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6、桩土相互作用模拟方法对海上风机整体结构模态分析的影响_郇彩云
6、桩土相互作用模拟方法对海上风机整体结构模态分析的影响_郇彩云
可采用幂级数法 或 变 分 法 求 解,适 用 于 小 变 位 的
情况。本文采用有限元模拟 m 法,将桩 分 段 施 加
弹 簧 ,见 图 2。
计算时水平向、竖向弹簧弹性系数 分 [3] 别为:
Ks=mB0zh Kn=0.5Uhτ/Δ
(2) (3)
式中,m 为土的反力模量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
图2 m 法和 p-y曲线计算模型 Fig.2 Computational model of m method and p-y method
2 风机结构振动特性
1 工程概况
本文选取的风电场风电机组所采用的基础形 式为单立柱 式 基 础,简 称 单 桩 基 础。 基 础 上 部 风 机轮毂高80.0m,其中塔筒 高 约 67.0 m,塔 筒 顶 部连接机舱、轮 毂、叶 片 等,见 图 1。 风 机 基 础 采 用单根钢管桩作为基础,桩径为 4.8 m,入土深度 约为35.0m,地 基 土 层 自 泥 面 向 下 依 次 为 粉 砂、 粉土、粉 质 粘 土 及 粉 细 砂,地 层 结 构 相 对 简 单,桩 端 入 粉 细 砂 持 力 层 内 2.5 m。 基 础 钢 管 桩 通 过 法 兰连接上部塔筒,塔 筒 重 约 150t,机 舱、轮 毂、叶
kN/m4;B0 为桩 的 计 算 宽 度,桩 截 面 为 圆 形 时 取
B0=0.9(D+1)(D 为 桩 径,m);z 为 桩 在 泥 面 以 下的深度;h为所取土层高度;U 为桩周长;τ为所取
土层对桩侧的摩阻力;Δ 为桩侧摩阻力达到极限值 时桩身产生的竖向位移,一般认为不超过6mm[4]。
采用 m 法 模 拟 桩 土 相 互 作 用 时,Δ 取 为 6
· 237 ·
(2)机 舱 内 部 机 械 振 动 。 主 要 为 发 电 机 、磁 极 运动及风机齿轮箱产生的振动。
(3)突发 事 件 引 起 的 叶 轮 旋 转 振 动。 风 力 发 电机在运行中,叶轮每转一圈会有k 次 振 动(k 为 叶 片 数 目 ,本 文 取k=3),叶 轮 转 速 为 nr/min,则 每分钟叶轮有kn 次 振 动。 除 正 常 发 电 工 况 产 生 的 荷 载 外 ,海 上 风 机 还 需 考 虑 台 风 、湍 流 等 引 起 的 突发性事件产生 的 荷 载,而 突 发 性 事 件 对 下 部 基 础产生的荷载往 往 很 大,因 此 目 前 风 力 发 电 机 设 计中多采用软塔。
3 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可确定结构或机器部件振动的固有
频率和振型,是承 受 动 态 荷 载 结 构 设 计 中 的 重 要
参数,一般采用直 接 法 和 瑞 利 能 量 法 计 算 结 构 体
系的固有频 率 。 [1] 随 着 有 限 元 软 件 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究 的 发 展,
利用有限元软件 建 立 模 型 进 行 计 算 更 为 快 捷、简
结果相差 在 1% 以 内,可 忽 略。 可 见,风机结构局
部属性对其整体的1阶频率影响甚微,基本可忽略。
4.2 p-y 曲 线 法 模 拟 桩 土 相 互 作 用
《海 上 固 定 平 台 规 划 、设 计 和 建 造 的 推 荐 作 法
工作应力设 计 法》[5]给 出 了 目 前 海 上 石 油 平 台 导
图 1 风 机 结 构 示 意 图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
片 总重约140t,转动惯量Ixx =8.5×106kg·m2、 Iyy =13.0×106kg·m2,Izz =8.5×106kg·m2。 该地区地震设防 烈 度 为 6 度,因 此 可 不 进 行 地 震 校核。风机厂家给出的风机整机的一阶自振频率 范围为0.28~0.34 Hz,即 设 计 的 风 机 基 础 及 上 部塔 架、机 组、叶 片 组 合 整 体 的 一 阶 频 率 必 须 在 0.28~0.34 Hz范围内。
由于单桩基础 直 径 大,而 采 用 管 单 元 模 拟 是
将其作为一根梁 计 算,忽 略 了 大 直 径 钢 管 可 能 产
生的局部翘曲等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壳单元模拟
单桩基础,将 m 法计算所得的弹簧刚度系 数 平 均
施加到shell单元上,则 Δ=6 mm 时 计 算 得 整 机
模型的1阶自振频率为0.317 2 Hz,与 m 法计算
③粘土 10
40×103 0.008 4.5×106 40 6×106 40 000 18
④粉细砂 >20 36
6.0×106 80 14×106 3 000 33
4 桩 土 相 互 作 用 模 拟 方 法 对 风 机 结 构模态分析的影响
4.1 m 法模拟桩土相互作用
m 法假定地基反力与水平位移成线性关系,
管架基础常用 的 p-y 曲 线 法,即 土 反 力 与 水 平 位
移之间为非线性 关 系,当 土 体 进 入 塑 性 流 动 范 围
时,土反力达到极 限 状 态 不 再 随 位 移 的 增 加 而 有
明显变化。
粘性土的 p-y曲线为:
当 y<3y50 时 有 : p = (pu/2)(y/y50)1/3
第31卷 第1期 2 0 1 3 年 1 月
文 章 编 号 :1000-7709(2013)01-0236-04
水 电 能 源 科 学 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
Vol.31 No.1 Jan.2 0 1 3
桩土相互作用模拟方法对海上风机 整体结构模态分析的影响
郇彩云,姜贞强,罗金平
有限元软件在 进 行 模 态 分 析 时,会 将 结 构 的 所有非线性 特 性 取 消,仅 分 析 其 线 性 特 征。AN- SYS软件中 Combin39 单元可很好地模拟 p-y曲 线 的 非 线 性 (图2),它 采 用20 个 点 绘 制 p-y 曲 线 , 模态分析时会自动选 取 离 (0,0)最 近 的 正 向 坐 标 点记为(y1,p1),并 将 该 点 与 (0,0)连 接 确 定 出 弹 簧的弹性 模 量。 图 3 为 p-y 曲 线 示 意 图。 图 中, p1~p8 分别为同等深度下弹簧变形值y 不同时对应 的弹簧力值。由图 可 看 出,当 y1 点 远 离 (0,0)时,弹 簧的弹性模量呈逐渐变小的趋势。图4为1阶频率 与y1值的关 系。 由 图 可 看 出,1 阶 频 率 值 随 y1 值 的 增大而减小,当y1值由0.001m 增至0.050m 时,1 阶频率从0.318 2Hz减小至0.308 1Hz。
(4)
当 y≥3y50 时 有 :
p =0.72pu
(5)
其中 pu=min((3c+γX)D +JcX ,9cD )
y50=2.5ε50D
砂土的 p-y曲线为:
( ) ( ) p = 3-0.8DX putanh (3-0k.8X X/D)puy
(6)
· 238 ·
水 电 能 源 科 学 2013 年
便。因此,本文采用了 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
模拟采用典型的 无 阻 尼 模 态 分 析 求 解,其 基 本 方
程 为 经 典 的 特 征 值 问 题 求 解 [2],即 :
KΦi=ωi2MΦi
(1)
式中,K 为 刚 度 矩 阵;Φi 为 第i 阶 模 态 的 振 型 向
量(特征向 量 );ωi 为 第i 阶 模 态 的 固 有 频 率 (ωi2
关 键 词 :海 上 风 机 ;频 率 ;桩 土 相 互 作 用 ;模 态 分 析
中 图 分 类 号 :TU473.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海 上 风 机 结 构 为 高 耸 结 构 建 筑 物 ,由 地 基 、基 础、塔架及风 电 机 组 等 部 分 组 成。 海 上 风 机 整 体 结构(以下简称风 机 结 构)的 自 振 频 率 偏 低,往 往 会发生与风机叶 片 转 动 频 率 一 致 的 现 象,进 而 引 发共振,给风 机 结 构 造 成 极 大 的 损 害。 因 此 开 展 风机结构的自振 特 性 研 究 对 风 机 基 础 的 设 计、动 力响应与风机机 组 的 正 常 运 行、健 康 检 测 等 均 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风机结构的允许频率范围 较 小 ,其 结 构 自 振 的 模 拟 计 算 与 常 规 的 海 洋 平 台 、 桥梁等基础存在较大差异。模态分析所得的自振 频 率 、振 型 为 风 机 基 础 设 计 、动 力 响 应 分 析 和 抗 震 设计所需的 重 要 参 数。 鉴 此,本 文 结 合 江 苏 省 海 上某风电场工程 实 际 情 况,选 取 单 立 柱 式 基 础 的 风机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 m 法、p-y曲线 法和有限元实体建模三种桩土相互作用模拟方法 对海上单立柱式基础风机整体结构模态分析的影 响,以期为海上单 立 柱 式 风 机 基 础 的 合 理 设 计 和 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土层
土层 厚度 /m
p-y曲线法
m法
内摩 擦角 /(°)
不排水 抗剪强 度/kPa
εC /(Nm·值m-4τ)/阻k侧P力摩a
有限元实体建模
压缩弹 性模量 /Pa
凝/聚Pa力/摩角(°擦)
①粉砂 10 30
1.2×106 15 8×106 6 000 32
②粉土 20 27
2.0×106 50 10×106 7 000 31
为特征值);M 为质量矩阵。
计算模拟时将 轮 毂、叶 片 等 采 用 质 量 块 的 形
式 模 拟 ,并 赋 予 相 应 的 转 动 惯 量 ,因 此 模 型 图 中 不
显 示 叶 片 、机 组 等 。 建 模 时 各 土 层 参 数 见 表 1。
表 1 各 土 层 参 数
Tab.1 Parameters of soil 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