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中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
供试品液 = ----------------b 符合规定时 b <(a-b); b >(a-b)不合格。
(五)对光吸收性质的差异
3. 红外分光光度法
主要用于药物中无效或低效晶型检查,如甲 苯咪唑中A晶型检查
(五)对光吸收性质的差异
3. 红外分光光度法
A 晶型
C 晶型
在640cm-1
有强吸收
吸收很弱
盐酸阿米替林,一定浓度点样于硅胶G 薄层板上,以氯仿:甲苯展开,喷甲醛-硫 酸显色,紫外灯下检视物质的分离、分析。 有时也用于检查放射性药物注射液中 的放射化学杂质。
如:苯丙醇中苯丙酮的检查,苯丙醇溶液 测定吸收度比值A247nm/A258nm不得大于0.79。
(五)对光吸收性质的差异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是通过测定药物中所含待测元素原子蒸气,吸收 发自光源的该元素特定波长的程度,以求出药物中待 测元素的含量。 限量检查时:对照品液 = 供试品 + 限量---a
例: 肾上腺素中肾上腺酮的检查
肾上腺素的盐酸溶液 (2mg/ml)在310nm处 的吸光度不得过0.05。 已知酮体在该波长处的 吸收系数为453,计算 出酮体的限量。
(五)对光吸收性质的差异
1. 紫外分光光度法
有的杂质紫外吸收光谱与药物的紫外吸收 光谱重叠,但可以通过控制供试品溶液的吸收 度比值来控制杂质的量。
二、利用药物和杂质在化学性上的差异
(三)杂质与一定试剂反应产生沉淀:如氯化钠中 钡盐的检查。
(四)杂质与一定试剂反应产生颜色:阿司匹林中 游离水杨酸的测定。
(五)杂质与一定试剂反应产生气体:盐酸乙基吗 啡中铵盐检查。
二、利用药物和杂质在化学性上的差异
(六)药物经有机破坏后检查杂质
含环状结构的有机药物中磷、硫、卤素及硒 等杂质;不溶药物等。需进行有机破坏后检查, 各国药典所采用的方法为氧瓶燃烧法。
例如:苯巴比妥中苯基丙二酰脲检查:其水溶液 不得使甲基橙显红色。
二、利用药物和杂质在化学性上的差异
(二)氧化还原性的差异
利用药物与杂质之间的氧化还原性的差异进行 检查。
再如:盐酸吗啡中阿朴吗啡的检查:后者可被碘氧化 生成水溶性绿色化合物。
因此ChP规定:本品 50mg+4mlH2O+1dI2 +5ml乙醚 乙醚层不得显红色;水层不得显绿色。
一、利用药物和杂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三)溶解行为的差异
例如:葡萄糖中糊精检查:乙醇溶液应澄清。
(四)旋光性质的差异
例如:硫酸阿托品中莨菪碱的检查:本品溶液 (50mg/ml)α<-0.40度。
一、利用药物和杂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五)对光吸收性质的差异
1. 紫外分光光度法
当杂质在某一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而药物在此无 吸收时,可以通过控制供试品溶液在此波长处的吸收 度来控制杂质的量。
药物的特殊杂质检 查方法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药学系 吴爽
特殊杂质检查
特殊杂质
—指在该药物的生产或贮存过程中,根 据药物的性质、生产方法和工艺条件,有可 能引入的杂质。 • 阿司匹林—水杨酸 • 盐酸普鲁卡因—对氨基苯甲酸
特殊杂质检查
• 检查方法:
一、利用药物和杂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二、利用药物和杂质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三、利用药物和杂质在色谱行为上的差异
• 本法灵敏、简便、快速;不需特殊的设备、 费用低;分离和鉴别同步进行。
(一)薄层色谱法
(1)杂质对照品法
适用于已知杂质并能制备杂质对照品的 情况。要求供试品中所检杂质斑点的大小与 颜色,不得超过相应杂质的对照斑点。
方法:根据限量,取供试品溶液和限度 量的杂质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薄层 板上,展开、定位、检查。
供试品 杂质对照品
(一)薄层色谱法
(2)供试品自身对照法
适用于杂质的结构不能确定,或无杂质对照品的 情况。
方法:将供试品溶液按限量要求稀释至一定浓 度作为对照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分别点加于同一薄 层板上,展开、定位、检查。供试品溶液所显杂质 斑点不得深于对照溶液所显示斑点颜色。
供试品液 对照液(稀释液)
外灯下检视,不得显明显的荧光。
利血平中氧化产物检查:
3,4-二去氢利血平利血平(无荧光) (I)(黄绿色荧光)
3,4,5,6-四去氢利血平
(II)(蓝色荧光)
二、利用药物和杂质在化学性上的差异
(一)酸碱性的差异
利用杂质的酸、碱性。规定消耗滴定液的体积、 规定PH值范围、指示剂法。
例如:乙琥胺中2-甲基-2-乙基丁二酸检查: 0.01g/ml pH3.0~4.5。
二、利用药物和杂质在化学性上的差异
(六)药物经有机破坏后检查杂质
例如: 有机氟药物
[O] F- + 茜素氟蓝+ 硝酸亚铈 pH4.3
紫色配位化合物(610nm)
返回
三、利用药物和杂质在色谱行为上的差异
(一)薄层色谱法 (二)纸色谱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四)气相色谱法
(一)薄层色谱法
• 根据药物与杂质对吸附剂的吸附或对展开 剂的解析能力不同(Rf值的差异),加以 分离和检查。
在662cm-1
吸收很弱
有强吸收
662cm-1 640cm-1
662cm-1 640cm-1
供试品+10%A晶型 D2 D1 供试品 D2 D1 <10%
R = D1/D2
>
R’ = D’1/D’2
(五)对光吸收性质的差异
4.荧光分析法
利用物质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对物质进行分析。
药物无荧光,特殊杂质有荧光,可将供试品置紫
(一)薄层色谱法
(3)对照药物法
当无适合的杂质对照品,尤其是供试品 显示的杂质斑点颜色与主成分斑点颜色有差 异,难以判断限量时,可用与供试品相同的 药物作为对照品,此对照物中所含待检杂质 需符合限量要求,且稳定性好。
供试品 符合要求药物
(一)薄层色谱法
2、灵敏度法
少数药物还利用试验条件下显色剂对 杂质的检测限来控制其限量。
一、利用药物和杂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一)臭味及挥发性质的差异
例如:间苯二酚中苯酚检查:本品0.25g,缓缓加热不得 有苯酚臭。浓过氧化氢中不挥发性杂质检查:10ml水浴蒸干 残渣<15mg。
(二)颜色差异
例如:磺胺嘧啶中有色偶氮苯化合物的检查:取本品 2.0g,加NaOH试液10ml,加水25ml,与黄色3号比色液比,不 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