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 请说明三种带式制动器的区别,结合图2-25、2-26说明摩擦式离合器-制动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区别:偏心带式制动器—1.结构简单,制动可靠2.耗能大 3.制动力矩可调4.常用在小型压力机上与刚性离合器配套;凸轮带式制动器—利用凸轮的突变来改变制动器的张紧程度,使能耗减少;气动带式制动器—1.耗能少 2.可在任意位置制动 3.常与摩擦离合器配套用于平锻机和热模锻压力机上原理:常态下弹簧力使离合器中摩擦盘分开,制动器中摩擦盘压紧。
工作时气压力使离合器中摩擦盘压紧,制动器中摩擦盘分开。
特点:1.动作协调,能耗降低,能在任意时刻进行离合操作,实现制动,加大了操作的安全性 2.与保护装置配套,可随时进行紧急刹车,不同于刚性离合器启动后,主轴一定要转一圈才能停止 3.可以实现寸动,模具的安装调整也很方便4.结合平稳无冲击,工作噪声亦比刚性离合器小5.有一定的过载保护能力,但结构复杂,加工和运行维护成本相应提高,需要压缩空气做动力源A11曲柄压力机为何要设置飞轮?飞轮是如何起作用的?原因:曲柄压力机的负荷属于短期高峰负荷,即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只在较短时间内承受工作负荷,而较长的时间是远程运转。
选择电动机功率时按短时工作负荷来选择,将会使电动机功率过大。
因此,根据压力机负荷特性加装飞轮后可以大大降低电动机的功率,即在非工作的空转时期电动机对飞轮储能,在冲压工作时能量由飞轮提供。
作用:飞轮的储存和释放能量的方式是转速的加快和减缓,即在非冲压时期(包括滑块的上下行及停止时刻)电动机驱动飞轮使飞轮的转速加快,冲压工作时飞轮释放能量,转速降低,如此循环。
A18 简要说明冷挤压的工作特点,以及压力机的要求特点:1.尺寸精度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较低 2.与切削加工相比,有着较高的材料利用率和产品生产效率3.存在加工硬化,冷挤压件的强度、硬度都比较高4.由于有色金属材料的塑性性能好,能挤出形状复杂的零件对设备的要求:1.刚度要求高2.工件变形能力大3.设备精度高4.合适的挤压速度5.可靠的顶料装置6.安全可靠的过载保护装置A20 简要说明热模锻压力机的工作特点,结合图2-57,2-58说明热锻压力机结构上的特点B2.框架式压力机的特点。
为什么组合框架式需要采用预紧螺杆,简介组合式机架立柱、螺杆受力特点。
特点:刚性好、导向精度高、疲劳能力较强预紧螺杆:增加刚性、提高了框架抗疲劳性能拉紧螺杆承受拉力,空心立柱承受弯矩及轴向压力B3.梁柱组合式压力机立柱受力特点。
立柱与横梁连接的主要方式及特点,简介预紧方式立柱受力:立柱在偏心载荷作用下将承受拉弯联合作用而处于复杂受力状态,其应力循环为脉动循环方式。
连接方式及特点:双螺母式:加工、安装与维修都比较方便;但时间唱了,紧固螺母易松动,需随时检修锥台式:刚性较好,可防止横梁与立柱相对水平移动,但不易保证尺寸精度锥套式:消除或减轻应力集中,但反复加载过程中,锥套会松动,降低机架刚度预紧方式:加热预紧:在立柱及横梁安装到位后,先将内外螺母冷态拧紧,再在加热孔中插入电热元件,接通电源,使立柱加热伸长液压预紧:拧紧螺母,通入压力油,将柱塞推出,拉长立柱,使横梁和螺母间出现间隙,在间隙处塞入垫片,然后卸压超压预紧:在总压力超过公称压力1.25倍的情况下使液压机加载,立柱超载而伸长,拧紧内螺母B5.说明顶出装置,活动横梁保险装置,液压打料装置,冲裁缓冲器的作用与工作原理顶出装置:作用:顶出工件,在有些工艺用途的液压机上还可完成浮动压边,浮动压制的动能或动作工作原理:顶出缸实际上是一个倒置的活塞式液压机。
顶出缸顶出时,往活塞内通入高压液体,同时使活塞杆腔与油箱相通,即可使活塞上升顶出工件;回程时,高压液体进入活塞杆腔,而活塞腔通油箱,使活塞回程。
进行浮动压边时,在活动横梁下行前先使顶出缸活塞上升至上死点,然后切断其压力源,待活动横梁下行至上模接触到毛坯表面时,通过顶杆使顶出缸活塞与活动横梁同步下行,此时活塞腔的液体经溢流阀排回油箱,活塞杆腔则从油箱吸油以补充其容积变化。
活动横梁:作用:防止液压机工作时,活动横梁会突然下落造成事故工作原理:由保险缸、支撑杆和支座组成。
保险缸和支座安装在立柱上,另一端与保险缸的活塞杆相连,液压机正常工作运动时,活塞杆缩回缸内,将支撑杆拉至活动横梁的运行区域以外,使活动横梁可以自由上下运动,当液压机不工作时,先将活动横梁提至上限位置,然后使压力油进入保险缸的活塞腔,活塞杆伸出,将支撑杆推至活动横梁的运行区域内,这样,万一活动横梁发生下落,便由支撑杆撑住,不会发生事故。
打料装置:作用:将工件从上模中顶出工作原理:由打料液压缸和打料横杆组成,打料液压缸安装在活动横梁上,打料液压缸的活塞腔进油时,推动打料横杆下行将工件从上模中顶出缓冲器:作用:防止或减缓材料被冲断时的能量释放工作原理:安放在工作台上,在材料被冲断之前缓冲器开始起作用。
在活动横梁的驱动下,缓冲活塞向下运动将液体排过节流口,由于此时液压机速度很低,液体流过节流口时只产生很小的压力降,不会对活动横梁产生大的阻力,在材料被冲断的瞬间,活动横梁以很大的加速度下冲,迫使缓冲器内活塞下的液体以很高的速度流过节流口,在节流口两端产生很大的压力差,从而使缓冲器内活塞下的液体压力急剧上升,产生很大的反力,阻止活动横梁下冲以达到减缓弹性能释放,缓冲振动的目的。
B7.说明一般通用液压机Y32-315液压系统如何实现,系统压力调节、辅助泵作用及压力调定。
(图3-15)由图3-15可知,Y32-315液压系统的压力由溢流阀8和远程调压阀9共同决定的,调节远程调压阀9的压力即可对系统压力进行调节。
辅助泵作用:为电液换向阀或液控单向阀提供控制油源压力调定:调节溢流阀2的压力B9.说明一般通用液压机液压系统主缸背压的形成与作用;说明其浮动压边力的产生与调整。
(图3-15)背压形成:在活动横梁减速下行阶段。
5YA断电,阀12关闭,主缸下腔的油液须经背压阀13才能进入油箱,在1产生背压。
作用:增大横梁下降阻力,活动横梁组件只靠主缸上腔压力油推动下行,从而实现速度转换,慢速接近要压制成型的工件,防止上下模之间产生撞击。
浮动产生:在活动横梁下行之前,先给3YA通电,使推出缸上行到上死点位置后,3YA断电。
当活动横梁下行压住下模上的压边圈时,迫使顶出缸活塞与之同步下行,此时,顶出缸下腔油液只能通过节流阀6和溢流阀5排回油箱,在顶出缸下腔形成一背压,即为浮动压边力调整:调节溢流阀的溢流压力C2 简要说明挤出机基础过程的三个区域,固体输送理论研究的内容,基本结论及在提高输送效率的措施方面(螺杆,料筒)的实际应用区域:固体输送区,熔融区,均化区内容:塑料在挤出机加料区的输送情况结论:1.固体输送率Q s与n,螺纹槽深度h成正比关系,与螺杆直径D b接近于平方的关系2. Q s与螺杆,料筒的摩擦系数有关 3. Q s与加料段的温度,压力有关措施:1.选择较粗的螺杆,提高转速2.提高螺杆表面质量,减少料筒轴向摩擦,提高料筒切向阻力,如开沟槽3.螺杆加料段的螺槽比较深,逐步变浅,且内壁开纵向沟槽等,有利于尽早建立较大的压力,提高输送段起始压力,料筒加料段,没有冷却系统,降低加料段温度。
C3简要说明熔融理论研究的内容及基本结论,熔融区域内的变化内容:塑料从固态转变为熔融状态的过程置,控制Z T的长度2)提高料筒温度T n)螺槽渐变度A增加,Z T小2)减小螺棱与机筒间隙,Z T小变化:固体床在前进过程中同已加热的料筒表面接触而逐渐升温熔融,并在料筒表面形成一层熔膜。
当熔膜厚度大雨螺杆与料筒的间隙时,被旋转的螺棱刮落,汇集于螺纹推力面的前方而形成或熔池。
随着螺杆的转动,来自加热器的热量和熔膜中的剪切热不断传至固体床,使与熔膜接触的固体粒子熔融。
这样固体床宽度,逐渐减小,而熔池逐渐变宽。
直至固体床完全消失。
C4 简要说明熔体输送理论研究的内容及基本结论,应用。
熔料在螺槽中的流动情况内容:如何保证塑料在均匀化段完全塑化,并使其定压,定量和定温地从机头挤出,以获得稳定的产量和高质量的产品结论:1.熔体在螺槽中的流动是正流Q Z逆流Q P横流Q r 漏流Q L 四种流的组合2.均化段流率(挤出机生产率)是由Q P Q Z Q L决定的,挤出机的流率(挤出量)为Q=Q Z-Q P-Q L3.Q与螺杆参数,运转条件,物料性质有关4.横流对总的挤出量影响不大,但对熔体的传热,混合,塑化影响较大应用:1.提高输送量:可提高螺杆转速n,加大螺杆直径,增大均化段长度L3和螺棱宽度e3,减小料筒与螺杆间隙等方法2.提高均化质量:提高熔体在料筒出口处所受压力P2,增大逆流和漏流,有利于均化和混合,从而提高均化质量情况:正流,逆流,横流,漏流四种流动组合C5说明螺杆特性线,口模特性线的含义与应用C7. 新型螺杆的(概念)结构形式及特点;螺杆的作用、性能要求与材料选用。
新型螺杆的形式、特点新型螺杆:在不同的方面和程度上克服了普通螺杆所存在的缺点,提高了挤出量,改善了塑化质量,减少了产量波动。
①分离型螺杆:在压缩段设置一条附加螺纹,称之为副螺纹,副螺纹外径小于主螺纹,也就是压塑段由两条螺纹组成。
②屏障型螺杆:在普通螺杆的某一部位设置屏障段,使未熔的固相不能通过,以达到使残余固体彻底熔融和均化③分流型螺杆:在普通螺杆的某一部位设置分流元件普通螺杆作用:完成塑料塑化和输送。
性能要求: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高强度、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要求、热处理后残余应力小。
材料选择:45钢、40Cr、氮化钢、38CrMoAlC9说明加热和冷却系统的作用种类(冷却系统分布及各自作用)系统作用:调节料筒中物料温度,使其保持在加工工艺所要求的范围内,保证制品的质量。
加热:液体加热蒸汽加热和电加热。
冷却:料筒冷却:防止物料分解,加强固体物料输送;螺杆的冷却:提高固体的输送率,控制制品的质量;料斗座的冷却:使物料顺利加入料筒C12. 双螺杆挤出机的特点。
双螺杆特点加料容易;在挤出量相同时,物料在螺杆中停留时间短;混合塑化效果优异,自洁功能良好;排气性能优异;比功率消耗低。
D1说明注射成型机的基本组成、结构。
解释注射机成型循环工作过程。
组成:由注射装置、合模装置、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过程:合模-低压高速锁紧-注射座前移-注射-保压-冷却(塑化)-开模(制件顶出)-合模D3 试简述螺杆式注射机与柱塞式注射机有何优缺点(塑化情况,注射压力压力损失,注射量,料筒清洗)柱塞式:优点—结构简单缺点—塑化能力小,塑化质量低,注射压力损耗大螺杆预塑式:优点—塑化质量和塑化效率显著提高;压力损失减小,注射速率比较稳定缺点—增加一个料筒,两料筒之间的单向阀处容易引起塑料的停滞和分解;结构比较复杂庞大,制造使用困难往复螺杆式:优点—塑化质量好,速度快,注射压力损失小,预塑计量准确,螺杆的拆装和清理容易D4.简述塑化装置的主要零件的用途,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