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数学下早读资料

三年级数学下早读资料

三年级数学下早读资料
班别姓名学号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2.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东北与西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

4.在描述行走路线时,一般用“先向……再向……最后向……”等词语。

5.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6. 位置是相对的,观测点不同,看到物体的方向也会不同。

7.“四面八方”的“四面”是指东、南、西、北;“八方”是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8.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先确定要到达的地点所处的位置,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行走路线可能不是唯一的。

9.早晨,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后面是西方,左面是北方,右面是南方。

10.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前面是北方,后面是南方,左面是西方,右面是东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时,先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或几个百
或几个千。

再用表内除法口算。

2.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把两位数分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除以一位
数,再把除得的商加起来。

3.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先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
一定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后继续除。

4.除法的验算:(1)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商×除
数+余数=被除数。

5.除数若是一位数,首先来看第一位;首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哪位。

6.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方法:一商、二乘、三减、四比、五落。

7.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大,商是三位数;被除数
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商是两位数。

1
8.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求出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
1,就对着这一位商0.
9.商个位上的0起占位作用,不能省略。

10.0乘任何数都得0。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

11.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把被除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用口算除法的方法得出估算的结果。

12.解决同一个问题,既可以用乘法估算解答,也可以用除法估算解答。

用估算的方法也可以检验商是否正确。

13.一位数除两、三位数,都是从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

1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十位不够除数除时,,一定要在商的中间写0。

15.计算混合运算时,先要分析运算顺序,再计算。

16.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首位能被整除)的简便方法:先用被除数中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得到结果后,再在后面添0,被除数有几个0就添几个0。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1.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在一个统计表,更有利于数据的比较和
分析。

2.会看复式统计表,观察表头最关键。

3.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
个统计项目数据。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可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
相乘,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

2.口算乘法我能行,先把0前数相乘。

数清0个数,添在积末尾。

3.求能否追得上,关键要知道速度和追及时间,速度×追及时间≥追及的
路程,就追的上。

否则就追不上。

4.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个
数位上的数,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

5.两位数乘11的方法:两头一拉,中间一加,相加满十,百位进一。

2
6.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用哪个数去乘,积的末尾就和哪一
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7.笔算乘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
就向前一位进几。

8.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找间接量,确定好先算什么,再
算什么。

9.连乘应用题求的是总数时,可先求出每份的数量,再乘总份数;也可以
先求出总份数,再乘每份的数量。

10.用连乘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可依次求出每份数;也可先求总份数,再求每份数。

11.总数÷人数=每份数。

12.连乘和连除算式,在没有括号时,都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的。

13.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用交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验算。

14.用乘法或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求总数,用乘法;如果求每份数(或份数),用除法。

15.两位数乘两位数,数位对准是关键,进位数字记心间。

16.熟记:25×4=100,125×8=1000,可以让乘、除法计算变得快速、简单。

17.综合法是一种“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出要解决的问题”的正向思维。

18.两步计算的应用题都含有中间条件,解题时要先找出中间量及解决中间问题的条件,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第五单元面积
1.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或平方米。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4.要测量长方形的面积,一般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
积公式计算。

5.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平方
厘米。

6.常用的相邻两个面积间的进率是100.
7.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时,单位要统一。

8.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面积÷宽;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面积÷长。

3
9.地砖块数=地面面积÷每块地转的面积或地砖块数=地面长可铺地砖数×
地面宽可铺地砖数。

第六单元年、月、日
1.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2.平年和闰年。

二月差一天,平年二十八,闰年把一加。

3.时针一日走两圈,两个12在里面。

4.平年一年365天,闰年一年366天。

5.计算经过的时间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一般要统一成24时计时法后再计算。

6.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7.在计算经过的时间时,遇到分钟数不够减时,可以在小时数里借1小时当做60分钟帮助计算。

8.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9.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2.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3.小数的大小与小数的位数无关,比较时,要从高位到低位一位一位的比。

4.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得数的小数点要和加数或减
数的小数点对齐。

5.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如果有0,一般要把0去
掉。

6.小数读写很重要,个位数字别漏掉。

大小比较也不难,数位对齐来比较。

7.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一样。

8.再小数减法中,整数部分计算结果为0时,0要写在个位上。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
1.对于简单的排列问题,关键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没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学会从排列、连线或画图中发现方法,从而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

3.稍复杂的组合问题可以用图示连线的方法来完成。

4.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5.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要做到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