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社会价值取向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社会价值取向

文章编号:1673-1387(2007)01-0046-04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社会价值取向郭 彬(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摘 要:阐述了环境艺术设计与社会学的关系,以及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价值取向,分析了社会对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从市民的教育价值、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强调了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社会价值体现,提出了基于社会价值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思想。

关键词: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社会关怀;社会价值中图分类号:T U -024 文献标识码:A一、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1.环境艺术设计与社会学的关系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所包含的众多领域之一,就环境艺术设计概念来讲,广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涵盖了所有与地面环境和与美化有关的设计领域;其狭义的概念是指建筑室内外的环境设计。

严格意义上讲,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属于狭义上的环境设计。

但不管广义还是狭义的环境设计,都是为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而对环境进行的一种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美化活动,属于新兴的既边缘又综合的学科,就学科本身的内涵和外延来讲,环境艺术设计的涉及面非常广泛,主要有建筑学、景观设计学、城市规划、人类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等学科[1]。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给城市带来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的出现,人们逐渐加深了对环境设计的理解,针对城市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文化和社会危机,基于社会学角度对环境设计的研究呼之欲出。

这表明,作为一个学科,环境设计的学科体系不断健全,出现了如环境社会学等一些新的学科。

环境社会学由起初的人口学者、农村社会学者、城市社会学者、发展社会学者等组成,围绕环境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展开研究,后来,也吸引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等的加入,研究领域逐渐扩大到住房与建筑环境、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社会影响评估等的研究领域。

目前,世界各国都开始对环境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给予高度关注[2]。

2.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价值取向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实现的,要遵从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原则,既是艺术的范畴,又要满足生态的需求,还要体现其社会价值。

以往人们在评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价值标准时,过多地强调它的功能价值、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它的社会价值。

(1)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是为具有社会性的人而设计。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而人必须是处在一定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人,这样,以社会性的人为中介,无形中搭建起了一个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自然实体与社会这个以文化方式存在的系统之间的桥梁。

所以,在环境———人———社会中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要想研究环境必须研究人,而要研究人必须涉及到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这样,以人为中心而产生的社会种种问题应该是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所必须涉及到的内容。

(2)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要突出公共性。

“公 收稿日期:2006209207作者简介:郭 彬(1979-),男,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

2007年1月第9卷第1期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 )Jan.2007V ol.9,N o.1共性”属于社会学的概念,它是“公共领域”价值范畴的体现,著名社会学家尤根・哈贝马斯认为,“自由交流是公共领域体现公共性的核心”。

对公共空间来说,这种公共性不仅体现在公共空间作为一个单纯的物质空间形式为人们提供使用功能的简单存在,而更重要的是这种存在体现了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环境———人———社会三位一体的依存关系。

由此,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社会价值也在于使公共空间在人与人之间自由交流和自由言论中实现其公共性的问题,这里由公共性而延伸出来的包括政治的、宗教的、伦理的、道德的、文化的、精神文明的等社会因素都是公共空间所要承担的价值体系。

(3)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是一项设计创作活动。

设计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紧密相连。

后现代之后,设计的价值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重视功能价值和美学价值转向了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强调设计的社会关怀,设计的作用方式向着更加通俗化、大众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这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充分说明了设计活动作为人们的一项创造活动趋于理性化和成熟,更加接近于设计的本质。

对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来说,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创造能够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促进人与人友好相处的、推动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的优美环境。

在这里,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行为,社会价值理应成为衡量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社会对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 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对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意识的进步,促进了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发展,改变着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面貌,成为影响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最深层原因。

1.社会意识形态对公共空间的影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有时会对作为物质基础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古代城市的出现,是在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意识支配下诞生的,那时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打上了皇权专制意识的烙印。

隋唐时期的长安城采用“里坊制”,在城市空间布局上体现了“宫殿不与居民相参”的设计意图。

在与中国同时代的西方中世纪,由于宗教占主导思想统治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以教堂为中心而展开的广场成了那个时代城市的一大景观,也充分显示了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公共空间内容和形式的影响。

我国近代被帝国主义侵占过的青岛、上海等地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娱乐场所众多,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氛,表现出明显的资本主义特征[3]。

2.公共空间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公共空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社会的发展导致了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使得公共空间所承载的内涵和意义不断扩展。

从公共空间的形式来看,原始社会的公共空间形式单一,基本上是以供公共活动的大房子为中心,周围环绕着氏族成员的小房子,反映了原始居民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经济地位的提高,宋代的公共空间得到了空前发展,开始出现了繁华的商业街、娱乐中心“瓦子”等公共空间,这时的公共空间已带有明显的市民性。

到了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明清时期,在商业和手工业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更大规模的商业中心,如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等,以及大量的娱乐场所[3],公共空间开始成为人们集会的舞台,逐步向公共空间的本质内涵靠拢。

工业革命后的高科技给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共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公共空间的类型上,有了较细化的分类,比如居住型公共空间、工作型公共空间、交通型公共空间、娱乐型公共空间等。

形式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关系的变化,公共空间为大众服务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公众的参与性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公共空间的社会性表现得也就越充分。

三、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社会价值体现 在当今社会,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本身成为了社会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功能也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它首先应该满足功能价值,作为一项艺术创造活动,也要实现它的美学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还要体现它的生态价值,而作为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当代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承载了更多的社会价值。

着眼于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是当代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突出特征,它表明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更加理74第1期 郭 彬: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社会价值取向性化、人性化和社会化。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社会价值突出表现在对市民的教育价值,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上。

1.市民的教育价值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毫无疑问属于艺术的范畴,而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而艺术化了的环境对人的教化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外在表现形式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必然会对公众产生教育或教化作用,而作为公众性表现最为集中的地方,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也势必会对公众产生更广泛意义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方面,处在公共空间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行为是可以相互影响的,环境与人之间的对话也可以对人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

通过这种教化作用可以提高市民文明的状况,促进市民个人素质和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反过来,社会文明的提高也会张显公共环境的社会价值的体现。

另一方面,这种对公众的教育作用也突出表现在对市民的审美教育上,优秀的设计必将通过高水平的设计元素来影响或引导市民的审美。

在大审美经济时代,审美教育是市民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引导人们正确的审美观念也成了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所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特别是随着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多种异质文化的共存局面改变了传统审美的价值标准,引导市民合理正确的审美观念,对于提高市民的审美水平,重塑我们的主流审美价值观具有深远意义。

2.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人是环境和社会的主体,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着“人造空间,空间塑人”的关系[3],尤其是公共性的环境对人精神风貌的塑造作用是显然的,公共空间在体现时代核心的价值观念、引导市民共同的生活理想、强化公众的精神文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取向,包括环境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等。

而人类共同的生活理想在目前表现在对舒适的人居环境、和谐的社区关系、健康的生活主题等的向往。

城市居民的精神文明状况主要体现在市民对地域精神的认同,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对团结互助的集体精神和社会友爱的提倡等。

一方面,公共空间环境设计通过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来促进人与人之间语言、行动和精神的交流,在交流中升华市民精神;另一方面,通过环境设计的具体要素与市民的交流来达到促进市民文化素质以及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比如,公共空间往往通过具有浓缩精神的公共艺术—雕塑来体现城市精神,无形中强化了市民的城市归属感,提高了市民的文明状况,从而促进城市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3.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作为一项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塑造城市形象、体现城市精神风貌、提升市民文化内涵,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也是发展经济的前提。

目前很多城市都把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看作是吸引外资、拉动经济的前提,沿海城市大连、青岛等地,建设了比较完善的公共空间环境体系,通过视觉环境的改善大大改善了当地的投资环境,给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发展经济的活力。

反过来,经济的发展也会促进公共空间环境的建设和市民的福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有机体的和谐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