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史自学指导书

学前教育史自学指导书

《学前教育史》自学指导书一、课程编码及适用专业课程编码:总学时:96面授学时:32自学学时:64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函授专升本)二、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史》是教育史学科的一个分支。

它的研究对象是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本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史的基本理论,为学前教育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学前教育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作为基础课程,它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并能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必须把握学前教育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熟练掌握学前教育发展各历史时期的特点,重点掌握各历史时期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学习时应注意:(一)要多联系学前教育实际,研究一些教育理论上的基本问题,增强理论的针对性和培养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术判断能力。

(二)要抓住重点,牢固掌握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思想。

(三)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充分运用历史的、比较的学习方法,注意调查研究,做到古为今用。

五、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为了学好本课程,首先要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应为发展中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提高自身能力而学习。

学习中要踏实、刻苦、虚心。

其次,要注意把握学科的基本体系,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分析各章节间的内在联系,切忌死记硬背。

再次,注意学以致用。

要善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按要求完成布置的作业、论文。

解决问题时要切记:绝不是从书上抄抄,应付了事。

第四,除注意研读教材外,应按要求阅读教学参考书,必要时写出读书笔记和心得感受。

六、自学内容与指导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一)自学内容原始社会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宫廷学前教育、胎教的实施;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胎教的发展、慈幼机构的建立。

(二)本章重点1、古代胎教实施的内容与特点。

2、古代实施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三)本章难点古代实施学前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中的利与弊。

(四)本章考点1、古代胎教实施的内容与特点。

2、古代实施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五)学习指导古代的学前教育还不是近代意义的学前教育,它主要是在家庭中实施的,而不是在专门设立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实施的。

但是,我国古代的学前教育经历了数千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它进行认真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

奴隶社会是古代学前教育的奠基时期,要重点把握这一时期学前教育的总特点。

掌握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是要注意:1、学前教育的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方面,并出现了幼儿教材。

2、对幼儿的潜能进行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学前教育内容的难度与广度有较大增加。

3、功利主义色彩浓厚,重教轻养。

4、儒家思想的规范。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一)自学内容贾谊论早期教育。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早施教、慈严结合、均爱勿偏、博习致用、重风化熏染。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重蒙养、慎择师友、学“眼前事”、正面教育为主。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顺导性情、鼓舞兴趣;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各成其才;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张履祥的家庭教育思想:重家教、幼教;严教;耕读相兼;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素质。

(二)本章重点1、颜之推关于学前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的主张。

2、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

3、张履祥的“耕读相兼”理论的积极意义。

(三)本章难点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四)本章考点1、颜之推关于学前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的主张。

2、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

3、张履祥的“耕读相兼”理论的积极意义。

(五)学习指导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教育家关于学前教育的见解和主张,大多是教育经验的结晶。

思想文化有一定的继承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我们今天学前教育的研究不无裨益。

贾谊是先秦以来第一位较为全面的论述早期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它的思想对封建社会早期教育理论的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津梁作用。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精华。

他关于家庭教育的地位、作用、原则、方法等的论述,至今不失其价值。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直观理解。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反对传统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儿童教育的规律,“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

尤其他的“自然教育论”的提出,比西方最早表达自然教育思想的法国思想家卢梭还早200年。

张履祥的“耕读相兼”理论,实质上是倡导劳心与劳力并重,具有明显的进步性质和积极意义。

第三章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一)自学内容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

蒙养院制度的实施。

外国教会设立的学前教育机构。

民国初年蒙养园制度的建立。

康有为的学前公共教育思想。

(二)本章重点1、蒙养院制度与蒙养园制度的异同。

2、康有为的学前公共教育思想。

(三)本章难点蒙养院制度与蒙养园制度的异同。

(四)本章考点1、蒙养院制度与蒙养园制度的异同。

2、康有为的学前公共教育思想。

(五)学习指导20世纪初形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学校教育制度,即“癸卯学制”,明确规定了学前教育的地位,其中包括蒙养院制度。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近代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学前教育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但要注意,《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外表是资产阶级的形式,内涵却是封建主义的实质。

这与章程的制定者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有直接的关系。

我国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是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除官办的蒙养院外,私人开办的蒙养院也同时出现。

蒙养院师资的培训机构出现。

了解外国教会在中国举办学前教育事业的主观意图和客观结果。

民国初年蒙养园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物。

注意它与蒙养院制度的异同。

康有为是我国近代儿童公育的最早倡导者之一,它为学前儿童构想了从胎教到幼教的公育体系,有积极意义。

第四章现代学前教育的演进(一)自学内容“五四”运动前后学前教育新思潮的产生;幼稚园制度的确立;各类幼稚园的建立和发展;幼稚园师资的培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学前教育。

(二)本章重点1、“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2、幼稚园课程标准。

(三)本章难点幼稚园制度的确立。

(四)本章考点1、“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2、幼稚园课程标准。

(五)学习指导“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给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反对封建的儿童观,主张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个性。

2、反对照搬外国经验,主张学前教育中国化。

1922年的新学制推动了我国学前教育进一步的发展。

1932年,我国开始有了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1、幼稚教育总目标。

2、课程范围。

3、教育方法。

《幼稚园课程标准》对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中国化、科学化意义重大。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建立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幼稚园。

了解有代表性的公立、私立幼稚园的开办情况。

了解公立、私立幼稚师范的发展概况。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五章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一)自学内容学前教育的方针和政策。

各种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的实施。

保教人员的培养和提高。

(二)本章重点1、老解放区托幼机构的主要形式及其现实意义。

2、老解放区在保教人员的培养和提高方面的经验。

3、老解放区在幼儿的保教方面的经验。

(三)本章难点老解放区在幼儿的保教方面的经验。

(四)本章考点1、老解放区托幼机构的主要形式及其现实意义。

2、老解放区在保教人员的培养和提高方面的经验。

3、老解放区在幼儿的保教方面的经验。

(五)学习指导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是为革命战争和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及其子女服务,培养革命后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托幼机构主要有两种:全日制和临时性季节托儿所。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特点具有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

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重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保育儿童身体,培养儿童良好习惯,发挥儿童智力为保教内容和目标。

了解老解放区保教人员的培养和提高。

第六章现代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一)自学内容蔡元培的学前教育思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论;“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学前儿童美育的实施。

恽代英的儿童公育思想;陶行知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学前教育为劳苦大众服务的方向;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论幼稚师范教育的改革。

张雪门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幼稚园的行为课程;论幼稚师范的见习和实习。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论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幼稚园的教育;论“活教育”及其实施原则。

张宗麟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幼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论幼稚教育的症结和发展方向;论幼稚教育的服务对象;论幼稚园的课程;论幼稚园教师的培养。

(二)本章重点1、蔡元培的儿童美育思想。

2、陶行知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3、张雪门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4、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5、张宗麟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三)本章难点陶行知与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四)本章考点1、蔡元培的儿童美育思想。

2、陶行知“艺友制”师范教育思想。

3、张雪门的幼儿师范教育思想。

4、陈鹤琴的儿童观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5、张宗麟论幼稚园的课程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意义。

(五)学习指导我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极为丰富,是从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情况出发,在吸收借鉴国外进步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研究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学习蔡元培的学前教育思想时要注意:1、“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

2、为了反对封建就教育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提出“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

3、针对封建家庭的黑暗及对儿童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

4、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美育的首倡者。

恽代英是我国无产阶级学前教育思想的先驱。

他明确提出:打破私产,实行儿童公育的革命主张。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学习时注意把握以下要点:1、他猛烈抨击了幼稚园三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他的学前教育思想的着眼点是人民大众的需要。

2、陶行知是中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

提出六大解放的要求: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

3、提出用“艺友制”的方法来培养幼稚教育教师。

明确“艺友制”的含义、特点。

重点掌握张雪门的幼儿师范教育思想。

关于见习、实习的安排。

陈鹤琴的儿童观及教育观是要重点掌握的问题。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

重点掌握张宗麟论幼稚园的课程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意义。

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一)自学内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学前教育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前教育的发展;“十年动乱”对学前教育的破坏;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学前教育的振兴;宋庆龄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