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天线实验报告篇一: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天线部分》《电磁场与微波实验》——天线部分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序号:学号:实验一网络分析仪测量振子天线输入阻抗一、实验目的1. 掌握网络分析仪校正方法;2. 学习网络分析仪测量振子天线输入阻抗的方法;3. 研究振子天线输入阻抗随振子电径变化的情况。
二、实验原理当双振子天线的一端变为一个无穷大导电平面后,就形成了单振子天线。
实际上当导电平面的径向距离大到0.2~0.3λ,就可以近似认为是无穷大导电平面。
这时可以采用镜像法来分析。
天线臂与其镜像构成一对称振子,则它在上半平面辐射场与自由空间对称振子的辐射场射相同。
由于使用坡印亭矢量法积分求其辐射功率只需对球面上半部分积分,故其辐射功率为等臂长等电流分布的对称振子的一半,其辐射电阻也为对称振子的一半。
当h ?2。
由于天线到地面的单位长度电容比到对称振子另一个臂的单位长度电容大一倍,则天线的平均特征阻抗也为等臂长对称振子天线的一半,为?2h??60?ln()?1?。
a??三、实验步骤1. 设置仪表为频域模式的回损连接模式后,校正网络分析仪;2. 设置参数并加载被测天线,开始测量输入阻抗;3. 调整测试频率寻找天线的两个谐振点并记录相应阻抗数据;4. 更换不同电径(φ1,φ3,φ9)的天线,分析两个谐振点的阻抗变化情况;设置参数:BF=600,?F=25,EF=2600,n=81。
校正图:测量图1mm天线的smith圆图:3mm天线的smith圆图:9mm天线的smith圆图:篇二:北邮电磁场与微波实验天线部分实验报告一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磁场与微波实验报告实验一网络分析仪测量阵子天线输入阻抗一、实验目的:1. 掌握网络分析仪校正方法2. 学习网络分析仪测量振子天线输入阻抗的方法3. 研究振子天线输入阻抗随阵子电径变化的情况(重点观察谐振点与天线电径的关系)二、实验步骤:(1)设置仪表为频域模式的回损连接模式后,校正网络分析仪;(2)设置参数并加载被测天线,开始测量输入阻抗;(3)调整测试频率寻找天线的两个谐振点并记录相应阻抗数据;(4)更换不同的电径(对应1mm, 3mm, 9mm)的天线,分析两个谐振点的阻抗变化情况;(5)设置参数如下:BF=600MHz,△F=25MHz,EF=2600MHz,n=81(6)记录数据在smith圆图上的输入阻抗曲线上,曲线的左端输入阻抗虚部为0的点为二分之一波长谐振点,曲线的右端输入阻抗虚部为0的点为四分之一波长谐振点。
记录1mm,3mm,9mm天线的半波长和四分之一波长的谐振点。
三、实验数据:1、直径=1mm时:四分之一波长谐振点为662.3-13j二分之一波长谐振点为38.43-3.68j实验图示如下:2、直径=3mm时:二分之一波长谐振点为32.71-1.5j四分之一波长谐振点为284.9-3.31j实验图示如下:3、直径=9mm时:二分之一波长谐振点为26.62-1.44j四分之一波长谐振点为131.8-2.16j实验图示如下:四、分析结果实际测量结果与理想的阻抗图仍有一定差别,理想状态下,天线的阻抗原图应该是一个中心在正实轴某处的一个规则的圆,但实际结果发现天线的阻抗原图不是很规则,随着频率的增加,其阻抗特性成非线性变化。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相同材质,振子天线的直径越粗,谐振点输入阻抗越小,网络反射系数越小,回波损耗越小,越容易和馈线匹配,天线的工作频率范围就越宽。
天线的阻抗随着频率的变化不断变化,频率范围为600KHz~2600KHz,变化规律为:前20个点基本不变,后面的点基本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频率的增加,从负阻抗到正阻抗,每一个都由阻抗零点。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天线的直径对天线的阻抗基本不会产生影响,图中阻抗的差别主要原因是由于三根振子粗细不同因而对空间磁场产生了一些影响,导致了天线阻抗的变化。
篇三:北邮无线场强实验报告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校园无线信号场强特性的研究班级: XX211116学号: XX210466,XX210467班内序号:21,22姓名:李亚东,钱晋目录一.实验目的: ..............................................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验原理: ..............................................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大尺度路径损耗 ................................................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阴影衰落 ................................................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建筑物的穿透损耗的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内容: ..............................................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验步骤: ..............................................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实验对象的选择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数据采集 ................................................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实验数据 ................................................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数据处理 ................................................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matlab程序代码: ..............................................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实验结果分析 ................................................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校园无线信号场强汇总分析................................................. ................................................... (27)八.误差分析: .............................................. ................................................... ................................................... (31)九.分工: .............................................. ................................................... ................................................... .. (31)十.实验心得: .............................................. ................................................... ................................................... ... 31 十一.参考资料: .............................................. ................................................... ..................................................32一、实验目的1.2.3.4.5. 掌握在移动环境下阴影衰落的概念以及正确的测试方法;研究校园内各种不同环境下阴影衰落的分布规律;掌握在室内环境下场强的正确测量方法,理解建筑物穿透损耗的概念;通过实地测量,分析建筑物穿透损耗随频率的变化关系;研究建筑物穿透损耗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1. 电磁波的传播方式无线通信系统是由发射机、发射天线、无线信道、接收机、接收天线所组成。
对于接受者,只有处在发射信号的覆盖区内,才能保证接收机正常接受信号,此时,电波场强大于等于接收机的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