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阴阳学角度浅探郭璞十九首《游仙诗》唐星钟嵘认为郭璞的《游仙诗》“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与传统的“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飡霞倒景,饵玉玄都”的所谓正格游仙诗不合。
这话只对了一半,“知人论世”,考察郭璞所处的环境和个人经历,可知诗人是有所感想要有所倾诉的,“游仙”是诗人理所当然的选择的符合个人身份的题材,但仅仅是题材而已,诗人更多的是要借诗歌来“表达”,这“表达”的最初层次便是抒情咏怀。
可是一个自小学术,洞晓天地人生之道的当时著名的占卜师、阴阳家①,他的诗歌怎么可能只是抒情这么简单,抒情咏怀而外,更有对现实的卜筮,对未来的预测,对宇宙天地自然万物的观察与领悟,对生命哲学的探讨等等。
因此,可以说就诗人的身份而言,他在诗中阐阴阳学说、发卜筮之辞似乎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
故本文着重从阴阳学的角度来探讨郭璞的游仙诗,深入细致地辨析其诗中的阴阳卜筮之辞,兼析其游仙列仙之趣和生活际遇之情。
所谓阴阳家,据《汉书·艺文志》云:“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
”而阴阳学,则在天①《晋书·郭璞传》几乎通篇全部记载郭璞的阴阳卜筮之事,其中有:“璞好经术”,“妙于阴阳算历。
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
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当时位高权重者,如元帝、明帝、王导、王敦、温峤、庾亮、庾翼、庾冰、庐江太守胡孟康、宣城太守殷祐等皆请他卜筮,而他“前后筮验六十余事”,并且他屡次上疏也是多言阴阳卜筮之事。
详见[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四十二·郭璞》,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99页—1910页。
文历法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儒、道两家的相关学说,其中,“阴阳”的观点出自《周易》,如“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五行”的观点出自《尚书》,如“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尚书·洪范》);“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的观点出自《孟子》,如“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贤君必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孟子·滕文公上》);“阴阳相和相生”的观点出自《老子》,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阴阳化成”的观点出自《庄子》,如“阴阳,气之大者也”(《庄子·则阳》)等。
在此基础上,阴阳家们利用《易经》中“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生发出了“宇宙演化论”;从《尚书·禹贡》的“九州”划分生发出“大九州”说,“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
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把《尚书·洪范》的“五行”观改造为“五德终始”说,“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
夏得木德,青龙止於郊,草木畅茂。
殷得金德,银自山溢。
周得火德,有赤鸟之符。
今秦变周,水德之时。
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
’”(《史记·封禅书》),强调"因阴阳之大顺"而历史朝代发生嬗变等。
最终形成了“阴阳消长,五行转移”的学说观点。
下面笔者便将从阴阳五行的角度来探析郭璞的十九首游仙诗。
一京华游侠窟。
山林隐遯(遁)栖。
朱门何足荣。
未若托蓬莱。
临源挹清波。
陵冈掇丹荑。
灵溪可潜盘。
安事登云梯。
漆园有傲吏。
莱氏有逸妻。
进则保龙见。
退为触藩羝。
高蹈风尘外。
长揖谢夷齐。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全三册)卷十一,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65页)诗中“京华”、“朱门”的显,“山林”、“蓬莱”的隐;“陵冈”则攀上高冈,地势升高,“临源”则下到河边,地势降低;“冈”的外露,“源”的潜藏;“游”、“登”、“进”律动强烈的行为,“隐”、“潜”、“退”安之若素的动作;“高蹈”的昂扬向上,“长揖”的谦恭低下;“傲吏”和“逸妻”中①,在“吏”与“妻”的原本对立基础上②分别加上了“傲”的刚露和“逸”的柔隐等等,这些词语的使用,体现了强烈的阴阳色彩。
就阴阳属性来看每组对举的词语中前者均属“阳”,后者均属“阴”③,全诗深刻地体现了阴阳学说中“阴阳对立”的观点。
除之前提到的词语之外,再加上“挹”、“掇”等词语,见出诗人对于动作感的强调。
“云梯”、“风尘”有风云流动之感,“蓬莱”④之①“傲吏”指庄周。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有:“庄子尝为漆园吏,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周笑谓楚使者曰:子亟去,无污我。
”“逸妻”指老莱子之妻。
据《<文选>六臣注》:“《列女传》曰:‘老莱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阳。
或言之楚,楚王遂驾至老莱之门,楚王曰:守国之孤,愿变先生。
老莱曰:诺。
妻曰:妾之居乱世,为人所制,能免于患乎?妄不能为人所制。
投其畚而去。
老莱乃随而隐。
”② [明]万明英著《三命通会》中有“阳而健者成男”“阴而顺者成女”,详见[明]万明英著,陈明点校,李非注评《钦定四库全书·三命通会》卷一“造化之始”章,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③《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④“蓬莱”乃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
《史记·封禅书》:“中有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地云气蒸腾,而“阴阳,气之大者也”(《庄子·则阳》),可以说这一切都是“阴阳交感”之后所产生的变动运转,正所谓“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①。
此外,诗中提到的“夷齐”据《史记·伯夷列传》载,当指商末孤竹君之二子②,《孟子·公孙丑上》又有:“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详参二人之事,可知二人身上有强烈的进退色彩,《周易虞氏义》有:“变化者,进退之象也”③,那么,诗人这里提到二人便有言“变化”之意,何况其已于前面“进则保龙见。
退为触藩羝。
”二句明确点出“进”、“退”二字。
而诗中“保龙见”据《<文选>六臣注》载:“《周易》曰:‘九二,见龙在田。
龙德而正中者也。
’”《周易虞氏义》有:“《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注曰)阳始触阴,常升五为君。
时舍於二,宜利天下。
”④“触藩羝”据《<文选>六臣注》载:“《周易》曰:‘抵羊触藩,羸其角,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
’”,可见诗人在诗中明言卦辞,《周易虞氏义》有“观变於阴阳而立卦”⑤,那么诗人便是观阴阳之变,感现实之累,思进退之事,以卦筮之,苦于只能进而难退,以诗来述其阴阳卜筮之事,兼而发其苦闷难言之意。
【备用资料】1“所以人生的最高生存法则是不争头不争尾。
可以免去祸端,平安一生。
”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
······诸仙人及不死药皆在此焉。
”①[清]张惠言著,刘大钧校点《周易虞氏义》卷之九《周易说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5页。
②详见[汉]司马迁撰,裴駰等三家注《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21页—第2123页。
③[清]张惠言著,刘大钧校点《周易虞氏义》卷之七《周易系辞·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6页。
④[清]张惠言著,刘大钧校点《周易虞氏义》卷之一《周易上经·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⑤[清]张惠言著,刘大钧校点《周易虞氏义》卷之九《周易说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2页。
2郭璞《游仙诗》之五:“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
”提到“苕”3“丹荑”据《<文选>六臣注》:“《本草经》曰:赤芝一名丹芝,食之延年。
凡草之初生通名曰荑。
故曰丹荑。
”详见《昭明文选》(全一册)卷二十一,第293页,下同。
4《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犹龙”。
《周易》:“上六,抵羊触藩。
”5《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
伯,长也;夷,謚。
叔齐名智,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
《孔丛子·陈士义》:“夷齐无欲,虽文武不能制。
”⑩高蹈:远行。
风尘:人间、尘世。
6遯。
东邻嫁女,为王妃后。
庄公筑馆,以尊王母。
归于京师,季姜悦喜。
详《屯》之《观》。
庄当为桓,事在桓九年纪季姜归于京师。
○王,汲古作主,非。
(《焦氏易林注卷十》《家人之第三十七》)7“朱门”红漆大门。
指贵族豪富之家。
[晋]葛洪《抱朴子·嘉遯》:“背朝华於朱门,保恬寂乎蓬户。
”8《说文》:“託,寄也。
”《楚辞·招魂》:“东方不可以託焉。
”《文选·张衡·思玄赋》:“託山阪以孤魂。
”9伯夷父《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郭璞注:“伯夷父,顓頊师,今氐羌其苗裔也。
”10伯夷【明】徐元《八义记·公孙赴义》:“我死埋我在伯夷首阳山根底,万古留传作话儿。
《吕氏春秋·诚廉》商末孤竹君之二子。
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
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
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11游侠窟:游侠活动的处所。
这句是说京城是游侠出没的地方。
遁:退。
隐遁:指隐居的人。
栖:在山林居住。
这句是说山林是隐者居住的处所。
⑤源:水之源。
挹:斟。
冈:山。
掇:拾。
这两句是说渴了到水源掬饮清波,饿了登山采食灵芝。
12灵溪:水名。
李善注引庚仲雍《荆州记》:“大城西九里有灵溪水。
”潜盘:隐居盘桓。
登云梯:指登仙。
仙人升天因云而上,所以叫云梯。
这两句是说灵溪完全可以隐居,何必升天求仙呢?作者本来是借游仙来抒发隐逸的怀抱,所以这里说潜隐也就是游仙。
13《周易》:“初九,潜龙勿用。
”“上六,抵羊触藩。
”二青溪千余仞。
中有一道士。
云生梁栋间。
风出窗户里。
借问此何谁。
云是鬼谷子。
翘迹企颍阳。
临河思洗耳。
阊阖西南来。
潜波涣鳞起。
灵妃顾我笑。
粲然启玉齿。
蹇修时不存。
要之将谁使。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全三册)卷十一,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65页)“青溪千余仞。
中有一道士。
”二句,据庾仲雍《荆州记》载:“临沮县有青溪山。
山东有泉。
泉侧有道士精舍”可知此“道士”所处之位在东方;“颍阳”,则指颍水的北面,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在颍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居;“阊阖”乃阊阖风的简称,据《史记·律书》云:“阊阖风居西方”,而诗中写“阊阖西南来”,在这里便是由其一物而化兼西、南两个方位;这样“灵妃”便当在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