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一)身体中的左和右
师:左手和右手这对好朋友不仅能帮我们做游戏,它们还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情呢。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呢?
生:写字,举手„„
师:用左手做什么呢?
师:你看,左手和右手的作用可真不小,同学们再看看你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题
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能辨认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学会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2、经历用上下、前后、左右辨认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方位感。
3、在现实、有趣的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的直观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同学们看明白了吗?想玩吗?同位两人来比赛,先剪刀石头布,赢得一方说口令,输的一方跟学。(同位一起玩这个小游戏)
师:停!现在老师来说口令,全班同学跟老师一起做,你有赢得信心吗?
(师说口令,生跟老师口令做动作)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做游戏时,上下,前后(板书)做的都没有问题,只有老师说左右时,有的同学就出现错误啦,看来左右还分不清,不过没关系,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老师相信你肯定就能分清左右啦。那么现在咱们来学新知识吧?
设计
认识位置
作业
反思
课题
认识图形——我学会了吗?
课型
练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回顾,使学生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及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形状的过程。
2、加深与同伴的相互交流体验,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
2、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运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学生的智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简单的重叠问题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重叠问题的结构,前面的数量+中间部分+后面数量=总数。数了两次的部分是重复的部分,要从总数中去掉。
四 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板书
设计
重叠
作业
反思
(3)老师示范画一画:同学们,在画的时候,读一句,画一句,我们先读第一句:“从前面数,它排在第6”,画几个?哪只是花雁?(画出5个圆,1个三角)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第1。再读第二句:“从后面数,它排在第3”,花雁后面画几个?那好,我们一起数数是几只?
(4)请同学们再画一画。结论:这一行大雁共有8只。
C、算一算 D、列算式:
师:为什么是同一本练习本,有的同学说练习本在上,还有的同学说练习本在下呢?
生:应该说练习本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
(体验位置的相对性)
四、拓展应用,发展思维: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师:看 森林里要开运动会啦,
他们给我们出了几道难题,想考考大家,你们敢。
板书
C、引出课题:同学们,刚才我们数了两次,这样的问题就叫做重叠问题。板书课题:重叠问题
二 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1、读题:读题至两遍,说一说:通过读这段话,你知道了些什么?
2、猜想:猜一猜,这行大雁有多少只?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可能会引出不同的答案。
3、验证:(引导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的方法分别验证。)
(选两名学生,让同学描述)
师:说的真棒。老师要换个问题,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左面和右面的同学吗?谁能把你前后左右四名同学介绍给大家?
(我左面的同学叫„„我右面的同学叫„„)
三、实践操作,积累经验: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师:摆在最左面的是什么?最右边的是什么?
练习本的位置在哪里?
生:回答问题,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 辨认“左右”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科书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好不好?(板书:有趣的游戏)
师:老师需要一位同学来帮老师一下,和老师一起把这个游戏演示给同学看,谁愿意?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科书,小圆片、小三角片








一 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熟悉“几”和“第几”:
A、请一竖排起立。
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数的时候,算你了吗?猜一猜这一行共有几个同学?
(1)让学生猜一猜,说说自己的想法。
(2)验证:通过现场站一站、数一数(师生共同数)验证答案。教师说明:这一排同学可以分成三部分,你前面的同学,后面的同学和他自己。
单元名称
有趣的游戏
单元学习内容
本单元只安排了1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拍手游戏”的情境,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游戏过程。借助学生熟悉的“拍手游戏”的画面,引起学生对“上下”、“左右”的回顾,进而提出问题“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引发对“左右”方位的讨论和辨认。在“自主练习”中,通过“指鼻子”等游戏活动,进一步巩固对“方位”的认知。
教学难点
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形状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科书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图形与位置,你们学的怎样呢?这节课,我们来检查一下,相信同学们会做的更好。
二、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1、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图中有什么?(同桌互相讨论)
2、学生独立提问题。(指名学生回答,及时评价,鼓励做得好的学生)
单元学习
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能辨认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学会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2、经历用上下、前后、左右辨认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方位感。
3、在现实、有趣的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的直观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A、摆一摆:
(1)下面我们用圆片代替大雁,用三角代替花雁,边读题,边摆一摆,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2)请同学们再摆一摆。
B画一画
(1)在没有学具不能摆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画一画验证:下面用圆代替大雁,三角代替花雁,读一句,画一画。看看这一行大雁是多少只?同桌可以讨论交流。
三 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2)让二个同学到前面画一画。并且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画法?你画了多少只?
(1)那算式应该如何列呢?让学生试着列算式。
(2)找不同意见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可能会出现:5+3,6+2,5+2+1,6+3-1)
(3)5+2+1中1表示花雁,5表示花雁前面的5只,2表示花雁后面的2只。
6+2中,2表示花雁后面的2只,6表示包括花雁和前面的共6只。 5+3中的5表示花雁前面的5只,3表示包括花雁和后面的共3只。
4、小组画玩具。小组同学围坐在桌子四周同时画玩具,拿出其中一名同学画的,辨认这张画是从玩具的什么位置画的。
六、总结:同学们,通过练习,老师看得出你们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好,继承努力,把以后的知识学的更好,你们有决心吗?
教学反思:
板书
设计
认识位置
作业
反思
课题
智慧广场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图,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单元学习
重难点
辨认上下、前后、左右,初步体验方位感。
教学具
准备
多媒体、教学挂图、小黑板等。
单元学习计划或措施
1、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原有经验为基础,开展学习活动。
2、注意引导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3、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在应用中逐步巩固。
4、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生:边指边说(耳朵,肩膀,眼睛,腿,脚)
师:我们身体中藏着这么多对好朋友,你都能分清楚他们吗?那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二)教室中的左和右
师:现在老师想让你们描述一下我们班里的同学的位置。
重点讲解6+3-1,从前面数花雁排在第6,把花雁数了一次,从后面数花雁排第3,把花雁又数了一次,6+3=9就把花雁算了两次,再去掉一次。一共8只大雁。
教师总结:不管怎样列式,花雁都是算了一次。
4、小结:
(1)让学生读一读课题,说一说对“重叠”的理解。在大雁这个题中是什么重叠了呢?(前面数和后面数的时候,花雁重复数了两次)
3、天空飞着几只鸟?它在太阳的哪边?(两只鸟,左边)
指名回答后,同桌互相说说
4、你还看到了什么?(把红花左边的花涂上黄色,把右边的花涂上蓝色;把黑蚂蚁前面的第二只涂上红色,后面的第3只涂上黄色)
三、鼓励学生看图后,提问题。
同学们再仔细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同学讨论)请一组同学上台说说。
四、丰收园。
1、同学们,想想前面我们所学的知识,你都学会了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