进行分配,则尾矿量为1t。
产生的粉尘量为2.1-1-1=0.1t,消耗的新水主要以蒸发、渗透的形式损失,消耗新水1.45t。
传统工艺与新工艺在成品锰矿石生产阶段没有差异。
2.2电力生产[10-11]2.2.1使用标准煤以我国常规燃煤电厂(C-F)为对象,电力生产包括煤矿开采、煤炭运输、锅炉燃烧和汽轮机发电机组四部分。
使用标准煤为燃料,电解锰厂家大部分分布在煤炭缺乏的南方,煤炭产于北方,煤炭运输阶段不能忽视,含硫量以2%计。
参考文献[9]、[10],每生产1kW·h,煤矿开采阶段产生8.67×10-3kgCO2、7.50×10-5kgSO2、3.67×10-5kgNO2、消耗煤0.008132kg;煤矿运输阶段产生3.02×10-3kgCO2、1.80×10-6kgSO2、1.26×10-6kgNO2、消耗煤0.0017kg;使用阶段,即燃煤产电阶段产生9.91×10-1kgCO2、6.53×10-3kgSO2、3.12×10-3kgNO2、消耗煤04kg;所以,使用标准煤电力生产共计产生1.0027kgCO2、6.6068×10-3kgSO2、3.158×10-3kgNO2、消耗煤0.4098kg。
2.2.2使用高硫煤电力生产步骤同常规电厂(C-F),高硫煤广泛分布在南方电解锰主产区,所以煤炭运输阶段可以不计。
但是高硫煤含硫量较高,以6%计,所以使用阶段产生的SO2可预计较使用标准煤时高,同时因为C元素质量分数下降,煤消耗量也会增大。
每产生1kW·h,合计产生1.04537kgCO2、1.9665×10-2kgSO2、3.1567×10-3kgNO2、消耗煤0.4255kg。
2.3硫酸生产硫酸是传统电解锰生产的重要原料,本阶段的数据参照文献[12,13]。
每生产1t硫酸,投入硫磺340kg、煤70kg、新水4.5t;输出废水0.35t、1.75SS、酸雾103.5g、SO22.208kg。
2.4电解锰生产[14-16]2.4.1传统电解锰生产每生产1t电解锰(GB/T051-2003中的DJMnC类),传统电解锰生产中投入软锰矿3.2t、新水4t、电8000kW·h、含铬钝化剂1.1t、二氧化硒1.6kg、液氨800mg、硫酸2.2t;输出固体废物6.4t、阳极泥100kg、废水3.0t、COD300mg/l、Mn2+2mg/l、NH3-N15mg/l、总硒0.1mg/l、Gr5+0.5mg/l、粉尘0.2kg、酸雾200mg、氨气800mg。
2.4.2SO2还原软锰矿制电解锰根据实验数据,SO2还原软锰矿制电解锰过程中,若采用含MnO230%的软锰矿,每生产1t电解锰(GB/T051-2003中的DJMnC类),投入软锰矿2.46t、新水4t、电7239kW·h、钝化剂0.88kg、二氧化硒1.28kg、液氨800mg、输出固体废物5.4t、废水3.0t、COD200mg/l、Gr5+0.5mg/l、NH3-N15mg/l、总硒0.1mg/l、SO2-1.164t。
2.5全生命周期数据清单搜集资料获得的传统制电解锰工艺和新工艺的全生命周期清单见下表1。
表1两种工艺的生命周期清单数据类型传统工艺新工艺输入硬煤(t)3432.43080.24锰矿(t)6.725.166硫磺(t)0.7480水(t)18.547.567输出酸雾g)227.90数据类型传统工艺新工艺铵盐(mg/t)800800氨氮(mg/l)1515二氧化碳(kg/t)8398.47517.4COD(mg/l)300200六价铬VI(mg/l)0.50.5总锰(kg/t)1000锰离子(mg/l)20氮氧化物(kg/t)26.4522.85颗粒物(kg/t)320246总硒(mg/l)0.10.1废渣(t)9.67.86二氧化硫(kg/t)55.34-1017.64废水(t/t)3.7733生命周期影响评价3.1评价方法按照一定的方法,将搜集的投入与输出数据转化成能直观表示对环境产生何种影响及影响的大小的数据。
应用以SinoPro7.0为基础eBalance20104.InternalEdition的软件进行清单数据标准化,将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分为:全球暖化(GWP)、富营养化(EP)、酸化(AP)、可吸入无机物(RI)、非生物资源消耗(ADP)、初级能源消耗(PED)、COD、固体废物(wasteSolids)和水耗(waterUse)九项,评价步骤分别是数据特征化(或标准化)、归一化和加权求综合指标。
最后以加权综合指标直接比较两种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大小。
3.1.1数据特征化(或标准化)通常对某一种环境影响类型有贡献的物质有多种,这些物质中有一种被指定为该类型环境影响的当量,标准化的目的就是将其他物质用当量表示。
例如,对全球变暖有贡献的温室气体有CO2、甲烷、一氧化氮、CFCs等,其中CO2是当量,1kg甲烷被标准化后相当于25kgCO2eq。
3.1.2归一化由于特征化(或标准化)后的数据仍然有单位,各种不同环境影响类型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比较,归一化的目的就是将由当量表示的各类环境影响的数据化量纲为1。
3.1.3加权求综合指标归一化后的数据虽然可以直接比较大小,但是各种类型的环境影响在整个环境的影响重要程度并不同,并可能随时间和地域发生变化,所以,需要将各种类型的环境影响归一化值乘以各自的权重,真正转变成无差异值,才能通过比较加权综合指标(也称环境影响总值)的大小,直观比较对整个环境的影响大小。
通过结合专家评价打分和国家未来的环境规划确定权重因子。
3.2评价结果及解释传统电解锰生产工艺和新工艺的生命周期评价指标见表2,电力生产子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指标见表3,两种工艺的所有环境影响百分比如图3所示,他主要环境影响如图4所示。
表2传统制电解锰工艺与新工艺的LCA指标加权综合指标类型(环境影响值)传统制电解锰工艺新工艺δ5.07×10-73.62×10-7δ(ADP)4.99×10-73.83×10-7δ(WasteSolids)6.42×10-93.9×10-10δ(GWP)1.89×10-101.79×10-10δ(PED)2.67×10-102.40×10-10δ(RI)2.65×10-102.65×10-10δ(EP)1.00×10-109.06×10-11δ(AP)4.03×10-10-2.10×10-8δ(WaterUse)4.15×10-121.73×10-12δ(COD)4.20×10-122.80×10-12表3电力生产子过程的LCA指标使用高硫煤使用标准煤δ(AP)4.18×10-141.69×10-14δ(EP)1.70×10-141.70×10-14δ(GWP)2.46×10-142.36×10-14δ(PED)3.31×10-143.19×10-14δ(RI)2.64×10-141.25×10-143.2.1非生物资源耗竭(ADP)是首要的环境影响从表3和图3可以直观看出两种工艺的全生命周期对环境产生的环境影响中,非生物资源耗竭(ADP)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环境影响,成为最突出和绝对的环境影响。
在传统制电解锰工艺中ADP值是4.99×10-7,占综合总值的98%;在新工艺中,ADP指标值是3.83×10-7,在环境不利影响综合值(正值)中百分比近>98%。
非生物资源耗竭(ADP)是制电解锰过程的首要环境影响与“锰矿是国内难以保证供应的战略性矿产资源”[17]的现实相符。
然而新工艺的ADP值比传统工艺减少23.25%,这是因为新工艺原料上采用锰含量相对较高的软锰矿,技术上采用SO2还原浸出,符合符合我国电解锰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效利国内贫氧化锰矿石,节约了锰资源3.2.1其他主要环境影响从表3和图4中可见,除了ADP,传统工艺的其他主要环境影响为:WasteSolids>AP>PED>RI>GWP>EP;新工艺的其他主要环境影响为:WasteSolids>RI>PED>GWP>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