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质量奖励办法
为了促进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质量为核心,强化管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奖励原则
(一)有利于学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二)有利于稳控优质生源。
(三)有利于大面积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
二、奖励范围、对象
(一)普通高中教育的先进集体。
(二)义务教育的先进集体。
三、奖励依据
(一)高考质量。
(二)初中中考和县抽考成绩,小学县抽考成绩。
四、奖励设置
(一)高中教学质量特别奖。
(二)高中教学质量奖,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三)初中教学质量奖,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四)小学教学质量奖,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五、奖励条件
(一)高中
1、学生考上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的学校获教学质量特别奖。
2、当年完成教育局下达的高考本科上线高线目标任务(本一与本科)的为一等奖。
3、高考上线人数超过低线目标而未达到高线目标任务的为二等奖。
4、高考上线人数目标任务只完成部分的为三等奖。
(二) 小学、初中
1、将教育局下达的小学、初中抽考年级和中考的各项指标赋分考核,依据分数确定学校获奖等级。
2、小学、初中抽考年级及指标项目
小学:三、五、六年级人均总分、合格率、优生率。
三、五、六年级学生音体美知识与技能抽测得分率。
生源稳控率(学生升入七年级在县内就读率)。
初中:初一、初二平均分、差生率
初三平均分
优生数(前300名、800名、1340名)
优质生源稳控率(前300名在县内就读率)
3、各项目标的权重与赋分
(1)年级权重
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六年级=3∶2∶5
初中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1∶1∶2
(2)目标项目权重
小学
三、五年级:人均总分∶合格率∶优生率∶音体美知识与技能抽测得分率 = 5∶2∶2∶1
六年级:人均总分∶合格率∶优生率∶音体美知识与技能抽测得分率∶生源稳控率 = 4∶2∶2∶1∶1
初中
七年级、八年级:平均分∶差分率=7∶3
九年级:平均分∶优生数∶优生稳控率=2∶6∶2
其中优生数中前300∶800∶1340=3∶5∶2
(3)赋分:小学、初中满分各100分。
小学
三年级∶五年级∶六年级=30∶20∶50
三年级:人均分∶合格率∶优生率∶音体美知识与技能抽测得分率= 15∶6∶6∶3
五年级:人均分∶合格率∶优生率∶音体美知识与技能抽测得分率= 10∶4∶4∶2
六年级:人均总分∶合格率∶优生率∶音体美知识与技能抽测得分率∶生源稳控率 = 20∶10∶10∶5∶5
初中
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25∶25∶50
七、八年级:平均分∶差生率=18∶7
九年级:平均分∶优分数:优生稳控率=10∶30∶10
其中优分数为前300∶800∶1340=6∶20∶4
4、获奖等级分数
85—100分为一等奖
70—84分为二等奖
50—69分为三等奖
49分以下不得奖。
5、各项目标得分的计分方法(1)小学
人均总分:项目分数×学校人均总分目标人均总分
合格率:项目分数×学校合格率目标合格率
优生率:项目分数×学校优生率目标优生率
音体美测试得分率:项目分数×学校得分率目标得分率
生源稳控:项目分数×学校稳控率目标稳控率
(2)初中平均分。
七、八年级:校平均分= 抽考总分总人数
县平均分= 县抽考总分县总人数
12所农村学校平均分=12所农村学校抽考总分12所学校总人数
九年级:校平均分= 校中考总分春招后人数
县平均分=
县中考总分春招后总人数
12所农村学校平均分=12所农村学校中考总分12所学校春招后总人数
七、八年级平均分:18×校实际平均分目标平均分
九年级平均分:10 ×校实际平均分目标平均分
(注:实际得分不得超过满分)
七、八年级差分率:7×
校差分率目标差分率
(注:1、校差分率、县差分率、12所农村学校差分率公式略;2、差分率项实际得分不得超过满分。
)
优生数:
前300名得分:6×学校实际人数目标人数
前800名得分:20×学校实际人数目标人数
前1340名得分:4×学校实际人数目标人数
(注:实际得分不得超过该项满分)
优生稳控率(前300名报到率):10×实际报到率目标报到率
(注:实际得分不得超过该项满分)
六、评奖办法
先进集体由教育局根据当年全县教学成绩统计情况和小学音体美测试统计情况进行评选。
七、奖励办法
(一)对获奖集体颁发奖状。
(二)发放奖金。
八、说明
九义阶段的学校分初中和小学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