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文与工程地质

水文与工程地质

水文与工程地质
水文与工程地质
本专业以培养地质专业队伍急需的职业型高级人才为主,考虑到本学科的外延性和学科发展的前瞻性,培养从事岩土工程和水资源环境的水文工程地质研究、勘察、设计、监测和评价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工程地质学、水文工程地质、岩土勘察等知识,从事水文与工程地质勘查、水资源分析与评价及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门人才。

二、就业面向:
毕业面向地质、矿产、水利、交通、市政、建筑、水资源勘查、工程勘察、管理等部门。

一般面向地质单位就业,并需要进行野外作业。

三、业务范围
找地下水、防治地质灾害(以山体滑坡、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为主)、工程勘察、防治地面沉降、地裂
缝等。

这些领域均涉及地下水的影响,毕业生可在工程地质勘察与设计、水利水电勘察与设计、城乡建设规划、道路交通基础设计、矿山企业、环境监测和国土资源管理等单位或部门从事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及环境监测评价等实际工作。

四、专业核心能力
能系统掌握地下水勘察开发利用,对水资源进行评价和保护,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系统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地质勘察的技术方法,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设计、评价、施工管理。

在市政工程、地下道路、桥梁、水利、港口、矿业等领域从事工程地质工作。

五、文化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思想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体育》、《交流与表达》、《毛思和中特理论》、《计算机应用与基础》、《就业指导》等。

六、专业核心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测量》、《工程制图》、《现在测量技术》、《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水资源管理与评价》、《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水力学》、《地下水动力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岩土力学》、《岩土工程勘察》、
《地基与基础工程》、《普通地质学》、《采矿学》、《构造地质学》、《环境地质学》、《Auto CAD2008、《MAP GI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地质学基础》、《矿物岩石学》、《地貌第四纪地质学》、
《水工物探》、《工程地质钻探》、《岩土施工组织设计》等。

七、实习
地质构造认识实习、常见水工建筑物认识实习、《工
程测量》实训、《Auto CAD2008软件实训、《MAPGIS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训、《理正岩土设计算》软件实训、《编制水文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图表》制图实习、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实习、《水力学》课程设计、《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专门水文学》课程设计、《岩土力学》土工实验、《建筑材料》实验、《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地质填图实习、工程勘察现场实习、
基础工程现场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以及各校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八、从事岗位
工程勘察、工程测量、基础设计、地基处理、矿山建设、土工试验、地质灾害评价、基础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组织、地基基础监理等。

九、需要考取的证书
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地质师、水文地质工、测量证、土工试验员证、工程监理证、施工员、资料员等C
十、职称评定
大专毕业——1年——初级职称——2年——助理工程师——4年――中级职称一一5年一一高级职称
十一、就业企业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京市)
(吉林省长春
市)
中国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海省西宁市)
(陕西省西安
市)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宁省丹东市)
(四川省成都
市)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
市)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贵州省贵阳市)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省都江堰市)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
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山东省德州市)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
司(云南省昆明市)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
司(福建省福州市)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天津市)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
河南煤炭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郑州市)河南明珠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河南省三门峡
市)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公司(西安市)上海汇谷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
十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内容:
1、水文地质学是从寻找和利用地下水源开始发展的,围绕实际应用,逐渐开展了理论研究。

目前已形成了一系列分支。

2、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的运动规律,探讨地下水量、水质和温度传输的计算方法,进
行水文地质定量模拟。

这是水文地质学的重要基础。

3、水文地球化学是水文地质学的另一个重要基础。

研究各种元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探讨地下水的形成和起源、地下水污染形成的机制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变化、地下水与矿产形成和分布的关系,寻找
金属矿床、放射性矿床、石油和天然气,研究矿水的形成和分布等。

4、供水水文地质学是为了确定供水水源而寻找地下水,通过勘察,查明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埋藏条件,进行水质与水量评价。

合理开发利用并保护地下水资源,按含水系统进行科学管理。

5、矿床水文地质学是研究采矿时地下水涌入矿坑的条件,预测矿坑涌水量以及其他与采矿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

6、农业水文地质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进行水文地质研究;另一方面为沼泽地和盐碱地的土壤改良,防治次生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进行水文地质论证。

7、地热是一种新的能源,如何利用由地下热水或热蒸汽携至地表的地热能,用来取暖、温室栽培或地热发电等,以及地下热水的形成、分布规律,以及勘察与开发方法等,是水文地热学的研究内容。

8、区域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区域性分布和形成规律,以指导进一步水文地质勘察研究,为各种目的的经济区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9、古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下水
的形成、埋藏分布、循环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等。

据此,可以分析古代地下水的起源与形成机制,阐明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种矿产的形成、保存与破坏条件。

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与地质环境有密切联系。

水文地质学以地质学为基础,同时又与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学、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工程地质学是与水文地质学是同时相应发展起来的,因此两者有不少内容相互交叉。

地下水积极参与水文循环,一个地区水循环的强度与频率,往往决定着地下水的补给状况。

因此,水文地质学与水文学、气象学、气候学有密切关系,水文学的许多方法也可应用于水文地质学。

地下水运动的研究,是以水力学、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的,并应用各种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

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是:由主要研究天然状态下的地下水,转向更重视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由局限于饱水带的含水层,扩展到包气带及隔水层”;由只研究地壳表层地下水,扩展到地球深层的水。

预计今后的水文地质研究,在下列方面将有突破:裂隙水与岩溶水运动机制和计算方法;地下水中污染物和温度运移机制和计算方法;粘性土的渗透机制;包气带水盐运移机制;水文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数学模型;地球深层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基本内容:
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

工程地质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
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

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

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