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微生物学质量控制
增加冲洗量 使用中和剂或灭活剂如β-内酰胺酶、对氨基苯甲酸
(影响磺胺类抗生素) 更换滤膜品种
供试品的无菌检查(薄膜过滤法)
供试品过滤 ↓
冲洗液过滤
阳性对 ↓
若出现隐约浑浊可染色镜检,
阴性对照:
溶剂和稀释液代替 供试品
或转种新鲜培养基,或接种斜面培养基
接种乳糖胆盐发酵管(产酸产气) 接种曙红亚甲蓝琼脂或麦康凯琼脂 菌落特征相符且为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接种乳
糖发酵管(产酸产气)
可能的大肠菌群数表
各供试品量的检出结果
可能的大肠菌群数N
0.1g或0.1ml 0.01g或0.01ml 0.001g或0.001ml (个/g或ml)
+
+
+
+
+
>103
若供试品有抑菌作用
薄膜过滤法 中和法 培养基稀释法 离心沉淀法
(2)大肠菌群(埃希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 伯菌属、肠杆菌属)
分组
① 验证组:供试液+100cfu试验菌株 ② 阳性对照:100cfu试验菌株 ③ 阴性对照:稀释液 ④ 检查组:供试液(0.1ml、0.01ml、0.001ml)
1. 药品中微生物的来源
① 空气中的微生物(生产场所) ② 水中的微生物(液体制剂) ③ 人体中的微生物(操作人员) ④ 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药材) ⑤ 原料和包装物 ⑥ 厂房建筑和制药设备
2. 微生物引起的药物变质 存在于药物中的微生物如遇到适宜的条件就能
生长繁殖,使药物发生变化,造成药物变质失效
第二十章-药品的微 生物学质量控制
王重振 副教授 wangchongzhen@
学习要求
掌握一般灭菌制剂的无菌检查方法、非灭 菌药物的微生物总数测定方法
熟悉药品的控制菌检查方法、药品生产中 防止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措施
了解药品中微生物的来源和微生物引起的 药物变质
第一节 药品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
(1)外在表现(味道、气味、色素、沉淀、产气等) (2)判断(外在表现、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检查) (3)药物变质的结果
① 引起感染 ② 药物失效 ③ 微生物有毒代谢产物致病
第二节 药品生产中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措施
1. 加强药品生产管理
国家实施GMP管理规范,对厂房与设施、设备、物料与产品 等有严格要求
无菌检查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1. 薄膜过滤法(首选)
直径:50mm 孔径:小于0.45μm
薄膜过滤法的验证
供试品过滤 ↓
冲洗液过滤 ↓
100cfu试验菌过滤 ↓
滤膜接种于培养基
对照1:
试验菌直接接种 培养基
验证滤膜可截留试验菌,并且试验菌生长不受供试品被 截留物的抑制
若供试品有抑菌作用
供试品的微生物总数测定(平皿法)
不同稀释级供试品 ↓
培养基
阴性对照:
溶剂和稀释液代替 供试品
2. 薄膜过滤法
薄膜过滤法的验证
分组
① 试验组:最低稀释级供试品+100cfu试验菌 ② 菌液组:100cfu试验菌 ③ 供试品对照组:最低稀释级供试品 ④ 稀释剂对照组:稀释剂+100cfu试验菌
2. 药品生产的GMP验证
灭菌工艺的验证
3. 使用合格的防腐剂 4. 进行微生物学检验 5.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 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器官、组织、细胞、基因等
第三节 药品的微生物学检查
一、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查
各种注射剂、输液、手术眼科制剂都必须保证无菌,符 合药典相关规定
冲洗液过滤 ↓
滤膜接种于培养基
阴性对照:
溶剂和稀释液代替 供试品
(二)控制菌检查(非灭菌制剂)
(1)大肠埃希菌 分组
① 验证组:供试液+100cfu试验菌株 ② 阳性对照:100cfu试验菌株 ③ 阴性对照:稀释液 ④ 检查组:供试液
增菌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 鉴定
① MUG试验(+)和靛基质试验(+) ② 单阳性则接种曙红亚甲蓝琼脂或麦康凯琼脂,观察菌落 ③ 分离、纯化、镜检、其他鉴定试验
阳性对照: 阳性对照菌与供试 品共同接种培养基
阴性对照: 溶剂和稀释液代替 供试品
二、非灭菌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一)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1. 平皿法
平皿法的验证
分组
① 试验组:最低稀释级供试品+100cfu试验菌 ② 菌液组:100cfu试验菌 ③ 供试品对照组:最低稀释级供试品 ④ 稀释剂对照组:稀释剂+100cfu试验菌
流程
供试品过滤,冲洗,试验菌过滤,接种培养基
结果判断
稀释剂对照组÷菌液组×100%≥70% (试验组-供试品对照组)÷菌液组
×100%≥70%
若供试品有抑菌作用
中和法 离心沉淀法:500转/分钟,离心3分钟,取上清检查
供试品的微生物总数测定(薄膜过滤法)
不同稀释级供试品过滤 ↓
培养基 结果判断
稀释剂对照组÷菌液组×100%≥70% (试验组-供试品对照组)÷菌液组
×100%≥70%
若供试品有抑菌作用
供试品溶液性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薄膜过滤法 中和法 培养基稀释法:每1ml的供试品可等量分注多个平皿 离心沉淀法:500转/分钟,离心3分钟,取上清检查
局部给药制剂:均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 假单胞菌
鼻及呼吸道给药制剂: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阴道、尿道给药制剂:不得检出梭菌和白念珠菌
谢谢!
无菌检查试验菌株
① 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 ②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 ③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 ④ 生孢梭菌-CMCC(B)64941 ⑤ 白念珠菌-CMCC(F)98001 ⑥ 黑曲霉-CMCC(F)98003
-
102<N<103
+
-
-
10<N<102
-
-
-
<10
(3)沙门菌 (4)铜绿假单胞菌 (5)金黄色葡萄球菌 (6)梭菌 (7)白假丝酵母菌
增菌培养基、鉴别方法各异
(三)活螨的检查
一旦检出即判供试品不合格
(四)微生物限度标准(总数、控制菌)
无菌制剂 口服制剂: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含动物脏器:不得检出沙门菌
2. 直接接种法 3. 验证
试验菌 ↓
培养基 ↓
加入供试品
验证试验菌生长不受供试品抑制
对照: 不添加供试品
若供试品有抑菌作用
增加培养基的用量 使用中和剂或灭活剂如β-内酰胺酶、对氨基苯甲酸
(影响磺胺类抗生素)
供试品的无菌检查(直接接种法)
供试品 ↓
培养基 ↓
若出现隐约浑浊可染色镜检, 或转种新鲜培养基,或接种斜面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