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摘要] 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1978~2007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为样本,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结果表明,宁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
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金融相关比率Granger因果检验一、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综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1969年,戈德史密斯(Goldsmith)出版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一书,从比较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各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同步发展的关系。
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与经济关系方面最具影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Ronald I·Mckinnon和Edward S·Shaw。
1973年,他们分别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浅化”或“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自由化”或“金融深化”理论。
在Ronald I·Mckinnon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Edward S·Shaw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他们都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分别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这两个不同角度,将货币金融理论与发展理论结合起来,全面论证了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资金短缺,并不是因为缺乏能用于积累的资金,而是因为“金融抑制”造成了融资渠道堵塞和资金成本的扭曲。
在金融深化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可以缓解。
对于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性,许多文献都作了广泛研究。
其中,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Goldsmith,1969;Shaw,1973),这便是Patrick(1966)所认为的金融发展的“供给主导”(supply-leading)作用。
金融发展在动员储蓄、管理风险、便利交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助于经济增长。
但是,对于金融发展究竟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却存在许多争论。
以Goldsmith (1969)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者认为,金融发展以金融资产的形式直接增加储蓄,从而促进了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
Sinai和Stokers(1972)以及Wallick(1969)的有关文献均对这一假说提供了经验支持。
而另一方面,以Mckinnon(1973)与Shaw(1973)为代表的金融压抑主义者却认为,现金余额的实际收益率是资本形成及由此取得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决定因素。
根据这一观点,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金融发展绩效取决于利率的发展绩效。
因此金融压抑主义者认为,实行金融自由化、放松利率管制最为重要。
运用传统的总储蓄方程,Fry(1988)基于亚洲不发达国家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发现,利率对总储蓄函数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尽管这种明显的积极效果对其它多数国家很小;但其它的许多经验研究并没有发现实际利率与国内储蓄间存在任何较强相关关系。
Gupta(1987)在其选择的亚洲及拉丁美洲国家的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支持金融压抑主义者观点的证据:利率自由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产生高水平的储蓄。
国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
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大量的实证研究。
其中,路磊(1998)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金融资产与国民生产总值高度相关。
随着金融资产规模的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也在不断增加,并且二者在时间上呈现平行上升的趋势。
谈儒勇(1999)在《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将金融中介体和股票市场两者分开,分别研究了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以及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之间的实证关系,结论是:在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在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我国金融中介体的发展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而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发展作用极其有限,甚至是不利的。
近年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问题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如张军洲(1995)认为区域的金融机构差异、差异互补和相互关联构成一国的区域金融体系,从而明确界定了区域金融的研究范畴。
殷德生等(2000)基于区域金融的一般理论分析,考察了不同区域金融主体的行为特征,从区域金融结构、区域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资源配置等视角强调了金融因素对资金流动与区域发展的重大影响。
周立(2004)运用大量数据对我国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
张海波(2005)对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做了实证分析,这些研究多局限于对某个区域的金融与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而未构建区域金融发展的综合指标去进行实证研究。
宁夏地处祖国西部,经济、金融发展较为落后,研究宁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将有助于找出宁夏经济发展的症结,对症下药,促进宁夏经济的发展,同时对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经济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宁夏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实证分析,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政策建议。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一)指标的选择和数据来源首先,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认为最能充分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综合经济发展能力的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因此我们选择人均地区生产总值(Y t)及其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其次,根据戈德史密斯(1968)提出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金融相关比率(FIR),即“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含重复计算部分)与国民财富的比值”(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1994)。
考虑到(1978-2007)宁夏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其简化为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与GDP之比,以衡量一国的经济金融化程度。
原始数据来源于《宁夏统计年鉴》。
所有计量分析都是利用Eviews5.1完成的。
(二)宁夏存贷款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简单分析数据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年鉴(2007)图1:宁夏回族自治区1978~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存贷款总额的变化趋势1978-2007年期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和存贷款总额都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2000年之后更是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
从图1来看,宁夏存贷款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二者的趋势保持几乎一致的发展关系,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3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834.16亿元,增长了64.17倍,而同期存贷款总额从1978年的12.6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484.73亿元,增加了197.04倍。
说明宁夏金融发展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
(三)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相关比率的描述统计分析数据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年鉴(2007)图2:宁夏回族自治区1978~2007年FIR的变化趋势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1978~2007年的经济金融发展数据进行分析。
1978~2007年,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5.6元增加到2007年的13669.15元,增长了37.39倍。
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金融发展看,FIR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在总体是上升趋势,上升的幅度也较大,但是在2003年开始,FIR持续五年降低,从改革开放后的最大值3.71下降到2007年的2.98,这可能由于2003年国家宏观政策开始转型,由积极转变为稳健财政政策,部分行业出现经济过热,央行对银行贷款紧缩,导致银行贷款减少;另外,从2003年开始,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两者导致了我区自2003年以来FIR下降。
但从总体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宁夏金融深化的速度很快(见图2)。
图中两者的交叉点说明:宁夏自治区财富的增长趋势较金融资产的发展强劲。
金融深化速度放慢了而同期经济发展速度很强劲。
(四)计量模型的建立和估计借鉴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线性模型:Y t=α+βX t+εY t为t年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 t为t年宁夏地区金融相关比率,运用eviews5.1估计模型为:Y=-2895.97+2734.374Xt -4.5822 9.5767p 0.0001 0.0000R2=0.776593,调整后的R2=0.770231t检验表明系数β十分显著,拟合优度系数R2表明模型拟合度较好,各个检验表明该简单模型的很好的说明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金融相关比率增加1个单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2734.374亿元。
(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有高度的相关关系,为了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我们利用恩格尔(Engle)和格兰杰(Granger)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法。
Eviews5.1计算的是如下的双变量关系:y t=α0+α1y t-1+……+αk y t-k+β1x t-1+……βk x t-kx t=α0+α1x t-1+……+αk x t-k+β1y t-1+……βk y t-k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期特别敏感,不同的滞后期会引起变量之间不同的因果关系。
选择滞后期时,从最小的滞后一期到最大的滞后5期,发现在后两期,金融相关比率(x t)不是人均地区GDP(y t)的原因都被拒绝,而人均地区GDP不是金融相关比率的原因在滞后2、3、4、5期时都被拒绝,这说明在滞后3期之后,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深化互为因果关系。
如表3所示:表1: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2 3 4 5Obs 28 27 26 25 24F-Statistic 0.43754 0.15272 1.73287 2.45325 2.55478 1.16396 2.82218 2.8898 2.72489 2.84183 Probability 0.51479 0.85749 0.19432 0.09117 0.08688 0.28957 0.08192 0.062410.06911 0.06377 接受接受接受拒绝拒绝接受拒绝拒绝拒绝拒绝三、相关结论分析及建议通过以上的实证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西部地区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通过对宁夏地区1978年-2007年的人均GDP与FIR散点图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宁夏地区的人均GDP与FIR之间具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可以说,金融相关比率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
本文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的主要原因是金融资产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资产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总体来看西部地区经济总量的增加不如金融资产量的增加迅速,导致金融相关比率持续上升。