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洋务运动》课件
创办新式学堂
结果 评价
破产
(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积极作用
局限性
性质
课堂检测
1、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 D
2、李鸿章是中国近代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过农民起义,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马关条约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表现在( )
第4课《洋务运动》课件
所谓近代化,指的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前途是发展资本主义。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什么是“洋务运动”?
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 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外患、 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客观上也是一场中国的近代化运动。
2、富国、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 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的特点和性质: 产品的资金来源:官督商办、官商合办 产品的生产:生产中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 产品的销售:生产出的产品除供给国家和军队使用外,还投放到市场上
洋务派: 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
中央 地方
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前期
后期
“师夷长技”
60年代
70年代
“自强”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80年代
90年代
“求富”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一、洋务运动的概况
筹建海军 培养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 培养了一批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
评价 进步性: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经济扩展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特点和性质: 产品的资金来源:官办、经费由政府调拨
产品的生产:使用机器生产但产品不计成本,生产不讲效率
产品的销售:不参加市场交换和竞争,清政府直接分配给军队使用
2.(后期)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①口号: ②典型代表:
“求富”
•创办民用工业 汉阳铁厂
开平矿务局
湖北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
性质: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近代企业
4.培养人才
(1)创办新式学堂: 1862年创设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学堂,它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型学堂。1902年
并入京师大学堂。 地方上也开始兴办各级新式学堂。 (2)派遣公费留学生出国留学
1872年,首批身穿缎袍、拖着长辫的孩子从上海出发开始了他们十年的留学生涯。
1、时间: 2、代表人物: 3、目的: 4、口号: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维护清朝的统治 自强、求富
创办军事工业
5、内容:
创办民用工业 筹建海军
培养人才
①时间: ②口号: ③典型代表:
1.(前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19世纪60-70年代
“自强”
兴办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破产原因
①顽固派的阻挠 ②不改变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单纯引进技术而不变革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 ) ③经营管理存在很多弊端.
内容
洋务运动的历史进步性
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舰队 名称
总吨位
布防基地
北洋 舰队
41200
大沽、旅顺、威海、营口、烟台
南洋 舰队
19000
江苏、浙江海面及长江口
福建 水师
9700
厦门、马尾
北洋舰队主力战舰致远舰
洋务运动的结局:
标志: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失败
材料: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 其体也。轮船、火炮、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 回答: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部分留学生 留美学生:詹天佑、蔡绍基、钟俊成、吴仲贤、黄开甲、陈巨溶、唐国安、李桂攀、梁敦彦、钟 文耀、唐绍仪、邝咏钟等
留欧学生:伍廷芳、林永升、林泰曾、刘步蟾、魏瀚、陈北翱、李寿田、林方荣、陈季同、严 复
建立新式海军 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筹划海防
北洋海军
南பைடு நூலகம்海军
福建海军
三支海军舰队的规模和布防情况
洋务运动后期,(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时间 1872
举办者 李鸿章
1893年 1893年
张之洞
企业名称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结合材料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1、解决军事工业在资金、原料、能源、运输方面的困难;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年代~70年代 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1861年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5年
李鸿章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是当时规模最大 的近代军事工业
1866年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远东第一大船厂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后膛钢炮
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 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背景 目的
内外交困 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代表 时间 口号
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自强、求富
主要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创建海军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快利枪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曼里夏1888直拉式步枪
材料:江南制造总局是
的,经费由清政府调拨,官产办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 其管
理机构是
式的,大权操纵在封建官僚手里。他们用管理军队的办法约束工人,
压迫工人,且不重视工艺技术的改进。
封建衙门
上述材料反映了洋务派军事企业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