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公共关系论文题目:论我国公共关系班级:154066学号:15406609姓名:魏琳目录(一)公共关系简述(二)我国公关二十年简要回顾一,20世纪18年代二,20世纪19年代三,2001至今(三)我国公关行业现状一,论我国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环境1.传统文化环境2.特有的经济方式3.现有管理体制二,我国公共关系现状1.专业水平低,不成熟2.已有巨大发展(四)我国公共关系所反映的问题一,认识的庸俗化二,对公共关系认识上存在神秘化三,步入纯粹社交误区四,我国公关业的行业竞争无序五,我国公关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五)针对我国公关行业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分析一,改善行业空间环境,防范行业竞争二,整合公关行业资源,完善公关行业管理方法和方式三,合理聘用并使用本土化公关专业人才四,要加强公共关系的专业教育五,要继续加强公共关系的普及教育(六)参考文献(一)公共关系简述公共关系产生于20 世纪初的美国,1904 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艾维·李在纽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以此作为现代公共关系诞生的标志。
公共关系一经出现,他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美国受到极大的重视。
大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公共关系传入西欧国家,最初进入英国,其后在其他英语国家流行开来,但二战前还局限于英语国家,二战后,公共关系才开始迅速扩展到世界各地,当然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运用越来越普遍,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二)我国公关二十年简要回顾一,1981-1991:萌芽和普及阶段国门的打开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使得现代公共关系这一新生事物得到迅速传播。
在此期间,出现了第一个企业公关部、第一家专业公关公司、第一个地方公关组织以及第一份公关刊物。
二,1991-2001:专业和职业发展阶段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体制的逐步完善,促使公共关系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1991年4月CIPRA成立以后,遵循"指导、协调、服务、监督"的八字方针,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积极推进中国公关业的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
设立了两年一届的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举办两年一次的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进行年度行业调查和行业工作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开展公关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本地公关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加入我们这一行业。
随着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认知的提高,中国公关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2001至今:随着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进驻中国市场,随之而来的是全球知名的公关公司,他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经验技术,加剧了中国公关行业的竞争,压缩我国公关企业的生存空间,但同时使得我国的公关企业在竞争中快速成长。
总之,公共关系传入我国的短短二十年时间里,公关实务和公关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理论上也有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公共关系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公共关系传入我国的时间短,起点低,对公共关系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运用上有失偏颇。
(三)我国公关行业现状一,论我国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环境首先,从文化心态来看,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了正道直行,贵和持中、民为帮本,平均平等及重情轻理等诸多方面,强调权威、秩序、和谐、忠诚和人际关系的特质。
从正面看,传统文化给人类提供了一个人们可以很快地认识现实并使自己很容易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社会,然。
而,从负面看,在这样一个各派别之间的关系已清楚地界定的社会里,中国人又发明了一种颇具中国文化特色,并且包含消极意义和不符合道德意义的词汇,“搞人际关系”,也就是所谓的“走后门”。
再从经济方式上看,迄今为止的中国经济仍未达到充分完全的市场经济水平,市场经济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既不充分,也不平衡。
这是造成我国公共关系事业发展先后快慢不一的主要原因。
最后从管理体制上看,党政不分,政企不分仍是中国管理体制的一大弊端,尤其突出的是,我国现有的舆论一统,媒介垄断,极少民办报刊,其结果必然是媒介缺乏相对的独立性,传播体制僵化,沟通渠道单一,民意和舆论的社会作用不强。
这将大大影响公关的社会效果。
二,我国公共关系现状一方面,虽然中国公共关系专业市场的真正发展只有二十年的时间,但是并不代表中国的公共关系专业水平很低,很不成熟。
我以为,中国公共关系市场的主体客户群是以全球500强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和一小部分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中国企业,它们对于公共关系的认知和专业要求是一流的,是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在高标准严要求下,专业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在不断成长和成熟。
另一方面,从专业机构的角度看,全球排名前10位的公关公司已经全部进入中国市场,在和这些公关行业顶尖高手同台竞技的过程中,中国本土的专业机构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专业上的成长也是一日千里。
中国公共关系市场的一些基本专业服务能力,例如传播管理、媒体关系管理、危机管理、会议管理、数字媒体传播等等,已经处在世界的先进水平。
(四)中国公关关系问题一,步入了庸俗关系的误区公关进入中国大陆之初,曾被纽曲为庸俗应酬的“劝酒学”,误认为公关不外是“凭的是脸蛋子,耍的是嘴皮子,使的是手腕子”,不把公关视为一种生活智慧和科学。
有的人认为公关等于“攻关”,漂亮的脸蛋加上能说会道,再加上不择手段,就没有什么攻克不了的难关。
所以许多企业和部门选聘公关人员时,把外在条件放在第一位。
有的甚至规定了身高、体重、胸围、腰围等,而很少考虑应聘者的内在素质。
还有些企业选拔公关人员时,规定的必要条件是年轻的女性,而且我国公关从业者中也是女性居多。
有关人员对长沙几家宾馆的公关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95% 以上是女性,文化程度大多是高中,目标不清,公关意识不强。
其实男性从事公关工作可能有更多优势,像日本,公关从业者大多是男性。
有些企业的公关小姐除了具有身材和长相等外在条件,没有受过公共关系方面的专业教育和培训,甚至对公共关系一无所知,这样一来,这些人所搞的公共关系活动其实也就是庸俗关系。
事实上,能否从事公共关系这个行业,并不在于一个人的外表长相,关键是看他是否掌握专业知识,以及是否具有相应的内在素质,不是美女加微笑则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而且在一些具体的活动中,也需要突破这种定势思维。
如1993 年在南京举办的全国洗涤化妆用品交易会上,珠海的汇利牙刷厂与众不同,雇用了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进行公关促销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有些企业打着公共关系的旗号大搞不正之风,所以也使得许多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公共关系就是庸俗关系,这给公共关系的正常开展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对公共关系认识上存在神秘化。
也是因为公共关系传入我国的时间短,还有许多公众和社会组织对公共关系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觉得它是遥不可及的,是非常神秘的,表现出来就是不知怎样看待它,也不知如何正确运用它。
其实在现代社会里,作为一个普通公众,你可能无意中就受到过某个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活动的影响,而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来说,公共关系也不仅表现在策划实施的一些专门性的活动上,而是体现在其行为的方方面面。
80 年代初,北京长城饭店刚成立时,聘请了美国的公共关系专家布朗女士担任公关部经理。
一次一位服务员在打扫房间时,发现客人床头摊放着一本书,她没有将书随手合上,而是细心地在摊开处夹了一张纸条,起书签的作用,以方便客人继续阅读,这件事受到了客人的赞赏。
布朗女士以此事告诉员工,什么是公共关系,这就是公共关系。
也就是说,公共关系其实就是要从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体现出社会组织对公众的良好的服务意识,一切为公众着想。
三,步入纯粹社交误区一些企业在对外活动中,公关人员仅承担一些事务性的接待工作,缺乏主动出击的公关活动,这是由于公关含义模糊、缺乏公关目标计划所造成的。
当然公关需要社交,也离不开接待,但社交、接待不是公关的全部,仅仅是一种基础性的事务工作。
四,我国公关业的行业竞争无序业务模式雷同,业务层面集中于低端。
公关公司本身资源和定位相对较低,主要体现在本地媒体关系,政府和行业关系以及服务执行层面方面,在战略咨询、经验、专业化等方面与国际公司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公关行业内部恶性竞争,大量低技术含量的常规公关不断复制,难以实现员工和企业专业能力的健康成长。
五,我国公关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目前,低层次、知识结构单一的公关人员过剩,高层次、复合型的公关人才严重不足。
对专业人才的抢夺日益白热化。
现在在中国经营的各大外资公关公司均以本地人才为主,这些公司通过高工资、高待遇,挖掘了一大批本地公关人才。
可以说,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公关业发展的。
(五)针对我国公关行业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分析一,改善行业空间环境,防范行业竞争顺应行业发展:我国公关业应拥有一套行业惯例和运作规则,吸收国外行业运作的经验,避免低价格竞争方式,注重服务产品和服务价值的竞争。
改善中国公关业行业空间环境,防范行业内外部的恶性竞争。
二,整合公关行业资源,完善公关行业管理方法和方式我国公关业可通过联盟、并购或整合,集中我国公关业资源,发挥我国公关业的人才等资源优势,畅通公关行业间的交流渠道,挖掘内外部潜力。
在知识、业务、服务、经验和规模上,协调并均衡中国公关行业的多方资源,突出优势,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另外,在管理上通过危机管理、快速反应、即时响应等,创新我国公关业的管理方法和方式,提升我国公关业的管理空间,促进整个中国公关业更上一个新台阶。
三,合理聘用并使用本土化公关专业人才在聘用本土化公关专业人才时,应对专业人才进行全面考察,选用合适且优秀的公关专业人才。
除提供较好的薪资福利待遇外,还应注重对公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供深造、晋升等许多便利,采用传---帮---带方法,使公关专业人才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快速的发展。
四,要加强公共关系的专业教育。
与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比较起来,我国公共关系教育明显滞后。
一方面,缺乏培养公关中高级人才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只有中山大学和北京广播学院具有培养公关本科生的资格,最高层次的教育是公共关系专业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这一层次的教育更加薄弱。
而美国现有61 所大学有公共关系学位授予权,37 所大学开设公共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13所大学设有攻读博士学位的公共关系专业研究生课程。
另一方面,当前的公关教育仍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不能满足专业公关公司在公关技能方面的要求。
在公共关系研究方面,主要停留在纯理论研究,还缺乏对公关技术的研究,亟需建立一套完整的专业公关业务培训机制和培训课程,以弥补当前公关教育和研究的不足。
进入21 世纪,世界经济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经济技术快速发展,这对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市场将需要大量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公共关系专业人才。
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大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公关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