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塔吊、施工电梯)常见通病
一、起重机械(塔吊、施工电梯)安装、拆卸、加节时安全隐患:
1、临时雇佣无专业装拆资质人员作业;
2、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3、安装质量不高,检验不到位,尤其是导轨架的安装精度差,垂直度严重超过允许偏差,或机件安装间隙超标等,这都会给施工电梯的安全运行留下极大隐患。
4、未进行必要的验收和试验程序,未经检测合格,就草率地将刚安装完的施工电梯投入使用,这样也极易引发各类事故。
二、塔吊作业常见安全隐患:
1塔吊基础通病:基础积水严重。
2、标准节连接螺栓的预紧力安全隐患:标准节连接螺栓松动或预紧力达不到要求。
3、销轴的开口销设置安全隐患:开口销的设置不规范主要有:
(1)开口销偏小;
(2)开口销未开口或开口度不够;
(3)用铁丝或电焊条代替开口销;
(4)开口销锈蚀严重。
4、安全限位装置四限位(高度、变幅、力矩、起重量)和两保险(吊钩、卷筒)安全隐患:
(1)安全限位装置不作用;
(2)安全限位装置不灵敏;
(3)人为的短接或拆除。
5、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安全隐患:
(1)违反“十不吊”准则的;
(2)操作人员素质不高(有证无能);
(3)无证违章操作指挥。
(4)安装工人高处作业未扣好安全带;
(5)未定期进行检修及设备维保记录提前签名盖章,涉嫌维保作假。
三、施工电梯作业常见安全隐患:
1、超载使用(超载保护器失灵),给施工电梯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威胁。
2、主要部件出厂使用年限超过整机允许年限。
3、日常检查发现附墙存在问题较多:
(1)附墙件连接螺栓松动;
(2)附墙件插销未安装防脱开口销;
(3)开口销用铁丝代替;
(4)附墙架款按要求用双螺母或防松螺母;
(5)附墙件安装不规范;
(6)附墙架螺栓违均由使用各种不同型号规格螺母;
(7)附墙架与标准节连接不规范。
4、常见吊笼门联锁失效情况:
(1)轿笼逃生窗联锁限位用铁丝捆绑失效;
(2)轿笼单开门联锁限位失效;
(3)首层防护门机械联锁失效。
5、楼层防护门及卸料平台存在问题:
(1)楼层防护门及平台等未完善就投入使用;
(2)楼层防护门未关好;
(3)楼层防护门空隙未封闭挡护。
6、其它问题:
(1)导轨架加节后楼层升高,联络通讯装置不及时安装到位;
(2)不按规定单独安装接地保护和避雷装置;
(3)上下限行开关安装不牢固;
(4)标准节连接螺栓安装不符合要求;
(5)周边堆有大量材料杂物;
(6)地面出入口防护棚搭设不符合要求。
7、违章操作安全隐患:
(1)司机证件过期未年审或无证开机;
(2)违规使用电动运输机具进入吊笼运送材料;
(3)工人违规打开楼层防护门;
(4)安装工人高处作业未扣好安全带;
(5)未定期进行检修及设备维保记录提前签名盖章,涉嫌维保作假。
临时用电常见通病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中常见通病主要有:
1、把配电箱(二级箱)作为开关箱,直接控制多台电器设备。
2、使用二类手持电动工具的漏电保护器的保护电流>15mA。
现场实际大多数为30MA。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未实行三相五线制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制。
4、未定期对振动设备中的电器装置或潮湿场所工作设备进行绝缘测试和保护接地(零线)线的通断检查。
5、配电箱内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端子排未贴专用标示(N\PE)产生混接现象。
6、动力设备保护零线(四芯电缆)未按要求接在接地专用的接线柱(螺丝)上或在配电箱内未接通。
个别工地违规采用三芯电缆。
7、接地极采用螺纹钢筋或截面小于规定(规范要求采用角钢、圆管等,最好为镀锌材质)。
8、部分照明或手持电动工具线缆未采用三柱插头,而采用木楔将两芯裸线塞入电源插孔内的违规做法,照明或手持电动工具绝大多数无保护接零技术措施。
9、电器设备终端未作重复接地与设备外壳做可靠电气连接(接地体打入深度为2M,两个接地体相距2.5M呈三角形与设备端做可靠连接)。
10、保护接地(零线)线采用多股铜芯线时,连接不规范,随便缠绕在接头上。
11、一类手持电动工具直接在露天、潮湿或金属构架的施工场所上使用。
12、开关箱的熔断器或漏电保护器参数与设备不匹配,有的相距超过规定要求(大于3米,个别开关箱与设备相距近10M左右)。
熔断器保险丝采用金属丝连接(大部分使用金属扎丝、铜丝等)。
13、二级箱或开关箱内部分专用保护电器上接引多个设备电缆,即一闸多空现象较多。
14、碘钨灯、插线板等用两芯白皮护套线替代三芯电缆线使用。
15、配、用电无专职电工巡查管理、无停送电挂警示牌和设专人看护、无定期检查维护等完善的制度和手续。
16、动力和照明合用一组熔电器和开关(动力和照明混用)。
17、配电箱设置上方无防护措施,开关箱顺地乱放未做可靠固定措施。
18、重复接地线上窜接或并接多跟接地线或进行对接、缠接等。
19、一、二、三级配电箱设置高度过高或过低及配电箱周边通道过于狭小不便于人员安全操作。
20、露天使用的电源插座或配电箱无箱门未采取防雨等防护措施。
21、对失灵或破损的开关、残旧的导线、存在隐患的电气设备等不及时更换、维修而带病作业。
22、电缆电线通过运输道路、作业通道、金属管线、脚手架、潮湿地面等没有采用地下穿管地埋、绝缘隔离保护、架空敷设和采用其他有效的保护措施。
施工机具常见通病
施工机具常见通病:
1、搅拌机常见通病:
(1)料斗升起进行清理和检修作业未插料斗保险销。
(2)钢丝绳磨损超标未及时更换。
(3)进入搅拌筒内进行清理作业未设置专人值守或未将搅拌机电源线拆除。
(4)传动大齿圈(包括皮带传动部位)无防护罩
(5)开机作业过程中不按照规定先停机后再进行保养或检修。
2、钢筋机具常见通病:
(1)部分机具电缆与钢筋直接接触,未采取穿管地埋等措施。
(1)切割机及钢筋切断机金属手柄无绝缘措施。
(1)部分机具传动部位防护罩缺失未采取相应措施。
3、电焊机常见通病:
(1)个别电焊机无金属防护外壳。
(2)一次及二次线缆接头超过两个以上。
(3)接零保护线大部分未接线。
(4)潮湿地面处电缆未采取安全措施。
(5)高处进行焊接作业未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未进行防火覆盖、隔离等有效措施。
(6)无有效证件上岗作业,个别非专业人员私自进行施焊作业。
4、平刨及电锯常见通病:
(1)现场违规使用平刨、电锯、电钻等多用联合机械。
(2)个别操作人员袖口未扎紧且带手套进行作业,设备周边堆放半成品、边角料等,人员操作不便极易因失稳发生伤害。
(3)部分电锯下端违规采用倒顺开关或刀型闸刀控制,未采取单向按钮开关进行安全控制。
(4)个别电锯无锯片护罩、防护挡板、分料器等防护设施。
(5)因周转频繁而忽略接零保护措施。
内支撑架搭设常见通病
一、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搭设常见通病:
1、支架未按方案要求排架;
2、支架斜杆剪刀撑设置不符合要求;
3、搭设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
4、施工前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立杆倾斜偏心受力未垂直受力;
6、立杆漏设底座或垫板,立杆在垫板边外悬空站立;
7、梁下立杆未与两侧水平杆相连,出现单立杆;
8、立杆每步每跨纵横方向未按要求要用水平杆牢固连接,纵横方向上水平杆出现跳两跨甚至三跨现象;
9、脚手架未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高度超过200mm;
10、剪刀撑未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水平杆上;
11、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大于45°到60°之间;
12、未设置纵、横向剪刀撑布置;
13、水平杆未连接贯通,在中间断开(包括扫地杆);
14、扣件出现遗漏或出现松动、脱落的现象;
15、内架与外架连接在一起;
16、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超过200mm。
5、脚手架搭设或拆除时未设置警戒标志,未派专人看管。
二、盘扣式钢管支撑架搭设常见通病:
1、支架未按方案要求排架;
2、支架斜杆剪刀撑设置不符合要求;
3、搭设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
4、施工前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立杆倾斜偏心受力未垂直受力;
6、立杆漏设底座或垫板,立杆在垫板边外悬空站立;
7、未设置纵、横向剪刀撑布置;
8、水平杆未连接贯通,在中间断开(包括扫地杆);
9、水平杆或斜杆端扣接头出现松动、脱落的现象;
10、内架与外架连接在一起;
11、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超过350mm;
12、脚手架搭设或拆除时未设置警戒标志,未派专人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