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污染防治方案为规范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减少噪声排放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3、《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4、《水污染防治法》一、基本概况本工程为吉安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工程,位于吉安市城南新区,单体,共1栋,总的建筑面积各2200平方米,地下室一层,主体十六层框架结构。
1、建设单位:吉安市财政局2、工程名称:吉安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3、工程地点:吉安市城南新区4、设计单位:上海现代(集团)设计研究院5、质量要求:省优6、工期要求:施工工期为530日历天内二、工程结构设计概况本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场地土类别为二类,按七度三级抗震设防,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1、桩基础:本工程桩基础为反循环灌注桩,桩径Φ800mm,Φ600mm 桩长暂定11~14.00米,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Pa=700KN。
2、承台:本工程承台为多桩承台,砼等级C35。
3、基础梁:砼等级C35。
截面尺寸为1000mm×600mm。
4、上部结构:砼等级C30,三、主要建筑做法:1、外墙做法:1:3水泥砂浆底15厚,纯水泥膏贴米10厚瓷质砖。
2、地面做法:20厚1:2.5水泥砂浆批面,25厚水泥砂浆找平,现浇C20混凝土100厚夯实。
3、内墙做法:1:1:6石灰水泥砂浆打底15厚,5厚1:0.5:3水泥石灰砂浆抹面,面刷白色灰水二遍。
4、楼面做法:现浇钢筋混泥土楼板,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20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
四、工程特点:1、本工程占地面积大,并且场地比较低洼,必须做好现场的地表水排放问题,防止暴雨时场地大量积水,并造成塌方。
2、本工程场地为回填砂,地基承载力差,为保证材料运输畅通,确保顺利进场安装,建议业主在土建开工后,提前施工厂区内道路的路基。
五、施工机具: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列施工机具和施工进度要求,由设备组统一调配或购置。
2、项目部组织技术精良的维修班组,严格按照机械操作规程及保养制度进行及时维修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转,充分发挥机械优势,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要求所有机械在进入工地前,都必须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场投入使用。
同时对大型机械和拆卸要编制方案。
4、要求机械的完好率达到90%以上,利用率达到85%以上。
主要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六、噪音控制目标:根据国家标准GB12523-90《建筑施工场届噪声限值》的要求,对不同施工作业的噪声限值见表所示。
在工程施工中,要特别注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的限值,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尤其是夜间禁止打桩作业。
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找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当地居民协调,出安民告示,求得群众谅解。
什么是环境噪声污染?环境噪声污染,是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建筑施工场届噪声限制七、噪音控制技术措施:1、降低声源噪声:降低声源噪声是控制噪声最根本、最直接有效的措施,要降低声源噪声必须弄清产生噪声的机理和规律,可以通过工艺改革、改进机械结构设计,提高加工精度等措施来实施。
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如低噪声振捣器、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
(1)、对强噪声源如空压机与相关部门协商采取隔离措施以降低噪音;(2)、公司内产生噪声的部门要保证防治噪声污染设施的正确使用,如需要改造、拆除或闲置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事先上报人事总务部。
(3)、在公司范围内行驶的机动车辆禁止鸣喇叭,防止产生噪声污染;(4)、在公司范围内进行施工、维修或其他服务活动时,应尽可能减少噪声的产生,如有强噪声源,应采取防治或隔离措施以降低噪音;(5)加强对职工的环境意识培训,使其养成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或服务中轻拿轻放的工作意识,杜绝野蛮操作,尽可能减少噪声的产生;2、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当直接控制声源噪声有困难时,为了防止声源发生的噪声向外传播,可以采取吸声、声屏障、隔声、隔振和阻尼、消声器等措施。
(1)、吸声:常用开孔性多孔材料、留空腔的薄板、多孔材料外覆盖穿孔薄板等作为吸声材料,如材料选择和布置合理,可使室内降低噪声5~10dB.(2)声屏和隔声:对比较集中的噪声声源采用声屏障,隔声罩和隔声室措施。
隔声室的隔声效果与构件本身的声透系统及内壁吸收有关。
(3)隔振与阻尼:这是减弱固体传声的常用方法,可采用弹簧减振器、橡胶、软木、玻璃棉、泡沫塑料等材料作减振材料。
用防振涂料漆、橡皮、塑料等涂或粘在振动扳上,可降低扳的噪声辐射。
(4)消声器:即能使气流通过又能降低噪声的装置称消声器。
利用声的吸收、反射、干涉等原理达到消声目的。
常见消声器可分阻性和抗生两大类。
阻性消声器主要通过管道内的吸声材料吸收声能。
抗性消声器是利用管道截面空变或通过大的空腔而产生声波的反射或压缩振动而使声能消耗,适用于消除某些特定频带的噪声。
(5)收者保护: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如无特殊的防噪声设备,可佩戴耳塞、耳罩以防止噪声对听力的危害,其中耳罩由于佩戴的不舒适、工作时不方便,尚未普遍应用。
而耳塞较为常用,目前应用的耳塞有预制耳塞、个人耳模型耳塞及可塑性耳塞等几种。
由于耳塞的材料、规格不同,防噪声效果也不同。
一个较好的耳塞应达到以下四点要求:○1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在250Hz范围内平均隔声值〉20dB;○2有良好的舒适度,佩戴后耳部无不舒适感;○3有妨碍语言联系;○4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6)生保健措施: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的检查,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进行就业前体检,取得听力的基础资料,并对患有明显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禁止其参加强噪声的工作。
就业后半年至1年应进行听力检查。
发现职业禁忌症者应调离噪声作业。
合理安排工间休息制度,经常检测作业场所噪声强度情况,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
(7)、噪音控制组织架构(8)、噪音控制岗位责任制项目部负责本程序的具体实施。
施工部负责对施工噪声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施工部负责相关方抱怨的信息搜集、处理。
(9)工作程序噪声产生的原因:顾客提供升级产品如:毛坯房的拆除、整理。
施工机具发出的噪声包括:气泵、电锯、电刨、云石机、电钻等。
施工过程中因物体的撞击而发出的声音。
八、整治措施为有效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的污染,加强对建筑施工单位和施工场地的监督管理,制定并实施以下具体措施:(一)城市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源头控制。
1、建筑施工项目必须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中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施工。
2、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招标时,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建设工期,禁止施工工地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
3、在市区建筑施工中使用产生振动和噪声的机械、设备,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十五天向环境保护部门提出申报、登记。
未向环保部门提出申报、登记的,建设部门不予发放开工许可证。
4、在环境敏感区进行产生高大声响及强烈震动的作业,如使用打桩机、破碎机、推土机、挖掘机、打夯机、混凝土电动震捣机械等,不得在夜间十时到次日早六时之间进行(中、高考期间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确因工程需要必须在此段时间内作业的,应报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报环境保护部门备案,同时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5、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采用先进的低噪声施工机械和设备,并在施工场地内对其进行合理布置。
同时应积极使用商品混凝土,减少建筑施工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二)、建筑施工中污染的防治措施结合对施工中污染产生的总结与分析,消除和降低施工污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噪音的防治。
根据研究,一般认为85dB(A)下的噪音是可以接受的。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
施工阶段不同,噪声值也不同。
夜间施工除打桩阶段为禁止施工外,其他阶段限值均为55dB;白天以打桩施工最高,为85dB。
减噪音的防治就是努力降低其强度,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一方面可通过改良或更换施工机械设备来进行。
另一方面,可通过变换设计或施工方案来获得。
比如。
对于由打桩引起的噪音,可通过与设计单位协商,更改桩型或采用静力压桩、挖孔桩等办法避免噪音。
对土方中的大型设备如挖掘机、拖拉机、推土机等,由于设备本身的特性,自身消除噪声比较困难。
在施工中。
可采用合理安排台班作业,在夜间或中午人们休息时停止作业,同时在工作区域周边搭设隔音防震墙(板)等办法,消减对周边的影响。
钢管切割机和电锯等小型设备,主要用在脚手架搭设和模板支护方面。
为消减其噪音,一方面可优化施工方案,采用定型组合模板和脚手架等,避免对钢管和模板的切割,同时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将其移至房屋地下室等隔音处,避免对周边的干扰。
同样在制作管道时,工作环境也应置于地下室或隔音处,从而减少对外界的干扰。
混凝土施工机械的噪音应值得认真对待。
对于城区重点区域一定要采用商品混凝土,以避免使用混凝土搅拌机。
振动棒因其自身的工艺原理,噪音较大。
消除振动棒噪音污染,一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另一方面采用和易性较好的免震自密实混凝土,从而可以减少震捣时间和次数。
同时,在工作的施工层周围搭设隔震板等设施,以消减噪音外传。
混凝土输送泵车是高层建筑输送混凝土的重要动力,由于功率大,噪音也较大,如何降低其噪音是一个问题。
必要时,采用围护隔震措施来消除。
建筑施工中的噪音大部分是由于机械设备本身的特性造成的,这需要机械制造厂商重视机械工艺改进,减少机械工作时的噪音。
2、泥浆与灰尘污染的防治。
泥浆污染主要来自基础和土方工程。
污染防治一是可以通过具体工艺避免。
其次,可通过人工措施及时固结泥浆,以避免泥浆流入场外,污染道路和市政工程。
对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应在进出场地的地方设立冲洗处,以维护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