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课作业姓名学号院系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三、文献检索范围及结果(请附上检索结果截图)1.《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知网)(1)第一步检索,用专业检索,构建检索式FT=('零价铁'+'ZVI'+'Fe'+'Fe0')*('硝基苯'+’NB’)*'废水'*'厌氧'*('降解'+'处理'+'治理'),检索到3820条信息,检索结果过多。
(2)考虑从全文范围内搜索改为主题搜索,搜索结果为20条。
(3)扩大检索范围,删掉检索式中相对不重要的词'废水'和('降解'+'处理'+'治理'),检索出文献32条。
(4)检索结果,最终检索式为SU=('零价铁'+'ZVI'+'Fe'+'Fe0')*('硝基苯'+’NB’)*'厌氧'[1].叶敏,徐向阳,谢雨生. 氯代硝基苯类生产废水厌氧-好氧序列生物处理研究Ⅱ.铁碳还原-A/ O组合工艺性能[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02:86-91.[2]董玲玲,吴锦华,吴海珍,吴超飞,韦朝海. 硝基苯厌氧降解过程中Fe~0的促进作用[J]. 环境化学,2005,06:14-17.[3]陈皓,陈玲,赵建夫,张红,孙娜. 铁元素对有机物厌氧降解的影响研究[J]. 四川环境,2005,06:14-16.[4]吴锦华,韦朝海,李平. 金属离子及盐度对硝基苯厌氧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J]. 环境科学研究,2009,01:99-102.[5]罗春香,戴友芝,史雷,李双双. 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降解硝基苯的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2009,02:160-164.[6]罗春香,戴友芝,李启武,史雷,汤文琪. 不同还原环境下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降解硝基苯的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09,04:31-34.[7]陈玲,刘强,陈皓,赵建夫. 不同价态铁对硝基苯的厌氧降解及影响因素[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510-514.[8]王煜乾,李胜,何媛君. 铁炭还原法预处理难降解有机化工废水[J]. 应用化工,2009,07:1049-1051+1055.[9]陈前. HABR-SBR联合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10]贾玉红. 菌株Dyella -4降解底物广谱性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9.[11]罗春香. 零价铁/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降解硝基苯及机理[D].湘潭大学,2009.[12]查清云. 氯代硝基苯污染地下水的生物修复过程[D].华南理工大学,2011.[13]董玲玲,吴锦华,韦朝海,李平,吴超飞. 厌氧条件下Fe~0-菌体-H_2O体系对硝基苯的降解[A]. 中国化学会、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中国化学会、上海交通大学:,2004:4. [14]董玲玲,吴锦华,吴海珍,吴超飞,韦朝海. 硝基苯厌氧降解过程中Fe~0的促进作用[A]. .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5.[15]刘川. 零价铁/磁/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降解硝基苯废水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1.[16]杨娟,任源,肖凯军,韦朝海. 混凝-Fenton氧化-Fe~0还原预处理高浓度硝基苯生产废水[J]. 环境工程学报,2012,05:1483-1488.[17]赵勇胜,马百文,杨玲,刘莹莹,刘鹏,李敬杰,孙威. 纳米铁还原高浓度硝基苯的实验[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S1:386-391.[18]梁俊倩,吴锦华,李平,王向德,杨波. 零价铁与厌氧微生物协同还原地下水中的硝基苯[J]. 环境工程学报,2012,08:2512-2516.[19]叶敏. 氯代硝基苯类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及其工业化应用[D].浙江大学,2002.[20]郑昱. 含氯含硝基芳烃类污染物ZVI还原转化及QSAR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21]项硕. 氯代硝基苯污染物厌氧—好氧序列生物降解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22]蔡哲锋. 催化臭氧化处理难降解制药废水研究[D].浙江大学,2004.[23]林海转. 零价铁与微生物耦合强化含氯含硝基芳烃类污染物转化和降解研究[D].浙江大学,2011.[24]孙威. 地下水中苯类有机污染的原位反应带修复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2.[25]梁俊倩. 硝基苯污染地下水的零价铁与生物修复[D].华南理工大学,2012.[26]杨娟. 硝基苯废水物化—生物处理及菌群结构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27]林海转,徐向阳,朱亮,戚姣琴. 零价铁与厌氧微生物协同降解氯代硝基苯的特性研究[A].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2011:1.[28]郑昱,徐向阳,蔡文祥,朱亮. ZVI还原转化硝基芳烃特性及QSAR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01:31-35.[29]郭冀峰,陈花果,夏四清,逯延军. 难降解有机化工废水处理中试试验[J]. 工业水处理,2007,02:17-19.[30]朱宜平,张海平,张键. 高浓度硝基苯类生产废水物化-生化处理试验研究[J]. 环境工程,2008,03:35-38+3.[31]安立超. 含硝基苯类化合物工业废水生物降解及处理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32]安永磊. 原位生物修复硝基苯污染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修复效能[D].吉林大学,2012.2.《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1)输入检索式:主题:(零价铁+ZVI+Fe+Fe0)*厌氧*(硝基苯+NB)*废水*(降解+处理+治理),检索结果为13条,检索结果相对过少。
(2)扩大检索范围,将主题检索扩大到全文范围内检索,结果为74条,可供文献调研。
仅此最终检索式为主题:(零价铁+ZVI+Fe+Fe0)*厌氧*(硝基苯+NB)*废水*(降解+处理+治理)(3)检索结果如下:[1]曾苏,赵珏,傅大放等.硝基苯降解菌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中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应用[J].环境化学,2002,21(6):576-580.[2]张波,孙剑辉,王璠等.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4):136-138.DOI:10.3969/j.issn.1673-9108.2006.04.032.[3]吴锦华,韦朝海.两相厌氧流化床中优势菌种降解硝基苯废水的特性[J].环境工程学报,2008,2(6):748-751.[4]叶敏,徐向阳,谢雨生等.氯代硝基苯类生产废水厌氧-好氧序列生物处理研究Ⅱ. 铁碳还原-A/O组合工艺性能[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9(2):201-206.[5]孙剑辉,孙胜鹏,张波等.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5,25(7):69-71.DOI:10.3969/j.issn.1005-829X.2005.07.023.[6]卢桂兰,郭观林,王世杰等.水体中硝基苯厌氧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3):556-562.[7]侯轶,任源,韦朝海等.硝基苯好氧降解菌筛选及其降解特性[J].环境科学研究,1999,12(6):25-27.[8]项硕,叶敏,徐向阳等.氯代硝基苯类生产废水厌氧-好氧序列生物处理研究Ⅰ. 反应器起动过程的特性[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9(2):195-200.[9]安立超,朱兆华,汪信等.硝基苯生产废水高效处理工艺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27(1):88-92.DOI:10.3969/j.issn.1005-9830.2003.01.022.[10]董玲玲,吴锦华,吴海珍等.硝基苯厌氧降解过程中Fe0的促进作用[J].环境化学,2005,24(6):643-646.[11]申运栓,王中友,叶正芳等.固定化微生物强化生物滤池处理硝基苯和苯胺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21):65-68.[12]陈华华.内电解-混凝-厌氧工艺在硝基苯废水预处理的运用[J].环境科技,2010,23(z2):47-49.DOI:10.3969/j.issn.1674-4829.2010.z2.016.[13]王琦,于立娟,程宝箴等.硝基苯降解菌的筛选驯化及其最适降解条件研究[J].广东化国,CN201010176578.4[P].2010-9-15.[72]北京大学.一种处理硝基苯、苯胺废水的方法:中国,CN200810113140.4[P].2008-10-8.[73]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种去除水中硝基苯的处理方法:中国,CN200510094222.5[P].2006-5-3.[74]上海交通大学.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土壤硝基苯污染方法:中国,CN200710172597.8[P].2008-5-21.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1)采用高级检索,在题名或关键词下,并用维普自带功能添加同义词,检索结果为2条。
(2)将搜索范围扩大到任意字段,继续搜索,结果为9篇,仍然较少。
(3)扩大检索范围,将“废水”和“降解、处理、治理”等次要词汇删掉,进一步搜索到15条。
(4)此6条为直接相关文献,检索结果如下:[1]马小兰,丁琳洁,董军.地下环境中铁氧化物生物异化还原耦合降解硝基苯的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2,21(6):1109-1114.[2]梁俊倩,吴锦华,李平等.零价铁与厌氧微生物协同还原地下水中的硝基苯[J].环境工程学报,2012,6(8):2512-2516.[3]杨娟,任源.混凝-Fenton氧化-Fe~0还原预处理高浓度硝基苯生产废水[J].环境工程学报,2012,6(5):1483-1488.[4]乐晨,吴锦华,李平等.零价铁还原地下水中对氯硝基苯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11(4):64-67.[5]乔小晶.炸药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5):32-38.[6]罗春香,戴友芝.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降解硝基苯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9,(2):160-164.[7]陈华华.内电解-混凝-厌氧工艺在硝基苯废水预处理的运用[J].环境科技,2010,23(A02):47-49.[8]王煜乾,李胜,何媛君.铁炭还原法预处理难降解有机化工废水[J].应用化工,2009,38(7):1049-1051.[9]无.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J].环境科学文摘,2009,(4):74-78.[10]陈玲,刘强.不同价态铁对硝基苯的厌氧降解及影响因素[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4):510-514.[11]罗春香,戴友芝,李启武等.不同还原环境下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降解硝基苯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9,35(4):31-34.[12]吴锦华,韦朝海,李平.金属离子及盐度对硝基苯厌氧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9,(1):99-102.[13]朱乐辉,邱俊,徐星等.Fenton氧化/厌氧/好氧工艺处理苯胺农药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2):58-61.[14]朱宜平,张海平,张键.高浓度硝基苯类生产废水物化-生化处理试验研究[J].环境工程,2008,26(3):35-38.[15]李海波,李晓东,孙铁珩.厌氧菌对硝基苯污染河道底泥的修复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4):65-67.[16]无.环境工程学[J].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6,12(22):253-254.[17]张键,于林堂.高浓度硝基苯类废水的处理[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6,37(4):74-76.[18]郑昱,徐向阳.ZVI还原转化硝基芳烃特性及QSAR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32(1):31-35.[19]陈皓,陈玲,赵建夫等.铁元素对有机物厌氧降解的影响研究[J].四川环境,2005,24(6):14-16.[20]董玲玲,吴锦华,吴海珍等.硝基苯厌氧降解过程中Fe0的促进作用[J].环境化学,2005,24(6):643-646.[21]樊金红,徐文英,高延耀.硝基苯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研究[J].电化学,2005,11(3):341-345.[22]叶敏,谢雨生,等.氯代硝基苯类生产废水厌氧—好氧序列生物处理研究:Ⅱ.铁碳还原—A/O组合工艺性能[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9(2):201-206.4.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zero valent iron or ZVI or Fe0 or Fe) and anaer* and (nitro* or NB)(1)初步检索,检索结果为495条,结果偏多,需进一步精炼,在搜索结果中继续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