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在二战中地位的提升
从十九世纪中期鸦片战争爆发到二十世纪抗日战争前期,是中国的国际地位从固步自封天朝上国时的各国朝贡觐见,到屈辱打开国门受到大国侵略的地位的转变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一落千丈,中国人民在艰难的社会中生存,在残酷的战争中为实现祖国的复兴而奋斗着。
然而,十九世纪后期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进入二十世纪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一战的战胜国外交,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让中国人的爱国斗争几乎陷入困境。
这种局面终于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推进被打破,中国的各项斗争取得进展,国际地位提高,大国地位开始复苏。
关于中国在二战中大国地位的提升,史学界众说纷纭,没有确切的定论。
就我个人而言,中国地位的提高主要依靠以下因素。
第一,1927年蒋介石通过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建立政权,从此南京国民政府成为中国合法政府,代表中国参与国际事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蒋介石在与共产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抗战的同时,积极运用外交手段,利用各大国忙于二战与利益的平衡关系,与美国协调,基本废除了近代以来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取得的各种特权,由此,中国的主权得到维护。
第二,中国作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的重要成员,中国人民持久的八年抗战成功牵制轴心国集团的日本的军事侵略扩张,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国际声望得到提高并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
第三,从资本主义各国如美英的
各自考虑上来讲,英国因在亚洲的殖民地问题与日本利益冲突严重,企图通过中国达到牵制日本以实现本国在亚洲地区的长远利益。
美国也因日军偷袭珍珠港,造成美国海军损失惨重加之日本妨碍其在亚太地区甚至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全球政策的推行,希望通过援助中国提早结束二战来增加二战结束谈判筹码。
正因大国各自考量,在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四,苏联因素。
之所以将苏联因素单独列为一点进行阐述,是苏联在中国整个八年抗战中都扮演重要角色。
苏联通过援助中国抗战,在远东地区无后顾之忧,集中全力投入欧洲战场与德意作战,加速了二战结束进程。
在二战结束后形成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中,对于中国利益及地位的承认也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原因。
中国在二战中的国际地位的提升,是中国人民爱国斗争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跨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证。
对于中国大国地位在二战中的提升,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对于我们而言,重要的是以史为鉴,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我们只有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为中国的未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祖国才能够更加强大,才能够永远伫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