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板显示技术》PPT课件

《平板显示技术》PPT课件

信息是指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 泛指消息和信号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5
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
人类感知外界信息依靠眼、耳、鼻、舌、身(皮 肤)所具有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的比例: 电视和网络技术普及之前是:
视觉占60%,听觉占20%,触觉占15%,味觉占 3%,嗅觉占2%。 电视和网络技术普及之后是:
商品化时间
1990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5 2007 2009
资本支出/百万美元0 2500 3000
25
5G以上LCD电视切割数
代数
基片/mm2
22英寸 27英寸 32英寸 37英寸 46英寸 52英寸 57英寸
(6) 真空荧光显示管(VFD: 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 ;
(7) 激光显示 ( Laser Display)等。
15
被动显示器件的有:
(1)液晶显示(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2)电致变色显示(ECD: Electro Chromatic Display); (3)电泳显示(EPID: Electro Phoretic Image Display); (4)铁电陶瓷显示(PLZT : Transparent Ceramics Display)等
AMLCD的优点是:高性能、彩色、高分辨率、响 应快和薄,主要用于个人视频用品(TV等)、笔 记本电脑和桌上监视器。
AMLCD技术现状(2006年)是:亮度>3000cd/m2;对
比度,200000:1;彩色>24bit模拟;帧频:
120Hz;分辨力>130dpi(每英寸点数);视角:水
平+/-89°,垂直+/-80°;大小:1.3-117cm
CRT的缺点:体积大和笨重,屏面内有光散射,图像有闪烁和 抖动,最大的直观显示尺寸限制在114cm,无数字寻址,图像 有畸变,应用电压很高(2万伏左右) ,有辐射,在荫罩彩管 内分辨力受限制。
11
1897年,德国学者布劳恩(K.F.Braun)发明了阴 极射线管(CRT),这成为现代电子显示技术的起点。
20
2.3.3 电致发光板(EL)
EL分薄膜型与粉末型两大类,每一类中又分交流与直流两种。 目前只有交流薄膜电致发光板(ACI'FEL)最先进,其他类型 由于寿命和彩色问题致使无人投资。
ACTFEL主要特点是:低成本、高可靠,三原色 彩色都有合理的发光效率0.8-51m/W;具有很尖的阈值, 即信息容量高、长寿命。 ACIFEL的现状是:亮度为200cd/m2;对比度为300:1; 彩 色为16;帧频>60Hz;分辨力>100dpi;视角:水平+/80°,垂直十/-80°;尺寸:7.6-33cm。
据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厅长温国辉介绍,目前,全球4大平板显示企业中,广 东已引进其中3家大型液晶电视模组项目,设计产能超过5000万片,占全球四分 之一。佛山奇美、广州LGD、惠州TCL、三星均开始二期工程建设,全省形成了 千余家大中小平板整机及配套企业群体。
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广东还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自主研制出液晶电视集 成制造“南海机型”,降低制造成本20%以上。
22
2.3.6 场发射显示器(FED)
FED曾被认为是CRT的最好继承者,兼有CRT与LCD的优 点,投资者一度很多。但是由于结构复杂,寿命、支撑等 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因此一些公司纷纷放弃投资,使FED的 研制工作受到影响。
FED目前的技术状况是:亮度100cd/m2;对比度100:1; 彩色:26,模拟方式;帧频>60Hz;分辨力为100dpi; 视 角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为+/-80°;大小:7.6-33cm。
(46in),1920×1080象素。
18
2.3.1.2 无源矩阵LCD(PMLCD)
PMLCD的优点是:价格便宜、不错的性能,主要 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和通信(手机等)产品,在低功 率单色以及低性能的应用领域占有优势。
PMLCD的技术现状是: 亮度:30%-50%的反射 率下为100cd/m2; 对比度:5:1-40:1;彩色: 单色到多色(218);帧频:> 20Hz;分辨力:5-70dpi; 视角:水平+/-50°,垂直+/-25°;大小:7.6178cm。
5
1100×1300
8
6
6
1500×1850
15
10
8
6
7
1870×2200
15
12
8
6
8
2160×2460
15
12
8
6
9
2400×2800
18
15
12
8
6
26
全球各代生产线分布预测
27
广东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模组制造基地
出自:SEMI 编辑 冯磊(2009-02-13)
据新华网报道,记者昨(2.11)天从广东省信息产业厅获悉,广东省已成为全 球最大液晶电视模组制造基地,去年广东省液晶电视产量达2100万台,同比增长 56%。
1951年,劳乌(H.B.Law)研制成功荫罩式彩色显像 管,到1954年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开创了彩色显 示的新纪元。
12
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茨尔(F.Reinitge) 首先观察到液晶现象。 1889年,德国物理学家莱曼(O.Lehmann)观察到同样 的现象,并发现呈浑浊状液体的中间具有和晶体相似 的性质 液晶的发展在1961年出现了转折点。……
19
2.3.2 等离子体显示器(PDP)
ACPDP的优点是:均匀性好,全彩色,有记忆功能,无闪 烁,长寿命(大于5万小时),坚固性好,有尖锐的阈值、 结构简单和大屏幕(大于130 cm)。
ACPDP的缺点是:投资大,成本高,采用高压驱动器(约 200V),电子线路复杂以及发光效率不够高(1.51m/W)。
• ACPDP现已达到的水平是:亮度为350-500cd/m2;发光效率为 1.51m/W;50英寸分辨力可达HDTV。100~127cm级的ACPDP大型电 视已商品化。一般认为PDP在30-60英寸大型平板显示中最具优势, 产值年增长率达38%,今后将在大屏幕壁挂电视、HDTV、计算机 工作站和多媒体显示等领域形成巨大的应用市场
将各种非电学量的信息,如声、光、热、力、数、气氛等的信息源通过 一定的传感器、处理器进行感知和处理传输给显示装置,再由显示装置 进行处理、转换,最后由显示器件转换为人类视觉可识别的信息(如文 字、图形、图像等)。
8
信息显示技术: 把非电学量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再 把电信号转换成文字、图形、图像之 类的可见光信号的一门科学。
21
2.3.4 真空荧光管显示(VFD)
• VFD主要特点是对于低信息容量显示成本很低、长寿命、 坚固,主要用于可大量生产的小尺寸显示器,在消费类电 子显示、仪表、汽车等要求主动发光显示方面很受欢迎。
2.3.5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OLED的特点是:低电压5-20V,低功耗、自发光、高亮度、 高对比度,薄、轻,单片结构,重量只有LCD的一半,加 工不复杂,可以彩色化,发光效率高,快速响应,宽视角, 有望发展成低价格。
等。
2.2 结构原理不同的四大类显示器
(1) 电子束显示器件(即阴极射线管CRT)
(2)平板显示器件
(3) 光学投影显示。 (4) 数码显示器件。
17
2.3 平板显示器件的现状及其发展方
2.3.1 液晶显示器

• 液晶显示器分有源矩阵LCD(AMLCD)和无源矩 阵LCD(PMLCD)。
2.3.1.1 有源矩阵LCD(AMLCD)
(2)现代显示 ISSN 1006-6268 CN11-3670/TN
2
平板显示技术基础
第1章 平板显示技术概论 第2章 视觉与光的量度 第3章 液晶显示的物理基础 第4章 液晶显示器件 第5章 液晶显示器件的驱动技术 第6章 液晶显示模块及其应用 第7章 背光源及其辅助电路 第8章 设计与制造工艺 第9章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简介
2.2 按显示的结构原理分类: 电子束显示、平板显示、光学投影显示和
数码显示四大类。
16
属于被动显示器件的有: (1)液晶显示(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2)电致变色显示(ECD: Electro Chromatic Display); (3)电泳显示(EPID: Electro Phoretic Image Display); (4)铁电陶瓷显示(PLZT : Transparent Ceramics Display)
9
2 显示器件的发展与分类
2.1 平板显示器(FPD)与阴极射线管(CRT)
平板显示器(FPD):
扁平度(显示画面的对角线与其厚度的比)大于4的显示 器
10
CRT的优点: 很低的价格,高性价比,调整分辨力很容易,形状和大
小变化很大,寻址极为简单,只用7根导线,好的可视性, 非常好的发光效率,非常丰富的彩色,非常好的寿命特性, 响应速度高,非常好的彩色和灰度,大规模生产基础。
视觉占83%,听觉占11%,触觉占3.5%,嗅觉 占1.5%,味觉占1%。
6
显示技术的意义 显示就是将各种信息转化为视觉信 息再传达给他人的过程,实现这种转化、 传达的技术称为显示技术。
现代显示技术是一种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最 大限度地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的显示技术。
7
现代显示技术的基本特点
大面积玻璃基板生产主要技术代的情况
生产线世代
Gen1 Gen2 Gen3 Gen3.5 Gen4 Gen5 Gen6 Gen7 Gen8 Gen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